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7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變速器與傳統(tǒng)汽車變速器相比,選擋電動機通過蝸桿蝸輪減速器進行減速增扭,再通過齒輪齒條系統(tǒng)將旋轉(zhuǎn)運動變?yōu)橹本€運動,拉動換擋操縱軸實現(xiàn)選擋動作;換擋電動機通過蝸桿蝸輪減速器進行減速增扭,再通過一級齒輪機構將動力傳遞到換擋軸上實現(xiàn)換擋動作。換擋執(zhí)行機構換擋時間快,離合器控制電動機通過帶動一套蝸桿蝸輪減速器進行減速增扭,再合理設計蝸桿蝸輪減速系統(tǒng)自鎖功能,使離合器較長時間處于分離狀態(tài)。
新能源EP21變速器的軸承箱內(nèi)采用一對交錯的蝸桿蝸輪進行力的傳遞,是一種空間交錯軸間傳遞運動的機構,屬于普通圓柱蝸桿傳動,一般軸交角互為90°,這種傳動具有結(jié)構緊湊、傳動比大的特點,此外蝸桿和蝸輪間嚙合的齒對數(shù)多,重合度大,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但是蝸桿和蝸輪加工復雜,工藝要求高,本文通過對其特點的研究編排加工工藝。
蝸桿蝸輪機構是機械設備中重要的傳動部件,具有減速比大、結(jié)構緊湊等特點。蝸桿機構中最常用的是圓柱蝸桿傳動,其齒面為螺旋面,便于加工。普通圓柱蝸桿的齒面一般是在車床上用直線切削刃的車刀加工而成,車刀安裝位置不同,加工出的蝸桿齒面的齒廓形狀也不同。根據(jù)加工方式,圓柱蝸桿可分為4種,分別為阿基米德蝸桿(Z A型)、法向直廓蝸桿(ZN型)、漸開線蝸桿(ZI型)及錐面包絡蝸桿(ZK型)。
本文主要介紹ZN型蝸桿(見圖1),又稱齒槽法向直廓蝸桿。其齒面為直紋面,該直紋面由一條位于法平面的直線相對于蝸桿軸線作螺旋運動而產(chǎn)生。端面齒形為延伸漸開線,軸向剖面上的齒形為凸形曲線,齒槽在法向剖面的齒形為直線。
圖1 ZN型蝸桿外形
根據(jù)成品的技術要求加工出零件,蝸桿、蝸輪圖樣如圖2、圖3所示,需要編排相應工藝,落實相關刀具、輔具以及檢測方式。
圖2 蝸桿圖樣
圖3 蝸輪圖樣
蝸桿模數(shù)m=1.25,頭數(shù)Z1=2,法向齒形角an=20°,直徑系數(shù)q=10,蝸桿導程角y=11.3°,旋向右旋,齒頂高系數(shù)ha=1,蝸桿分度圓柱如圖4所示。
圖4 蝸桿分度圓柱
蝸輪模數(shù)m=1.25,齒數(shù)Z2=60,分度圓直徑d2=75mm,變位系數(shù)x2=0.2,法向齒形角,螺旋線方向為右旋。
蝸桿軸向齒距Px=πm=3.927mm,蝸桿螺旋線導程Pz=PxZ1=7.854mm。
根據(jù)蝸桿蝸輪特點安排加工,主要分為以下加工路線。
(1)蝸桿 材料選取→車毛坯→粗車加工→精車加工→銑加工→熱處理→磨削加工→磨齒加工→檢測。具體工序劃分見表1。
表1 蝸桿加工工序
(2)蝸輪 材料選取→車毛坯→粗車加工→精車加工→銑加工→滾齒加工→銑加工→檢測。具體工序劃分見表2。
表2 蝸輪加工工序
(1)材料選取 蝸桿一般用合金鋼或碳素鋼制成,大部分蝸桿齒面經(jīng)滲碳淬火等熱處理而獲得較高的硬度,并經(jīng)磨削處理。本零件材料選用40Cr,齒面淬火硬度45~55HRC。
(2)車加工齒形 設備使用數(shù)控車床,刀具需使用普通刀片進行改磨。齒槽在法向剖面的齒廓為直齒廓,且節(jié)圓高度處的齒寬與齒向間隙相同,均為0.5Px,法向齒廓間距的幾何尺寸如圖5所示。根據(jù)車削加工的特點,將車刀修磨成如圖6所示的幾何尺寸。當車削加工時,車刀對中齒槽的中線法面切削加工,車加工零件時的橫截面如圖7所示。加工時,先加工蝸桿的一條螺旋線,當加工快到尺寸時,留出一定的余量,這時在這個蝸桿螺紋的另一面對刀,加工出另一條螺旋線。
圖5 法向齒廓間距的幾何尺寸
圖6 模擬車刀的幾何尺寸
圖7 車加工零件時的橫截面
(3)磨削加工 蝸桿齒形精度取決于砂輪廓形的修整精度。為了修整出近似正確的砂輪廓形,使用金剛筆整形砂輪,沿工件軸向切削,在加工時工件由兩頂針裝夾并進行校正。磨削齒面加工如圖8所示,當磨削加工完成后,即可進行檢測,成品如圖9所示。
圖8 磨削齒面加工示意
圖9 蝸桿成品
(1)材料選取 蝸輪一般采用錫青銅,易于磨合和承載,與鋼蝸桿齒運轉(zhuǎn)磨合后試接觸表面互相配合,增加了支承面積。
(2)滾齒加工 蝸輪滾齒夾具如圖10所示,利用定心夾具定位蝸輪中心,使用特制蝸輪滾刀進行滾齒加工。滾齒加工前需要校準滾刀軸,并調(diào)整滾刀中心到工件中心的中心距,滾切時滾刀做純徑向滾切,徑向進給量為0.03~0.05mm/r,由齒頂逐漸切至全齒深,這種方式加工時間短、生產(chǎn)率高。
圖10 蝸輪滾齒夾具
蝸輪的檢測結(jié)果如圖11所示。
圖11 蝸輪檢測結(jié)果
本文主要介紹了EP21中的蝸桿蝸輪零件的制造工藝,經(jīng)實際加工及檢測,全部參數(shù)符合工藝要求,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為類似零件加工工藝的制定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