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1950年3月,春寒料峭。
家住威海的老船東劉大爺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風塵仆仆的軍人要租他的漁船,去劉公島。
劉大爺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只聽其中一個人說:“司令員,我們只能找到這條小漁船了。”
詫異的劉大爺,不禁插了一句嘴:“司令員?哪兒的司令員?是威海的司令員,還是山東的司令員?”
“大爺,這位是咱們新中國第一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蕭司令!”
劉大爺更加不解了:“海軍司令員?為什么不乘軍艦上島,而要租我的漁船呢?”
……
小船緩緩靠上岸邊,蕭勁光默默站在岸邊,心潮久久不能平靜……他猛然轉過身來,對秘書說:“記下來,1950年3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
今天劉公島西側,距離鐵碼頭不足百米的海岸上,一座銘刻著這段歷史的石碑,在海風中傲然挺立著,而時光已經默默走過了70年。
只是,僅僅一座石碑和一句警世之言,并不足以讓來到劉公島的人,了解70年中新中國海軍的成長與進步。直到2020年,劉公島迎來了一個新的客人——110導彈驅逐艦,又稱大連艦。
經過一年多的塢修,這艘曾接受黨和國家以及軍隊領導人上百次視察檢閱,先后擔負荷蘭、意大利、美國、孟加拉國、德國等外軍艦艇的迎送陪訪任務,向世界展示我人民海軍和平之師、文明之師、威武之師良好形象的“外交明星艦”,承擔起國防、海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新任務。
2021年7月10日,一百多名來自日照莒縣的孩子們登上了110艦。半個小時之前,他們還在劉公島上,聽講解員講述甲午海戰(zhàn)的烽火歲月?,F(xiàn)在,他們會在110艦的輝煌歷史中,感受新中國海軍的歷史巨變。而帶他們登上110艦的,是曾經與這艘艦艇一起在海軍服役的退伍老兵林磊和他的戰(zhàn)友們。
從艦首到艦橋、艦樓、船艙,從主炮、副炮到反艦導彈發(fā)射架……在孩子們一個又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在一個個熟悉的場景中,110艦的歷史在林磊的口中逐漸呈現(xiàn)出來。
作為我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110艦在1984年12月加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1986年8月1日被海軍命名為“大連”艦。這一年11月,110艦作為中國海軍北海艦隊的旗艦,接待了美國海軍的第一次正式訪華。自此開啟了它的“傳奇”生涯。
它曾在1988年作為海軍主力艦艇,參加了南海軍事斗爭,圓滿完成為期6個月的南海戰(zhàn)備巡邏任務;
曾在1991年的某次演習中,出日本海、渡太平洋,遠洋連續(xù)航行突破了30天,經受狂風惡浪的考驗;
曾在2006年海軍新型導彈試驗任務中,先后發(fā)射導彈18枚,17枚命中目標,并創(chuàng)造了7項海軍紀錄;
在2009年執(zhí)行紀念海軍成立60周年的多國海軍活動任務中,作為國產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的代表,在海上閱兵式中接受檢閱……
2019年5月,110艦降下軍旗,光榮退役。
2020年,110艦來到了劉公島,開始執(zhí)行它新的使命:國防、海防和愛國主義教育。
參觀結束之后,孩子們像一名真正的海軍戰(zhàn)士一樣,在老兵們的指導下,用標準的旗語,向這艘明星艦船、向中國海軍致敬。而一顆海軍夢的種子,或許已經在某些角落開始萌芽。
70年前,蕭勁光將強大海軍的夢想“記”在了劉公島,今天,退役的110明星艦,也將新中國海軍的榮耀“記”在了這片藍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