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作文時,怎樣才能把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當然要抓住其個性特征,選取典型事例,用真情真言加以描述。而要把人物寫真,就必須注重對所寫人物進行觀察和分析。通過聯(lián)想的方法,對所寫對象的外貌、語言、行為以及心理活動進行一番合理的推敲和判斷,然后表里如一地刻畫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格。
真題回放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普通人,如清潔工、看門人和小商小販等,他們看似平凡,其實并不平凡;又如朝夕相處的親人、傳道授業(yè)的老師、情同手足的朋友……他們沒有特殊的身份、顯赫的地位、偉大的事業(yè),看似微不足道,平凡普通,但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世間的真善美,體會到一種不平凡的精神和力量。
請以《______________,并不平凡》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橫線上填一個詞或一個短語,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選取合適的文體,寫出你的真情實感;③篇幅不得少于600字。
憂文展示
他,并不平凡
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zhèn)中學八(1)班 鮑湘婷
我的父親是個粗俗而又平凡的人。
父親有著秋天成熟的小麥般的膚色,高挺的鼻梁中間凹進去一塊,沒刮干凈的胡茬星羅棋布,胡亂地將他的嘴巴圍了一圈,單眼皮小眼睛,笑起來就瞇成一條縫,配上那雙不長的“羅圈腿”,一副典型的“中年大叔”形象。
據(jù)我觀察,四十歲以前的父親是游手好閑的。母親只身在廣州打工,每月寄錢供我上學和一家人的吃穿。父親在家無聊,整日都在“茶館”搓麻將。家里幾畝水田長起一人多高的雜草也無人打理。父親被母親數(shù)落一通后,到附近隨意找了一個差事,每月領(lǐng)1000來塊錢的工資,也都揮霍到牌桌上了。
這年,四十歲出頭的父親和母親離了婚,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無奈之下,他只得咬著牙一手撐起這個家。為了家庭的日常開銷,父親托人介紹到縣城的一家瓷磚切割廠當了工人。父親比以前變得勤快多了,家里的農(nóng)活也沒丟。他每天早出晚歸,任勞任怨,周末還要為我做好吃的。上周五晚上,父親為我做飯,他切菜時,我看見他左手食指被機器夾傷,淤青的手指和充血的指甲蓋,我心里頓時涌起一陣酸楚。
在我眼中,父親一直都是孝順的。奶奶患了風濕,腿腳不靈便,父親得知有一家藥店的膏藥治療效果非常好,專程去排大半天的隊,花了近千元買了三個療程的膏藥,還拎著新鮮的水果、排骨瘦肉、營養(yǎng)補品回來看奶奶。奶奶有時給我吃些,剩下的總放在那兒,自己舍不得吃,父親便勸道:“媽,您大大方方地吃,沒了就跟我說,放在這兒爛了不就浪費了嗎?再說我們再苦也不能苦了您吶!”鄰居來家里做客,奶奶總一臉幸福地跟別人介紹道:“這是我兒子特地給我買的,我吃不完,大家都吃些吧……”
父親盡力給他愛的人最好的生活,同時也失去了他最寶貴的光陰歲月。我想,父母之間肯定存在著某種誤會。別看父親外表粗俗丑陋,他的內(nèi)心卻是仁慈善良的,他其實是個不平凡的人!
病理剖析
這篇習作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一是觀察不細,缺乏推敲。如:父親“不務(wù)正業(yè)”、染上牌癮等惡習,肯定與其所處環(huán)境及其內(nèi)在的性格有關(guān),只有留意觀察,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判斷。二是貶抑失當,缺乏過渡。文章的前半部分過分地采用“抑筆”,而后半部分采用“揚筆”寫父親變得勤勞、慈愛而又孝順,對父母離異的原因缺少必要的交待,“抑揚”的轉(zhuǎn)變和過渡又顯得突兀和生硬。此外,文章里還存在著稱謂過于書面化、用詞不準確等問題。
提升思路
修改本文,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文章開頭應抓住“題眼”點題;采用“抑筆”手法寫父親“丑陋”的外貌特征時,應適當調(diào)整順序,使其描寫層次清晰,并為下文的“揚筆”張本,構(gòu)成反差與對比,讓人印象深刻。
2.在由“抑筆”轉(zhuǎn)為“揚筆”時,可以通過分析和聯(lián)想,交待“父親”身上諸多缺點的形成與其所處環(huán)境、他人的影響有關(guān),還可簡要補寫父母離異的原因,以及此后父親轉(zhuǎn)變的過程等內(nèi)容,這樣過渡就顯得順暢而自然了。
3.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寫小作者最熟悉的身邊人,能給人一種真實感。但還要注意精心提煉典型素材,讓其突顯人物精神品質(zhì),彰顯文章主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升格佳作
他,并不平凡
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zhèn)中學八(1)班 鮑湘婷
我的爸爸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nóng)民,但在我眼里,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為什么說他普通呢?首先是他的一副“尊容”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你甚至會覺得他有些丑陋:他的臉色黑中透紅,就像剛收割的小麥的顏色;你瞧他那小眼睛、單眼皮,一笑起來就瞇成了一條縫兒,毫無生氣;尤其是他那高挺的鼻梁中間竟凹進去一塊,顯得五官極不協(xié)調(diào);還有他那從來就沒刮干凈過的絡(luò)腮胡子,將一張寬闊厚實的大嘴巴包了一個圈兒;再配上兩條“羅圈腿”,怎么看,都是一個“中年大叔”的形象。
