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躍 李晶晶
摘要:瑪瑙加工歷史悠久,近些年瑪瑙加工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各種高精設備的應用和各種新型技法的推出,使瑪瑙作品更加豐富多彩。本文主要探討瑪瑙的分類與雕刻方法。
關鍵詞:瑪瑙;分類;雕刻方法
瑪瑙是天然礦石,是寶石的一種,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賦予它通體的靈氣?,旇ё怨乓詠韨涫苋藗兊南矏?,被視為美麗、幸福、吉祥、富貴的象征。
瑪瑙顏色豐富,幾乎什么色澤都有,花紋、圖案多種多樣,變幻莫測。料質(zhì)透明、半透明,晶瑩剔透,溢彩流光,有很多品種。
一、瑪瑙的品種及分類
天然瑪瑙是二氧化硅的膠體溶液失去水分后凝結(jié)而成,由于形成過程緩慢,一層層由外向里的凝結(jié),每一層因含有不同的金屬離子和不同的雜質(zhì),所以呈不同的顏色,剖開來可見各種顏色的環(huán)帶條紋,如同心圓狀、波紋狀、層狀、平行帶狀等,顏色和花紋豐富多彩,故有“千種瑪瑙萬種玉”的說法。
瑪瑙按顏色、條帶紋理、雜質(zhì)和包裹體等特點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按顏色分類
根據(jù)瑪瑙的顏色可分為紅瑪瑙、白瑪瑙、綠瑪瑙、黑瑪瑙和花瑪瑙等品種。
紅瑪瑙,主要是指紅色的瑪瑙。珠寶行業(yè)有這樣一句話:“瑪瑙無紅一世窮”,所以,瑪瑙以紅色的較為珍貴。
白瑪瑙,是指白色的瑪瑙,其透明度各有不同。白瑪瑙在工藝品上用途很廣,大多數(shù)用于制作小件飾品、珠子、雕件等。
灰瑪瑙,指的是灰顏色的瑪瑙,透明度比較高,這種瑪瑙較為常見。
綠瑪瑙,即綠色的瑪瑙。天然產(chǎn)出的綠瑪瑙很少有顏色特別鮮艷的多呈一種淡淡的灰綠色,天然的綠色瑪瑙較為稀少,目前市場上的綠瑪瑙大部分是用天然白瑪瑙染色而成的。
黑瑪瑙,也就是黑色的瑪瑙。自然界中黑色的瑪瑙較少,目前市場上的黑瑪瑙大多數(shù)是人工染色而成。
花瑪瑙,即有多種顏色的瑪瑙。紅、白、黃、灰、黑等紋帶以點、線形式交替,顏色、紋理美麗。
(二)按條帶、紋理分類
瑪瑙根據(jù)不同的條帶、紋理又可分為縞瑪瑙和纏絲瑪瑙等。
縞瑪瑙,也稱為條帶瑪瑙,是一種顏色相對簡單,條帶相對平直的瑪瑙,常見的縞瑪瑙可有黑、白相間條帶,或者紅、白相間條帶。
當縞瑪瑙的條帶變得十分細窄,各種顏色以絲帶形式相間纏繞時,這種瑪瑙又可稱為纏絲瑪瑙。
(三)按雜質(zhì)或包裹體分類
根據(jù)瑪瑙內(nèi)部所含雜質(zhì)或包裹體又可分為苔紋瑪瑙和水膽瑪瑙等。
苔紋瑪瑙,又稱苔蘚瑪瑙,水草瑪瑙,由于瑪瑙在形成過程中,有綠泥或沿裂縫有黑色的氧化錳的滲入,出現(xiàn)樹枝狀、苔蘚狀和水草狀花紋的瑪瑙。苔紋瑪瑙所呈現(xiàn)的獨特天然圖案給工藝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同時也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施展技藝的空間,因此,苔紋瑪瑙成為瑪瑙中的貴重品種。
水膽瑪瑙,瑪瑙的中心部位具有不同特征,有實心的,有砂心的,有空心無水的,有空心含水的。如果天然瑪瑙的中間有空心,并且空心里含有水,這樣的瑪瑙稱為水膽瑪瑙,是瑪瑙中的珍貴品種。
二、瑪瑙的雕刻方法
由于瑪瑙有豐富的紋理、圖案、俏色,給設計師們、工藝師們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是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難得的理想材料。中國數(shù)千年留下來的無數(shù)玉器珍寶,有相當一部分是瑪瑙雕刻而成。
一件瑪瑙雕刻作品的形成要經(jīng)過原料選取、觀察構(gòu)思、確定主題、打樣去皮、設計定型、精雕細琢、研磨拋光、配座包裝等工序。
