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寶嬌 葉小燕(通訊作者) 溫燕紅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廣東惠州516000)
加速康復外科在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減少擇期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預防或降低術后不良情況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等。近年來,加速康復外科在護理領域運用中已有成效[1-4],本研究運用加速康復方法在老年髖部骨折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我科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髖部骨折患者28例作為對照組,男女比例12:16,年齡65~72歲,平均(67.84±8.67)歲,單側股骨頸骨折17例,單側股骨轉子骨折11例;選取我科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髖部骨折患者32例作為研究組,男女比例14:18,年齡66~75歲,平均(68.94±8.89)歲,單側股骨頸骨折22例,單側股骨轉子骨折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骨折部位上比較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按老年髖部骨折常規(guī)護理,患者進行術前評估、做好各項檢查、術前準備、術后基礎治護理和??谱o理,加強康復鍛煉,出院前做好??平】敌滩l(fā)放骨折相關的健康教育手冊,宣教內容包括患肢康復鍛煉、預防跌倒、預防并發(fā)癥和骨質疏松癥,電話隨訪和預約復診時間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加速康復措施:①組建髖部骨折加速康復團隊,成員有來自創(chuàng)傷骨科、ICU、門急診、手術室、康復科和心理科的16名護士,均為主管護師,均接受加速康復相關培訓,考核合格。2名門急診護士根據篩選標準負責將接診的患者進行檔案錄入并選擇快速通道,確?;颊邇?yōu)先就診;1名手術室護士負責術中管理和指導;1名ICU護士負責圍手術期的管理和指導;1名康復科護士負責的康復鍛煉指導;1名心理科護士負責圍手術期心理健康教育;2名聯(lián)絡護士負者與各個科室醫(yī)護人員的交流和患者院外隨訪;8名骨科護士負責患者整個圍手術期間的基礎護理和??谱o理;以上科室均配有備班人員,在團隊人員休息時代班;②制定加速康復方案,根據本院的實際制定出可行性較高的加速康復護理方案,多學科參與患者圍手術期的加速康復護理,患者出院后使用微信等工具進行出院后延續(xù)性護理。
1.3 觀察指標:①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②觀察兩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記錄住院時間。通過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共12個內容,包括就診環(huán)境、人員安排、對醫(yī)生和護士的服務、操作技術、康復指導、心理指導及生活照顧等方面,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③使用Harris髖骨關節(jié)功能評分,包含疼痛程度、日常活動功能與行走輔助器等7個維度,觀察兩組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運用SPSS22.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VAS疼痛評分比較:觀察組術后不同時期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第7天的疼痛評分低于術后第3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VAS疼痛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VAS疼痛評分比較(±s)
注:與第3天比較,*P<0.05
?
2.2 兩組術后不良情況、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術后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情況、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情況、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度比較(±s)
?
2.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觀察組出院時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與對照組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s)
?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并發(fā)現(xiàn)對照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不樂觀,加速康復實施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加速康復的優(yōu)點在于聯(lián)合多個科室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為其解決身心方面的問題,出院后通過微信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聯(lián)系,聯(lián)絡護士隨訪并指導患者康復鍛煉,使得患者及其家屬意識到髖部骨折的嚴重性、重視術后鍛煉和日常保健?;颊咝g后康復快,癥狀緩解或無,因此滿意度高。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進行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出院時,兩組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對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加速康復短期內可能對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效果不明顯,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加速康復對患者術后遠期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實施加速康復,能夠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減少并發(fā)癥、促進髖關節(jié)恢復和縮短住院時間,患者對加速康復的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