◎文/阮光鋒
近年來,宣稱“不用油就能做出香噴噴的炸雞翅”的空氣炸鍋火了起來,但伴隨而來的,有“空氣炸鍋致癌”等各種說法,讓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用。
空氣炸鍋其實是一個帶風扇的小烤箱,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通過電流加熱后,風扇讓鍋中的空氣變成急速循環(huán)的熱流,從而使食物脫水、表面變得金黃酥脆,達到類似煎炸的效果。相比直接油炸,空氣炸鍋的優(yōu)點是可以少用油,這樣做出來的食物油脂含量更低,相對傳統(tǒng)油炸更健康一些。而且,制作的時候也不需要提前加熱油脂,相對來說很便捷。但它清洗不太方便,尤其是托盤和網(wǎng)都不太容易清洗,畢竟它沒有加油脂,就起不到一個很好的潤滑和隔絕作用,所以,如果用空氣炸鍋,最好多用錫紙。此外,現(xiàn)在的烤箱、微波爐,甚至平底鍋都可以實現(xiàn)“烤”的功能,因此買回家的空氣炸鍋容易被閑置。
關于“空氣炸鍋致癌”的說法來源于之前的一些報道,稱空氣炸鍋做的薯條丙烯酰胺超標,有致癌的風險。丙烯酰胺不是什么新奇東西,它是在烹煮食物時產(chǎn)生的,主要是由“還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和烤制過程中通過“美拉德反應”產(chǎn)生。只要食物經(jīng)過高溫烹調(diào)處理,就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丙烯酰胺,特別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且蛋白質(zhì)較少的植物類食物,比如薯條、薯片、咖啡、曲奇、面包、油條、煎餅果子等。因此,丙烯酰胺并非空氣炸鍋特有產(chǎn)物,將“致癌”的帽子扣給它不合適。此外,有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在超高劑量攝入時,丙烯酰胺有致癌效果,但人類研究還沒有統(tǒng)一結論。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其看法是“難以設立安全標準,因為不知道能不能致癌,到什么濃度水平才能致癌”。當然,這類物質(zhì)攝入得越少越好。
空氣炸鍋適合烹調(diào)本身脂肪多一些或者水分多一些的食物,比如肉類、蔬菜等,使用時盡量少用油,并注意控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