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川兒
“黃金有價玉無價。”自古以來,在市場上,珠寶就是價格不菲的奢侈品。由于利潤空間較大,接踵而來的騙局讓普通消費者實難招架。
特別是隨著珠寶消費逐年走高,無法杜絕地,造假案例也隨之增多。綜合來看,近年來的玉石市場尤其是翡翠市場,純粹的造假現(xiàn)象有所減少,以次充好、珠寶鑲嵌甚至是以石充玉的新招迭出。
來自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2018年一年,中國的珠寶首飾消費總額就達6000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網購翡翠交易額突破了1300億元,同比增長7.7倍之多。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場和翡翠玉加工基地,原料大多進口自緬甸。但從2013年開始,緬甸原料價格上漲,對中國的翡翠行情造成沖擊;與此同時,消費者赴東南亞國家旅游遇珠寶騙局的新聞越來越多。
從2016年起,興起的網絡直播又進一步刺激了玉石細分行業(yè)的消費,翡翠直播代購發(fā)展成為新的熱銷模式。廣東是中國的翡翠原料拍賣、加工和銷售中心,其中揭陽就是廣東最具代表性的翡翠集散地之一?!胺N水、顏色等指標,對翡翠珠寶的價值影響很大,網購不能十分直觀地反映翡翠真實的種水和顏色?!痹趶V東揭陽地區(qū)從事珠寶生意近20年的林瑞向筆者表示,對于翡翠玉石,一般不要去旅游景區(qū)購買或網購。“如果網購,對著屏幕看玉石圖片,細節(jié)看得不清楚,就會有更高概率受騙上當。驗貨要看實貨,這樣檢查得比較清楚一點?!?h3>讀懂珠寶的“身份證”
一個可能并不為人們所熟知的事實是,翡翠是由國家標準定義的專有名詞,為具有工藝價值的礦物幾何體。當一件玉石商品面對消費者時,一定要嚴格符合摩氏硬度、密度、折射率和含量等國家標準,才能被稱為“翡翠”。
國家標準將翡翠分為A、B、C 和B+C 四個市場常見類型。盡管不同分類的翡翠不能通過價錢來衡量貴賤,但在市場上,同等品質下,俗稱A 貨的、未經任何處理的天然翡翠,價值最高。而從經過漂白、充填等手段處理的B 貨翡翠,到經過染色處理的C 貨翡翠,再到各種手段疊加處理的B+C 貨翡翠,價值則依次遞減。至于用玻璃甚至塑料來冒充翡翠的制品,不會出現(xiàn)在這四類當中。
2020年8月2日,云南瑞麗姐告玉城,玉商通過手電筒觀察玉石品質
作為珠寶玉石商品的“身份證”,由權威專業(yè)檢測機構出具的證書,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皯{借權威檢測依據(jù)和標準檢測程序,這些證書的確是為買家提供的有效保障?!绷秩鸱Q,包括翡翠玉石在內,關于珠寶鑒定的標準,普通消費者最值得參照的應該是受到認可的大型機構所出具的鑒定證書。
購買前,消費者最好能對珠寶進行現(xiàn)場稱重,通過小數(shù)點后兩位,來核對鑒定證書上所標的珠寶重量。
“就以翡翠為例,正規(guī)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上面,會出示A或B等分類,比如是A貨,消費者就清楚明白,這是天然翡翠。并且,證書上面有鑒定人員的簽名,有審核人的簽名,有網址顯示,可以到官網查詢,還有二維碼可以掃描出來,看到相關鑒定結果。”林瑞說。
在中國,面向公眾的珠寶檢測機構,均需要取得CNAS、CMA、CAL三個認證標識?!叭绻C書只是說它是玉石,沒有顯示A、B、C的分類認定,那這件商品的質量就肯定沒有保證了?!绷秩鹜瑫r強調,檢驗機構的資質很重要。
在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到,有不法分子會先將真的珠寶送往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拿到真的鑒定證書后,再用假貨頂替。面對這樣的“套證”詐騙,消費者還需要將實物與證書上的照片作仔細比對;購買前,消費者最好能對珠寶進行現(xiàn)場稱重,通過小數(shù)點后兩位,來核對鑒定證書上所標的珠寶重量。有珠寶業(yè)內人士科普稱,對于翡翠寶石類而言,如果稱重的允差大于0.03克,很大概率說明鑒定證書和實物“貨不對板”。
