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暉君 李 威 王 靜 任建素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上海 200011)
慢性心力衰竭以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潴留為主要癥狀,近年來氣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顯增高趨勢,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增加家庭及社會經(jīng)濟負擔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F(xiàn)代醫(yī)學利用強心、利尿、擴血管等藥物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提高心肌收縮力,達到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糾正心力衰竭的目的,使得患者的生存期延長,然而長期應用西藥的不良反應較多,且總體治療效果仍有待提高[2-3]。慢性心力衰竭可歸屬于中醫(yī)學“心悸”“喘證”等病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以心腎陽虛為本,水飲內停為標[4]。參附注射液主要由紅參、附片組成,功效為回陽救逆、益氣固脫,臨床常用于陽虛所致的驚悸、怔忡、喘咳等癥[5]。本研究在常規(guī)內科治療基礎上對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患者給予參附注射液治療,取得滿意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6]標準;心腎陽虛證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標準,主癥為心悸、短氣乏力、動則氣喘、身寒肢冷,次癥為尿少浮腫、腹脹便溏、面色青灰,舌淡胖或有齒印、脈沉細或遲。2)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40~80歲;病情未穩(wěn)定需要住院治療;心功能分級(NYHA)[6]為Ⅲ~Ⅳ級者;近4周內未進行相關治療;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標準:急性心功能不全者;近1個月內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合并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伴有心源性休克,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梗阻性心肌病、未修補的瓣膜病、縮窄性心包炎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者;對參附注射液過敏或過敏體質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患者12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60例,其中治療期間對照組有1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對照組59例,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齡40~68歲,平均(64.07±7.73)歲;病程2~6年,平均(4.09±0.51)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6]:Ⅲ級43例,Ⅳ級12例。觀察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41~70歲,平均(64.33±7.94)歲;病程2~7年,平均(4.14±0.52)年;NYHA:Ⅲ級46例,Ⅳ級1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參見指南[6]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低鹽低脂飲食以及常規(guī)強心藥、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等藥物。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安慰劑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20~40滴/min,每日1次,共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參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51020664)治療,每次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20~40滴/min,每日1次,共14 d。
1.4 觀察指標 1)兩組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按4級評定,患者的心悸、短氣乏力、身寒肢冷分別計分無(0分)、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2)兩組心功能:運用超聲心動圖測量患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計算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3)6 min步行試驗(6 MWT)[8]:囑患者30 m廊道往返步行,測量6 min內的患者的盡力步行距離,重度心衰(<150m),中度心衰(150~450 m),輕度心衰(≥450 m)。4)心力衰竭評分:采用Lee氏心衰計分法[6],由呼吸困難、肺部啰音、浮腫、頸靜脈、肝大、胸片組成,呼吸困難分5級計分(0~4分),頸靜脈分3級計分(0~3分),其他指標分4級計分(0~4分)。5)兩組血清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在清晨患者空腹下采靜脈血約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冷藏待統(tǒng)一測定,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制定標準。顯效:心功能達到1級或心功能提高2級,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減少≥70%。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但不足2級者,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減少≥30%但<70%。無效:心功能分級無變化,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減少<30%。心腎陽虛證主癥總評分=(治療前總評分-治療后總評分)/治療前總評分??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先行正態(tài)性檢驗,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患者心腎陽虛證主癥(心悸、短氣乏力、身寒肢冷)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均P<0.01),且觀察組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1。下同。
組 別 時間 心悸 短氣乏力 身寒肢冷觀察組(n=60)對照組(n=59)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13±0.51 1.78±0.26**△△4.17±0.49 2.51±0.37**3.99±0.44 1.83±0.27**△△4.03±0.46 2.41±0.34**3.89±0.43 1.87±0.28**△△3.87±0.46 2.51±0.33**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LVEDD、LVESD以及Lee氏心衰計分均較治療前降低,而LVEF、6 MWT則均增加(均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患者LVEDD、LVESD以及Lee氏心衰計分均低于對照組,LVEF、6 MWT均高于對照組(均P<0.01)。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組別觀察組(n=60)對照組(n=59)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LVEDD(mm)60.63±7.04 51.83±6.13**△△60.44±6.93 56.09±6.48**LVESD(mm)50.40±5.99 40.36±4.81**△△50.31±6.06 44.13±5.03**LVEF(%)40.06±5.51 55.44±6.94**△△39.74±5.27 47.90±6.03**6 MWT(m)250.65±27.48 334.18±35.40**△△251.03±27.12 285.09±30.04**Lee氏心衰計分(分)10.11±1.638 2.91±0.40**△△10.04±1.44 3.70±0.49**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降低(P<0.01);且觀察組治療后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1)。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60 59治療前925.93±94.34 926.47±94.09治療后540.90±56.12**△△633.73±65.04**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4。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為心室重塑與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神經(jīng)內分泌因子、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腫瘤壞死因子及其受體參與并加速了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9]。西醫(y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目標是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改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阻止或延緩心肌損害進一步加重,延緩心功能的下降,降低死亡率等[10]。近年來說,中醫(yī)學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認識達成共識,認為其病性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虛主要責之氣虛、陽虛;實主要指血瘀水停等[11]。心氣虧虛是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的始動因素,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可演變心陽虛,因心陽式微,不能歸藏、溫養(yǎng)于腎,而發(fā)展至心腎陽虛階段,當心腎陽虛不足以溫化痰濁、瘀血、水飲等有形之物時,則可發(fā)為“心悸”“喘證”“水腫”等病癥[12]。因此,心腎陽虛是慢性心力衰竭發(fā)展變化的必然歸宿。
參附注射液中的紅參可大補元氣、復脈固脫;附片回陽救逆,補火助陽;二藥合用發(fā)揮了益氣溫陽、回陽救逆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13-14],參附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人參皂苷和烏頭堿,均可提高心肌的收縮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及抑制心肌肥厚、舒張血管等。參附注射液可解除微血管痙攣,增加心肌組織的血供和氧供,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提高心肌的缺氧耐受力等[15]。本研究的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腎陽虛證主癥評分以及LVEDD、LVESD、Lee氏心衰計分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6 MWT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對照組的76.27%;表明在常規(guī)內科治療基礎上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的療效顯著,可進一步改善心功能和中醫(yī)證候。
B型鈉尿肽原(BNP)主要為心臟細胞分泌的一種具有利尿、利鈉并擴張血管作用的物質,能夠拮抗機體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其分泌量能反映受損心肌重塑程度[16]。NT-proBNP為BNP的前體物質,并具有比BNP更高的血漿濃度和更長的半衰期,NT-proBNP是常用于評價心衰竭程度的指標之一[17]。本研究結果示,觀察組治療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有研究表明參附注射液能有效延緩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塑水平,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構,延緩病理性心肌肥厚[18],與本研究結果類似,提示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的療效可能與其改善心室重塑有關。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內科治療基礎上,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的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