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英
摘 要:部編語文教材將整本書閱讀納入課本是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之下完成閱讀,達到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以及閱讀習慣的持續(xù)性,讓學生感受優(yōu)美的經典文學名著內容的同時,還能夠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和尋找一些寫作思路。結合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探究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讓經典浸潤學生的心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初中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其目的是引領學生從名著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文學素養(yǎng)。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部編教材提出了整本書閱讀。
一、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及學生現(xiàn)狀
整本書閱讀主要是名著閱讀。名著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權威性的著作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和意義深遠,能使人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豐富人的內心,提升人的氣質,潛移默化地鍛造一個人,可以幫助我們正確面對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充分體現(xiàn)了“讀書為要”的指導思想。
部編版語文教材將整本書閱讀納入課內就是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之下完成閱讀,達到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
落實整本書閱讀,一學期在課堂上也只能占用最多六七個課時,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要課外閱讀。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相當貧乏,讀書意愿不強烈,家長的文化基礎很薄弱,增加了推進整本書閱讀的難度。
二、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及養(yǎng)成閱讀的持續(xù)性
1.規(guī)范名著版本,注重起步正軌
買書前老師應給予指導,推薦規(guī)范的名著版本,讓學生從買書開始步入正軌的整本書閱讀。
2.制訂讀書計劃,并保持閱讀的持續(xù)性
每學期做一個閱讀計劃,包括個人閱讀章節(jié)內容、個人經驗分享、小組交流匯報、班級閱讀活動等,落實每一項內容的主持人,可以按章節(jié)的量做周計劃、日計劃,保證持續(xù)閱讀。持續(xù)性是推進整本書閱讀的關鍵。
如七年級下冊要讀兩本名著《駱駝祥子》和《海底兩萬里》,一共需要時間大約三個月12周,計劃《駱駝祥子》6周讀完,《海底兩萬里》4周讀完,各加1周時間進行小組匯報和閱讀活動。
3.布置假期閱讀名著,鼓勵超前閱讀,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
假期布置整本書閱讀的同時,也要布置讀書筆記。為了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驅動,教師可以建立學生QQ群或微信群檢查督促,營造讀書氛圍,確保整本書閱讀的持續(xù)性。假期完成整本書閱讀的同學,開學后可以推舉為組長,激勵他回爐閱讀,帶動小組或全班同學的整本書閱讀,使其閱讀有成就感。
4.重視導讀課引領,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
導讀課的方式很多,我認為導讀課重在引導和方法指導。
(1)用技巧引導
借助與名著有關的影視作品的視頻、圖片等,把學生拉入直觀感受,點燃閱讀熱情?;蛉宋铮蚯楣?jié),或場景,都能把學生帶入整本書閱讀的迫切愿望之中。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課上用幻燈片展示了保爾·柯察金、冬妮婭、朱赫來等人物的劇照,讓學生先感受人物的外在形象,又放了一段視頻:保爾參加了鐵路建筑。暴雨、泥濘、大雪、凍土,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武裝土匪的騷擾和疾病、饑餓也都威脅著保爾和同志們。但鐵路還是如期修通了,朱赫來為他們的革命熱情深深感動,他說:“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這種方式拉近了學生與作品的距離,使學生更加有興趣進入整本書的閱讀。
(2)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方法往往與教材單元教學的閱讀訓練相一致,每一冊的要求不同。如閱讀《駱駝祥子》,主要強調的是圈點批注法、速讀和精讀相結合?!逗5變扇f里》要求的是速讀、泛讀和跳讀。
(3)以人物形象為抓手引發(fā)閱讀興趣
對學生來講,整個閱讀的過程是比較艱難的,特別是有一些經典名著,學生有讀不懂的現(xiàn)實情況,通過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與矛盾,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整體把握名著的主題和思想內涵,為推進名著的閱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小組跟進閱讀,滿足學生的閱讀成就感
學生進入閱讀之后,有畏難、疲憊等不堅持閱讀的狀態(tài),課堂上又沒有很多的時間介入,就由小組跟進閱讀,適時安排讀中交流分享課,采取的形式由各小組安排,自主參與,如朗讀片段、人物對白、個人感想、讀書筆記交流等。
在同學、家長、老師的參與中,學生的成就感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掀起讀書高潮,推進整本書閱讀。
(5)閱讀與活動相伴,讀寫結合成就閱讀習慣
把名著閱讀的有效性最大化,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將學思、讀寫結合,如寫讀后感和人物形象評析、續(xù)寫故事等,讓學生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寫作水平,成就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良性循環(huán)。
在整本書閱讀進入成果整理期時,組織全校性的閱讀匯報活動,語文老師的參與組織指導是不可或缺的,如課本劇、小品、文化墻專欄、讀后感、人物分析等文學論壇。
總之,語文教師要深度閱讀名著,不斷“回爐”,才能加強對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持續(xù)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讓經典浸潤學生的心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胡又文.提升初中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8(8).
[2]馮善亮.名著導讀的設計與實施[J].語文學習,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