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然而一談起作文,家長無奈,學生頭疼,老師傷腦筋。其實,我認為小學階段,寫作就是一個模仿、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過程,如同牙牙學語的嬰兒,在一遍遍重復學習過程中,由一個字,到詞、短語,最后到句子的獨立創(chuàng)作。以課文為根本,注重方法,巧妙引導,訓練扎實到位,必會化繁為簡,由難變易。
一、以單元語文要素為主線,力求從學到運用自然達成。
部編本新教材非常重視學與用的結合和銜接過渡,主線分明,一個單元一個主題,學習目的清晰,即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出現(xiàn)在導讀部分。圍繞著單元語文要素從每篇課文,到語文園地,到作文部分都在體現(xiàn),即自然過渡,又有機結合。每個單元都有著不同的主題,有熱愛大自然的,有舐子情深的,有愛國的……比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以舐子情深為主題,單元語文要素是以通過細節(jié)描寫和場景描寫體會表達人物情感為主線。我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中,明確編者意圖,深挖教材,立足課本,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將學習課文的方法和運用方法寫作文有機結合,所以,一開課,就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在《慈母情深》一課中,品析場景描寫,通過讀文,劃詞,賞析,讓學生認識場景,如墻壁、燈泡、縫紉機、人,包括空氣,這些都是場景。那么作者又是怎樣抓關鍵場景刻畫環(huán)境特點,從而為后文展現(xiàn)人物性格做鋪墊呢?大量數(shù)量詞的鮮明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母親工作的惡劣環(huán)境更形象、具體,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初步認識場景描寫的作用。單元語文要素中的細節(jié)描寫在本課中大量出現(xiàn),作者以買書為線索大量地對人物進行細節(jié)描寫,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我在教學中通過讀、畫、品、悟四步學習法,讓學生在探討、交流中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讓學生認識到細節(jié)描寫對于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使單元的語文要素在教學中得到充分落實。在第二篇《父愛之舟》和略讀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我繼續(xù)抓場景描寫片段和細節(jié)描寫片段,讓學生在第一課學到的方法繼續(xù)學習課文,此時學生就會由第一篇的初知到有意識地運用方法去把握單元語文要素,為寫作文部分的獨立運用打好基礎。語文園地部分的安排則是遷移運用,如由慈母情深中的場景描寫可以拓展到寫一次活動,需要場景描寫,可以寫哪些方面呢?運動器材、跑道、運動員、天氣。這樣從導學中的初步認知和明確單元語文要素,到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到語文園地,分層次、分梯度地認知語文要素——場景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感知人物情感。最后進入作文部分。而本單元的作文就是以此為訓練點,將場景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落實到作文中。
二、學會審題和選材,為習作奠定結實基礎。
(一)審題是寫好作文的基石,正確審題就避免了跑題或者偏題。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后,怎樣審題呢?
1.審題如同過紅綠燈,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備足三分鐘到五分鐘的時間進行審題和選材。
2.拿到作文題目后,認真細讀三遍題目要求,邊讀邊劃關鍵詞,注明什么是關鍵詞,首先明確文章題材,寫人還是敘事,寫景還是狀物。如五下第六單元中要求寫身邊有特點的人,這就是寫人的文章,如四下作文1中我的樂園,看似寫景,但中心詞“樂”需要通過事情來體現(xiàn),所以這是一篇看似寫景其實是敘事的文章。再比如“學校的一次活動”,關鍵詞就是“學?!?。校外則不符合要求。所以需要圈出的關鍵詞包括:中心詞,時間詞,數(shù)量詞,地點詞等。
(二)怎樣選材:
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過考試時作文寫著寫著沒話寫了,但是看看字數(shù)還不夠,于是就開始了湊字,總之把字數(shù)湊夠為止?;蛘呤强荚嚂r總有寫一半發(fā)現(xiàn)自己寫得很不好,想要重新寫,可考場上時間不允許,于是硬著頭皮寫完,結果垂頭喪氣,考得很不理想。對于這樣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我認為在動筆之前是可以解決的,其實就是進行選材立意。
