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七九
摘? 要:當前,隨著城市立體化發(fā)展趨勢的不斷加快,各種功能的建筑數(shù)量不斷增多。在很多現(xiàn)代建筑設計過程中,往往會規(guī)劃一定的地下使用空間,用以建設地下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綜合體、大型超市、辦公樓或者小區(qū)等,地下建筑通常作為附屬建筑出現(xiàn)。地下建筑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整體的功能性和容積率,但是由于地下建筑位于地面以下,一旦發(fā)生火災,也會帶來很大的難度,主要是由于地下建筑區(qū)域能見度低、通風不暢、供水難度較大等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較為嚴重的后果。該文主要結合地下建筑的實際情況,探討地下建筑火災的撲救和防范,文中首先就地下建筑的特征和火災特點進行分析,其次就地下建筑的火災撲救及防范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下建筑? 特征? 火災特點? 撲救? 防范
中圖分類號:TU998.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5(a)-0059-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buildings increases the overall functionality and floor area ratio of buildings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as underground buildings are located below the ground, it will bring great difficulties in case of fire, mainly due to the low visibility, poor ventilation, difficulty in water supply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underground building area. A little careless, may bring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underground buildings, to discuss the fire fighting and prevention of underground building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buildings and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fire fighting and prevention of underground buildings.
Key Words: Underground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Fire characteristics; Put out the fire; Prevention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很多現(xiàn)代中大型建筑在設計建造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滿足特定的需求,往往會規(guī)劃好地下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尤其是一些大型綜合體、大型超市、辦公樓或者小區(qū)等,地下建筑通常是附屬建筑,被用作停車場、地下商城以及地下超市等。這些地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建筑的整體功能,為建筑用戶提供了更加多樣的服務。但是由于地下建筑的特征,一旦發(fā)生火災,也會帶來很大的難度,主要是由于地下建筑區(qū)域能見度低、通風不暢、供水難度較大等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較為嚴重的后果[1]。因此,為了確保地下建筑的安全性,了解地下建筑的特征和火災特點,并掌握正確的撲救和預防措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1? 地下建筑的特征及火災特點
1.1 地下建筑的特征
1.1.1 空間尺度較大
地下建筑多為地上建筑的地下延伸部分,又可以稱之為地上建筑的附屬建筑,而設置地下室的建筑,通常本身規(guī)模較大,常見的帶有地下室的建筑如商業(yè)綜合體建筑,自身體量較大,而地下室又位于商業(yè)綜合體的下方,在空間尺度上往往和商業(yè)綜合體相差不大,因此商業(yè)綜合體地下室空間尺度也往往比較大。此外,如小區(qū)地下停車場、城市公共地下停車場等,為了滿足需求,通常空間尺度也會比較大[2]。
1.1.2 通道交錯縱橫
這主要是針對一些用作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的地下建筑。這類地下建筑往往有著交錯縱橫的空間,并且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地下交通系統(tǒng)。比如:城市公共地下停車場,通常會分為好幾個停車區(qū)間,不同區(qū)間之間都相互連通,且地下道路的交錯相對而言較地面更加復雜。
1.1.3 功能差異較大
地下室的設計和建造,就是為了能夠滿足一些特定的功能需求,而這種功能需求是由建筑的整體功能定位決定的。比如:城市商業(yè)綜合體,其地下室是功能相對較為集成的區(qū)域,擔負著商業(yè)綜合體的一些附屬功能,一般地下室空間較大、功能較為豐富,并且功能也有明顯的分區(qū)。商業(yè)綜合體的地下室基本會兼具停車場的功能,還有很多商業(yè)綜合體都會將超市設置在地下。而一些辦公樓的地下室,則會將配電房、停車場設置在此。
