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萍
(昌珅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在清朝康熙時期粉彩瓷就已經在陶瓷裝飾藝術中出現,不過當時是初見端倪,剛剛萌芽;經過雍正時期的發(fā)展,陶瓷粉彩裝飾藝術開始走向成熟,而且形成了粉彩工藝自身獨特的裝飾藝術;到乾隆時期粉彩裝飾藝術瓷達到頂峰,并成為當時彩瓷之冠,這也源于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極盛時期,滿工裝飾的粉彩瓷富麗堂皇的特點符合了當時盛世的年華,加之當時皇宮的裝修色澤放置粉彩瓷達到完美的結合。粉彩工藝的裝飾效果,以艷而不俗,粉嫩雅致為其突出特點,這與潔白如玉的陶瓷質地分不開,白凈的瓷面襯托嬌艷的粉彩色澤,兩者相互成全到達相得益彰之效果。粉彩的發(fā)展源自于陶瓷裝飾材料的進步,在古彩的基礎上,再結合琺瑯彩的工藝,加之玻璃白和雪白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粉彩瓷藝術。
陶瓷裝飾藝術中材料的演變決定著裝飾效果,比如仰韶文化和廟底溝文化出土的彩陶,可以看出彩陶的繪制材料就是天然的含有赭石和氧化錳的礦物質染料。是在表明經過磨制平滑的橙紅色陶坯上運用天然的,含有赭石和氧化錳的礦物質染料,在陶坯上進行繪制,然后入窯燒制。燒成后胎體上出現黑、灰、褐等顏色的圖案,這種裝飾與器形完美結合,在具有使用性基礎上兼具藝術審美價值,這就是彩陶。彩陶的繪制顏料可以說是人類陶瓷藝術史發(fā)展中最早的材料之一。可見早期的裝飾材料就是天然的款物質,色彩也單一簡單,主要以褐色和黑色為主,但這也反應當時的材料特點。
到了唐朝我國的陶瓷藝術裝飾材料開始豐富,這源于唐朝時期是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都極為強盛的一個朝代,對外開放交流頻繁,西亞東歐地區(qū)的陶瓷工藝材料流入唐朝。比如綠松石、藍寶石等材料用于青綠山水和唐山彩的裝飾,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低溫鉛釉的彩釉陶瓷,產地以洛陽為代表,所以也成洛陽唐三彩;唐三采用白粘土制胎,首先用1 000 ℃的高溫燒陶窯,掛上黃、綠、褐、藍色后,再以900 ℃的高溫燒制,在器皿上構成各種紋樣,形成色彩斑斕的色釉紋飾,便形成為三彩。有著不變形,不開裂,不脫釉的特點。唐三彩是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陶瓷之一,其關鍵就是在于裝飾色彩,三彩的魅力也是源于陶瓷裝飾材料的發(fā)展。時至元明清,陶瓷裝飾材料更加豐富,有含鈷的青花料、紅綠彩顏料、釉上琺瑯彩水料、粉彩玻璃白雪白、高溫顏色釉等礦物質顏料等等材料,其中高溫顏色釉采用材料之珍貴,比如瑪瑙、紅藍寶石。裝飾材料的豐富,也使得陶瓷藝術的裝飾五彩斑斕。如粉彩瓷藝術,所用顏料之多是數一數二的,包含了油料和水料,其中玻璃白和雪白是表現粉彩瓷藝術特點的重要顏料。
圖1 粉彩工藝圖A
粉彩裝飾瓷又名“軟彩”。粉彩的發(fā)展源自于陶瓷裝飾材料的進步,是景德鎮(zhèn)優(yōu)秀的陶瓷藝人在古彩的基礎上,再結合琺瑯彩的工藝,加之玻璃白和雪白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粉彩瓷藝術。粉彩彩繪時攙會先填涂玻璃白,玻璃白呈乳白不透明裝,畫出的圖案可發(fā)揮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現一種粉潤的感覺,因此被稱為“粉彩”或“軟彩”?,m瑯彩是將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裝飾手法,后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琺瑯彩始創(chuàng)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瑯彩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自粉彩出現后,就在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之林中占據重要的一席,屬于景德鎮(zhèn)四大名瓷之一。粉彩表現力強,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都可以表現,而且有獨特的味道。