首先認識什么是好的選材,我認為好的選材要做到四有:有話寫,有真情,有意義,有新意。對于寫人的文章,學生提筆就會寫清潔工、警察,甚至名人,其實這是固定思維在限制學生的思路。為什么不寫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呢?父母、伙伴、老師和你朝夕相處,在你們之間發(fā)生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事,如果寫就會有很多話要說,也有真實情感。如果寫小伙伴,很多學生會寫“考試時,我沒有尺子,他借了我一把尺子之類的事例”。試想,這樣的事例有話寫嗎?是不是一二百字就寫完了,為什么呢?因為做這件事需要的時間太短了,心理變化也不多,人物的交流幾乎沒有,你怎么能有話寫呢?可是,如果寫你生病了,小伙伴安慰你,陪你看校醫(yī),晚上還打電話問候你,是不是更有話寫?再如寫老師,有的學生會寫我的老師很負責很嚴厲,有一次“我”違反要求,老師嚴厲批評了我,還懲罰了我,讓我難忘。這件事例是真實的,但是為什么不建議學生寫呢?怎樣是有意義的選材呢?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奉獻、盡責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如果寫這些是不是更能體現(xiàn)老師的品質呢?建議學生選擇熟悉的人,比如父母,伙伴,老師。
什么樣的選材有新意呢?自己經(jīng)歷的,別人沒經(jīng)歷,或者大家都經(jīng)歷的但是很少有人寫的選材。比如表現(xiàn)母愛的選材,范圍太廣,很多人都會寫自己生病或受傷時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這很常見,如果寫你在公園寫生時下雨了,母親撐著傘淋著雨鼓勵你繼續(xù)畫,這便與眾不同,很有新意。
(三)重視選材的指導和引導。好的選材來自于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所以要做個有心人,觀察生活中的變化,并及時記錄下來,所以建議學生準備一個素材積累本,每日記錄,少則一兩行,多則一二百字,記錄一日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那樣就達到了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效果。老師也需要結合單元作文提供一些不同方面的素材,必要時為學生引路,開拓思路。
三、明確寫作方法和列提綱
1.認識作文類型,明確不同方法。小學階段主要有五類作文類型: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想象文。它們都有著大同小異的寫作方法。如三四年級的作文,多用三段式或者四段式。敘事文章要寫清六要素,可分為三大段或者四大段:即起因,經(jīng)過(發(fā)展、高潮),結果。狀物類文章可以用四步法:第一步:開頭段引出事物。第二步:簡要介紹事物的外形及來歷、性格特點。第三步典型事例。第四步:總結事物特點,表達情感。
2.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要學會運用寫作提綱。我們都知道寫作提綱其實就是文章的大綱,它如同設計師手中的設計圖,成品前可以無數(shù)詞進行修改完善,一旦設計圖做出來,就要依照設計圖一步步落實完成。同樣,寫作文前要寫好作文提綱,5分鐘內寫一個簡要提綱,不合格處再修改。寫作提綱包括三部分:(1)題目;(2)中心:記敘一件事+中心;(3)段意:開頭、中間、結尾的段意和寫作方法等。
例如五年級下冊《寫一個有特點的人》的寫作提綱:
題目:大廚爺爺
中心:記敘我的爺爺過年時為全家做了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滿漢大席,體現(xiàn)了爺爺勤勞、愛鉆研、廚藝高超的特點。
段意:
第一段:我的爺爺是個小有名氣的大廚。(對比式)。
第二段:介紹爺爺?shù)耐饷玻詫懀?/p>
第三段:平日里早起買新鮮菜,中午、晚上總是換花樣,體現(xiàn)爺爺非常勤勞,愛鉆研。(略寫)
第四段:過年時,爺爺精心做了一桌滿漢全席贏得了大家的稱贊。(詳寫 正面描寫動作、語言。側面描寫)。
第五段:我的爺爺是個勤勞,熱愛做菜的名副其實的大廚。(總結式)
3.根據(jù)不同年級明確不同的作文要求。比如字數(shù)上的不同要求:三年級250字-300字;四年級350字-400字;五年級450字-500字;六年級550-600字。有些學生要問,我在每一段中怎樣安排字數(shù)呢?怎樣做到心中有數(shù)呢?例如六年級作文練習“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要求寫敘事類文章,可以采用四段式。第一段開頭段可以控制為三到五行50-80字以內。第二段進行場景介紹,100字以內。第三段是活動過程,300-400字以內。第四段是結尾段,50-80字以內。這樣,心中有數(shù),就做到了文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對于敘事文,三四年級要求要有六要素,講清楚一件事。而五六年級則要求在此基礎上,能運用一定的描寫,語言較生動,有中心。
4.寫時注意的要點:
(1)精心雕琢開頭和結尾段。
文章開頭和結尾被稱為“鳳頭”“豹尾”,好開頭如同鳳冠霞帔,華美異常,令人眼前一亮。同樣,好結尾如同“豹尾”,短而有力,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2)寫好中間部分。
作文的中間部分俗稱“豬肚”,中間段的作文也頗具豬肚的特點,豐滿又豐實,不僅外觀誘人,肚里更是滿滿的干貨。在寫中間段時,注意以下幾點:A. 條理清楚,按一定的順序寫。B.結構要完整,記敘文六要素要寫全,讓讀者能讀明白,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C.要有詳略安排。把最體現(xiàn)中心的部分作為重點詳寫。
一篇作文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日注重觀察,課內外的積累,需要單元課文學習的鋪墊,更需要運用方法的實踐,缺一不可。新教材中語文每個主題單元讀寫結合的語文要素都為學習寫好作文進行了有梯度的引導,但作文的學習提高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大工程,需要廣大教師堅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