1.2 地下建筑火災特點
1.2.1 燃燒猛烈,蔓延迅速
地下建筑的功能定位往往較為明確,作為停車場或作為地下超市、地下商場,再還有就是倉庫、存儲空間[3]。因此,地下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往往有較多的可燃物質,再加上地下建筑一般管線較為密布,加上排風機的影響,火勢的蔓延通常會比較快。如果不能夠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對地下建筑進行火勢控制,將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蔓延至整個地下建筑空間。
1.2.2 高溫高熱和濃煙增加了撲救難度
地下建筑不同于地面建筑,其通風條件較差,日常主要通過主動通風的方式進行通風,即風機、新風系統(tǒng)等,這些通風設施,在日常通風需求的滿足方面并無太大問題。而一旦發(fā)生火災,地面建筑內會迅速產生大量濃煙,超出了地下排風系統(tǒng)的工作能限,只能給集聚在地下建筑空間內。而濃煙一旦積聚,不僅會導致起火空間溫度急速上升,短時間內就能夠達到人體所能夠承受的極限,同時還會給救援人員的救援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4]。
1.2.3 安全救援疏散難度大
地下建筑不同于地面建筑,由于地下建筑位于地面以下,能見度低、通風不暢、供水難度較大是客觀現(xiàn)實,一旦發(fā)生火災,這些特性也會給安全救援疏散帶來很大的難度。再加上地下建筑在發(fā)生火災以后濃煙會在短時間內積聚,溫度快速上升,出現(xiàn)“火風壓”的現(xiàn)象,會給人員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5]。
2? 地下建筑火災撲救對策思考
2.1 加強現(xiàn)場情況掌握,做到“六熟悉”
由于地下建筑火災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在撲救上面臨更大的難度和考驗。因此,消防救援人員應當要在平時做好對管轄范圍內主要地下建筑的情況掌握,據(jù)此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務必做到“六熟悉”:對地下建筑的空間大小、結構空能、疏散通道、消防水源、周邊環(huán)境熟悉;對地下建筑的功能定位、日常用途熟悉;對地下建筑消防設施種類、數(shù)量、擺放位置熟悉;對地下建筑防火防煙分區(qū)設置熟悉;對地下建筑日常人流、集中時段熟悉;對地下建筑外部環(huán)境、附近交通路線情況熟悉[6]。同時,在遇到地下建筑火災事故以后,在抵達現(xiàn)場以后還要和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掌握火災現(xiàn)場的實時情況。主要是地下建筑的各類情況可能有動態(tài)變化,應當以實時掌握的情況為主。
2.2 及時做好火情偵察,第一時間采取措施
消防救援機構在接到警情抵達火災現(xiàn)場以后,應當要第一時間和地下建筑的知情方取得聯(lián)系,獲得建筑圖紙,在掌握地下建筑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正確的消防救援措施。而不能夠像處理地面火災一樣,僅憑借一點經(jīng)驗和現(xiàn)場觀察就直接決定進攻行動。如果通過詢問和觀察無法有效掌握火災現(xiàn)場情況的,則消防救援人員需要進行現(xiàn)場偵查,確定地下情況。選派的偵查人員應當要具有一定的火災撲救知識,在進行偵查的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地下是否有被困人員,對過道、廁所、儲物間、洞室等處,要進行認真搜索,尋找和救助遇險人員。同時,還要確定火源位置和火勢情況,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告知火場指揮部。
2.3 隨時掌握火場情況,靈活組織排煙排熱工作
在進行地下建筑火災撲救的過程中,由于現(xiàn)場積聚的濃煙會加大現(xiàn)場的危險性,因此要及時、靈活組織排煙工作,將現(xiàn)場煙霧通過有效方式排放,降低地下建筑問題,并提高撲救現(xiàn)場的能見度,這些對于盡早控制火勢、提高現(xiàn)場救援效率有著重要意義。在現(xiàn)場排煙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好排煙口、排煙管道口及通風口排煙,盡可能將各個排煙設施都打開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另一方面,要采用排煙風機,對現(xiàn)場進行快速、強制排煙。但是實際排煙過程中,由于各種限制,往往排煙效果的局限性也會比較大。因此,如果遇到火災現(xiàn)場自然排煙速度慢、效果不佳,又無機械排煙手段的情況下,可集中二三支噴霧水槍進行排煙排熱作業(yè)。排煙時,應注意正確的方法、時機以及重點部位,尤其要防止因為排煙導致火勢蔓延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 地下建筑火災的防范措施