其實粉彩便是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工作者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是當時新形的彩瓷藝術,粉彩的最大特點就是使用了玻璃白,玻璃白是粉彩藝術瓷中的關鍵性顏料,具有承載作用,一件粉彩作品的好壞、是否出彩關鍵就是在于玻璃白,其他陶瓷工藝也在不斷使用玻璃白這一顏料,但玻璃白的效果只有在粉彩瓷裝飾中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其他彩瓷中運用玻璃白也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可見玻璃白適用范圍之廣,藝術特點之明顯。玻璃白能粉化的各種彩料,在燒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繪畫,經第二次爐火燒烤而成。粉彩初創(chuàng)于康熙晚期盛燒于雍正、乾隆,并且成為了清代瓷業(yè)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直到現代景德鎮(zhèn)的許多瓷廠仍繼續(xù)生產粉彩。玻璃白在粉彩創(chuàng)作過程中與粉彩工藝和裝飾題材緊密結合,這是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工作者們的一項嶄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作。經過研究化驗證明所謂“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濁劑,屬于一種氧化鉛、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增加彩繪的表現力讓畫面粉潤柔和,因為富于國畫風格因此有“東方藝術明珠”的美稱。
粉彩的造形十分豐富其中以人物居多,畫面中人物線條更加柔和,仕女體態(tài)悠長并且面目嬌美,富有中國畫所特有的風情和筆韻,同時還會在四周點綴些花、鳥、魚、蟲等,增添不少雅致和情趣。比如在描繪牡丹花時,運用玻璃白打底。首先玻璃白能使平面的瓷瓶或者瓷板在填涂有玻璃白的花朵部分可以微微凸起,使得牡丹花能更加凸顯。因為畫牡丹花其主要是將美麗牡丹花朵更加明顯,玻璃白在視覺效果上正好有這點優(yōu)勢。第二,玻璃白的填涂也是關鍵的一步,填涂的好壞直接影響燒成效果,玻璃白是表現牡丹花畫面花朵的中心位置,不能有絲毫的破損。玻璃白的填涂關鍵在于標水,所謂標水則是往粉裝的玻璃白中加水的適量性要恰到好處,標水的合適才能填涂過程中平整舒適,再就是研磨,玻璃白需要磨制細膩,不能出現顆粒裝,研磨細致的玻璃白才能更加乳白柔和。由乳白色的玻璃白打底,在在此基礎上進行點染出牡丹畫的顏色,在沒有采用玻璃白打底的瓷面上畫出來的牡丹花顯得生硬,顏色過于艷麗火辣,而玻璃白其乳白色的色地能將色彩粉,能讓牡丹花更加粉嫩嬌滴(見圖1)。
玻璃白其粉花的效果和微微凸起的優(yōu)勢能將畫面中的牡丹花表現的更加奪目,形成畫面中的視覺中心。不但視覺效果更加明目,觸摸質感也更加強烈,增添了陶瓷工藝的手工感,玻璃白的凸起效果可以和陶瓷工藝中的浮雕媲美,凸起的效果就是著重表現畫面中重要的位置。在以往的陶瓷工藝中只能釉下浮雕才能呈現,釉下浮雕就是在泥坯的基礎上雕刻。而自從玻璃白出現后,在釉上瓷面上也可呈現凸起的工藝,使得陶瓷工藝表現多樣化,便捷化。
圖2 粉彩工藝圖B
陶瓷材料的發(fā)展是促進陶瓷藝術豐富與多樣化的前提,陶瓷藝術裝飾形式的多樣化又刺激材料的不斷研發(fā),二者共同進步,不斷使我國的陶瓷藝術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這也激勵當代的陶瓷藝術工作者推陳出新,陶瓷材料研發(fā)者在科研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