我想,四十歲以前的爸爸是孤獨而寂寞的。因為我的家地處比較貧瘠的農(nóng)村,地里收成一直不好,又沒有山林資源或其他能夠掙錢的副業(yè)門路,家里還有年邁的奶奶和上學的我,需要花費。爸爸文化不高且身無一技之長,不能離家遠行,只得由媽媽只身一人到廣州打工掙錢,供我讀書和一家人開銷。
自從媽媽走后,爸爸一人在家種地并操持家務(wù)。一個沒有了女人的家,顯得雜亂無章且缺少生氣。爸爸似乎有些心灰意冷,變得更加邋遢和懶散起來。在我們那個閉塞的鄉(xiāng)村里,文化生活極其貧乏。每當農(nóng)閑,為了打發(fā)無聊的時光,人們往往邀約在一起,搓麻將,斗地主。別看爸爸外表粗俗,卻是一個肯幫忙、講義氣、忠厚爽直的人,但凡有人請他幫忙或是約他打牌陪客什么的,他沒有不應允的,所以大家都很樂意與他交往。但時間一長,爸爸為了應酬他人的事務(wù),有時就難免耽誤了自家的農(nóng)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媽媽不知從哪里得知了爸爸“染上牌癮、不務(wù)正業(yè)”的消息,前年春節(jié)回家后,狠狠地數(shù)落了他一通兒后,切斷了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并毅然決然地和爸爸“分道揚鑣”了。
自從爸爸媽媽離婚后,家里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四十歲剛出頭的爸爸悔恨難當,決心只手撐起這個家,以挽回自己的過錯。于是,爸爸托朋友關(guān)系,找到當?shù)氐囊患掖纱u切割廠當了工人。這是一個極其辛苦的活兒,爸爸每天早出晚歸,任勞任怨;家里的農(nóng)活也沒有落下,都是抽自己“倒班”的時間請人換工或是幫忙完成的。
每逢假日,爸爸必定要親自為我燒一桌可口的飯菜。上周五回家,我給爸爸幫廚,看他切菜時,發(fā)現(xiàn)他左手食指淤青,指甲蓋充血。問他,他一臉輕松地說:“被機器夾傷的,沒事兒?!笨粗职秩諠u佝僂的脊背和更加黑瘦的面容,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難以言說的酸楚。我突然覺得,在爸爸粗俗而丑陋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一顆不平凡的慈愛之心。
據(jù)我觀察,爸爸還是一個極其孝順的人。奶奶患了風濕,腿腳不靈便,爸爸打聽到縣城有一位老中醫(yī)的膏藥療效很好。于是,他專程去找到這位老中醫(yī),花了近千元,給奶奶買回了三個療程的膏藥,終于緩解了折磨了奶奶多年的老風濕。平時,爸爸還經(jīng)常給奶奶買回她喜歡吃的水果點心或營養(yǎng)補品一類的東西。奶奶除了給我吃一些外,總放在那兒,自己舍不得吃。爸爸便勸道:“媽,您也大大方方地吃吧!吃完了就跟我說,我再給您買。您老放在那兒,壞了不就浪費了嗎?我們再苦也不能苦了您老人家?。 蹦棠谈吲d地連聲應道:“好,好!我吃,我吃!”鄰居們來我家串門,奶奶總是一臉幸福地跟別人介紹道:“這是我兒子特地買給我的,我總吃不完。大家都嘗嘗……”鄰居們看奶奶的眼神里,充滿了對奶奶的羨慕,從此我也對爸爸平凡的行為深感自豪。
哦,媽媽,我想對您說句心里話:您選擇和爸爸離異,我想其間一定存在著很大的誤會吧!其實,爸爸絕不是您想象中的那么粗俗愚魯、一無是處、不可救藥,而是一個勤勞善良、樂于助人、慈愛孝順的人。再說,您總得給爸爸一個改錯的機會吧?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徹底改掉了愛打牌的習慣,正在盡力給他所愛的人最好的生活。我覺得,爸爸雖然普通,但他并不平凡。媽媽,我知道您一定還深愛著我,深愛著這個家吧?那么,女兒懇求您,回家吧!
佳作點評
升格文與原作比較,有如下亮點:一是人物形象更加真實而豐滿;二是抑揚轉(zhuǎn)換更加順暢而自然;三是作者情感更加熾烈而動人。
升格啟示
1.確定寫作對象,抓住人物個性特征。寫人時,確定了寫誰后,還要交待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齡、性別、外貌、職業(yè)、性情,以及與自己的關(guān)系等。關(guān)鍵要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有把特點寫出來了,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才能與眾不同,具有新意。
2.善于觀察分析,展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寫人的文章要力求真實,否則人物形象難以鮮活起來。把人寫真別無他法,唯有留意觀察所寫對象,并通過分析和聯(lián)想,對其內(nèi)心世界作出正確推敲與判斷,從而真實地再現(xiàn)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3.精選典型事例,突顯人物精神品質(zhì)。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和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反映出來的。所以,寫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典型事例來寫,才能寫活人物。
4.巧妙勾連過渡,抒發(fā)作者真實情感。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前后要巧妙勾連,使人感到中間沒有間斷或跳躍。上下文的內(nèi)容可通過合理的聯(lián)想加以補充,使人信服;作者的情感要真摯,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打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