3.1 強化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地下建筑由于相較于地面建筑,日常人口流動和功能發(fā)揮一般比較有限,所以相關責任人往往會疏于對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導致地下建筑容易出現(xiàn)一些消防安全隱患,比如可燃物堆積較多、較集中,地下消防設施陳舊、難以正常發(fā)揮作用等。因此,要進一步強化地下建筑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將各項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地下建筑管理責任人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其明確地下建筑消防安全重點,掌握正確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二是要加強對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作為消防部門,在相關檢查監(jiān)督活動中,一方面,要重點檢查是否有相應的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能夠符合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實際;是否配備相關的專兼職消防人員,消防人員是否具有相應資格;另一方面,重點關注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是否明確,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能夠有效落實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三是由于地下建筑火災現(xiàn)場情況一般較為特殊,因此要引導地下建筑使用單位定期開展相關安全應急演練,確保在火災發(fā)生第一時間后,能夠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自救和疏散,降低危急時刻可能造成的損失[7]。
3.2 做好消防安全設計
首先,應當要確保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地下室各個分區(qū)和使用功能清晰,有較為明確的邊界,避免不同性質場所交叉布局,并且在布局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火災隱患以及火災特點相近的場所進行集中布局,以便對其采取更加嚴格的管理。其次,做好消防設施維修保養(yǎng)和管理,要確保地下室內消防安全設施齊備,包括噴淋系統(tǒng)、防煙排煙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火災報警系統(tǒng)、疏散指示和應急照明系統(tǒng)、滅火器等基礎消防設施器材,不僅在數(shù)量上要滿足商業(yè)綜合體的需求,同時在質量上還需要嚴格把關,應當選擇經(jīng)備案認證的消防安全設施產品。此外,還要加強對消防設施的日常維修和保養(yǎng)。
3.3 加強地下建筑的檢測與監(jiān)督
消防安全以防為主,對地下建筑要嚴格檢測,長期監(jiān)督。由于地下建筑的復雜性,地下火災的撲救難度,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嚴格把關。檢測前期需要查看相關手續(xù)文件,看該建筑是否依法經(jīng)過消防審核。檢測過程中嚴格核對圖紙,看現(xiàn)場有無改動和不符合項、改動有無設計院出具的變更說明;單點測試時每件消防設施的功能都要認真檢測,聯(lián)動測試時每個系統(tǒng)都要正常運行。地下建筑檢測驗收,投入使用后更需要相關部門的嚴密監(jiān)督。首先,要確保地下建筑用途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無非法改造情況;其次,定期檢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通暢,防煙、封閉樓梯是否正常,各消防設施運行是否正常;最后,嚴格監(jiān)督消防管理是否到位,消防控制室要24 h有人值班,消防設施定期維護、檢測,疏散和滅火應急預案定期演練。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建筑功能需求的不斷上升,可以預見,未來新建建筑的增加,將會帶來更多的城市地下建筑。在設計、建造和使用地下建筑的過程中,也不可忽略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一旦地下建筑發(fā)生火災,由于其特殊性,往往會比地面建筑帶來更大的撲救難度。因此,積極做好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并掌握正確的火災撲救方法,對于提高地下建筑用戶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有著重要意義。該文結合筆者日常工作經(jīng)驗和相關案例,對地下建筑的特征和火災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就地下建筑的火災撲救及防范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益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藍優(yōu)生.綜合管廊消防自動滅火系統(tǒng)方案優(yōu)選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
[2] 洪辰玥.地下公共空間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3] 張偉.基于可持續(xù)性的大型商業(yè)建筑綜合體設計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4] 鄒昕爭.防災韌性城市理念下地下空間總體規(guī)劃布局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20.
[5] 韓月霞.移動式森林防火指揮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7.
[6] 舒光.商業(yè)綜合體建筑設計發(fā)展趨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7):1072.
[7] 茹晟.基于熱舒適的商業(yè)建筑地下中庭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