瑪瑙雕刻一般有兩種方式完成,一種是根據(jù)原料設計作品,另一種是根據(jù)事先的要求精選原料。前者是大多數(shù)批量生產(chǎn)瑪瑙的工作室采取的方式,后者的加工需要高超的雕刻技法和合適的原材料。
挑選瑪瑙原料一般多選取顏色豐富,紋理清晰,形狀奇特,不皸裂、無雜質(zhì)、通透性好的瑪瑙料。在實際挑選過程中,能全面達到標準的很少,能夠遇到應該是很難得的精品材料。如果不能全面則需要加工者獨具慧眼,精心構(gòu)思,巧妙運用創(chuàng)作手法,去除瑕疵,遮蓋弊點使作品更加完美。
(一)對一塊瑪瑙原料進行觀察。
我們先取清水潤濕原材料,觀其顏色,勾勒出設計作品的大致,然后利用切割機、去皮機打去外皮,設計師根據(jù)瑪瑙的形狀和顏色敲定題材,題材有山子活,有人物、動植物等。
(二)用雕刻機和切割機對柸料推層次,做大形。
一件雕刻作品若是山子活就需要有層次,若是圓雕作品可以不考慮層次感問題。在做大形的過程中,首先主題突出要定位,一般在第一層按照顏色和需要的深度進行確定,去掉多余的瑪瑙料部分。然后在第二層安排作者構(gòu)思的具體內(nèi)容,第二層來烘托第一層,采取近距離和遠距離分別細致觀察,精細設計內(nèi)容,要使作品遠近結(jié)合,層次感強烈,渾然一體。確定后著手研究第三層及第四層、第五層等。層次感越多,越需要細膩,才能更好地提現(xiàn)作品的精美,才具有更高的藝術(shù)價值。
(三)開始由雕刻師精雕細琢。
在收細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以第一層次為主題,去掉多余的瑪瑙肉,完美地去進行下一層次。
第二,要根據(jù)瑪瑙礦石的特點,薄、脆、軟、小、細的地方要后座,先處理面積大、有硬度、不怕修改的地方先雕刻,對容易損壞的地方要小心精益求精,不能影響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程度。
第三,有時候根據(jù)瑪瑙料質(zhì)的需要應該從后面做,根據(jù)后面背景的襯托,突出前面設計內(nèi)容,要前后照應。不能出現(xiàn)前后反差過于敏感,造成藝術(shù)性缺失。否則作品可能會失去應有的價值。
(四)做雕刻的過程中,要雕刻和拋光結(jié)合著進行。
雕刻的時候要考慮拋光的技術(shù)要求,在雕刻細微的地方,為保障作品的完整性,要先行拋光。要防止由于雕刻的細膩引起瑪瑙作品的材質(zhì)附著污染物,防止出現(xiàn)水溝或者銹漬。
進入作品完成的后期,要進行全面拋光處理。在拋光的過程中,技師必須注意作品的藝術(shù)性,要充分體現(xiàn)作品的題材、內(nèi)涵和藝術(shù)價值,要有針對性地拋光。技師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明暗結(jié)合、光度要配合雕刻主題的需要,力求所有的細微雕刻體現(xiàn)完整,廣度雕刻一目了然,渾然一體。
三、瑪瑙雕刻完成階段的注意事項
在一件雕刻作品完成后,為了體現(xiàn)作品的價值和應用的需要,要進行完美地包裝。一件好的作品,包裝的藝術(shù)性非常關鍵地反映其價值。首先要配好座,選用什么材質(zhì)、款式、題材的座能體現(xiàn)其作品的完整性,也是一個具有藝術(shù)挑戰(zhàn)性的工作。這是瑪瑙作品出爐前的升華階段。包裝盒、包裝袋、運輸要求等都是瑪瑙作品雕刻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探討圖紋瑪瑙的歷史和美學價值[J]. 王潔宇,邵衛(wèi).??天工.?2021(02)
[2]阜新瑪瑙雕素活及其紋飾分析[J]. 陳雨童.??藝術(shù)品鑒.?2020(06)
[3]瑪瑙雕刻的設計與俏色的利用[J]. 高元英.??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1)
五德軒玉雕工作室 遼寧阜新 1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