云南瑞麗姐告玉城售賣的玉石原石、成品
云南瑞麗姐告玉城售賣的玉石原石、成品
2016年就有來自北京的珠寶玉石鑒定公司,因為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被國家質檢總局撤銷資質。更有一些騙子機構,證書上所附的二維碼和網址也造假,以至有建議傳出:買家在核查商品信息時,應該自行通過網絡搜索,找到鑒定機構的官方網站,然后輸入鑒定證書編號查詢真假,而不是直接輸入證書上的網址或掃描二維碼。
“知名度高的正規(guī)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可信度比較高,因為它要對自己機構的名聲負責,不會把假的說成真的,而知名度低的機構就不一定了?!绷秩鹣蚬P者透露,有的不法商家甚至還會購買儀器,對自家產品出具的證書進行篡改,再配合其他造假手段,把普通的玉石加工、偽裝成更漂亮、更高檔的玉石?!暗虯貨玉石還是不一樣的。這些都是需要留個心眼的。”
除了水深得嚇人的鑒定證書之外,圍繞碧綠翡翠設下的種種騙局,一定離不開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翡翠原石。
翡翠市場上,尤其翡翠原石的交易,更富真真假假的傳奇色彩?!耙灰贡└弧钡墓适落秩鞠?,神秘感和刺激感都十足。
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翡翠原石被挖出來后,其表皮一般都會覆蓋一層皮殼。與亂石一樣毫不起眼的外殼被切開后,內部也許就蘊藏著令人心跳加速的滿綠。圍繞著外表和普通石頭無異的翡翠原石,賭石的傳說經久不息。也是因為這樣和賭博類似的操作手法,對比已然切割完畢的翡翠飾品,不少人對翡翠原石更為鐘情。甚至有玩家迷上未知的原石,專門收藏,不會去切開。
分為新山料和老山料兩大類的翡翠原石,由于有賭石操作的存在,潛藏的“水分”巨大。具體來看,新山料為人們從礦山原巖中直接開采所得,故外部沒有皮殼;而老山料先經歷了上述的長期風化,在崩塌下落后又被流水搬運至河谷或河床砂礫中—這樣形成的翡翠礫石,在外部才會有次生風化而成的外皮。
甚至有玩家迷上未知的原石,專門收藏,不會去切開。
盡管在業(yè)內,翡翠行家們通過觀察皮殼的特點,總結出不少推測原石玉質的“經驗”,但由于其內外部始終有皮殼相隔,買家很難確切判斷出內部的玉質優(yōu)劣。是故在翡翠行業(yè),買老山料行話也稱為“賭貨”。
“寧買一錢,不買一片”“寧買十鼓,不買一脊”,從對翡翠原石外皮的形態(tài)和特征觀察出發(fā),像這樣的訣竅說法并不在少數(shù)。不可否認,購買翡翠原石時,對其皮殼的觀察至關重要,確可總結出一定的紋理規(guī)律。
玩家都想低價買入不被看好的原石,從中開出高綠翡翠、獲得暴利,這反而變成不法商人們瞄準的人性弱點,成為造假欺騙買家的重災區(qū)。
在翡翠原石造假上,最為常見的、流傳已久的,自然是在其皮殼上做文章。水平較低的騙子,會在無色、水頭(透明度或水潤程度)差的低檔賭石上切出小口,再黏貼上高翠薄片,達到迷惑買家、以劣充優(yōu)的目的。
姐告玉城,賭石的玉商
水平高一個檔次的騙子,還會對整個皮殼部分做手腳,將次料、廢石甚至是假貨,黏上優(yōu)質的翡翠皮殼。其后,將其放在經酸、堿浸過的土壤中掩埋,處理后使其變?yōu)楦普娴摹罢嫫ぁ保㈦[藏人工痕跡。
針對原石的“72變”,騙子還掌握了讓皮殼顏色發(fā)生細微變化的本領。如用熗色、染色的手法,造假者就能使無色或淡色料,變?yōu)樽匀坏孽r艷翠綠色。隨著造假技藝的提升,還出現(xiàn)了使用涂蠟、涂漆等方法對顏色做假的案例。
更為高級的造假者,還將手伸到了原石的內心。他們將高檔翡翠挖心,取出大部分,留下靠皮部分的高翠,再注入鉛等物質后密封好切口。這樣動過手腳的“原石”真假相混,更難被買家識破。
針對這些造假手段,買家需要上心提防的細節(jié)著實不少。在鑒定時,既要檢查開口周邊是否有黏合痕跡,也要檢查皮殼每個點面,對比顏色、粒度變化,還得動用放大鏡與電子秤,看顏色分布變化,留意重量是否過重或過輕。
無怪乎身邊有從事珠寶行業(yè)的朋友,每逢節(jié)假日出游,都要提醒筆者:不了解翡翠的基本知識,就不要輕易踏入旅游目的地有導購迎接的珠寶商場?!巴嬗癫煌嫒?,特別是翡翠原石,不了解產地和皮殼的特點特征,就不要去涉足。它給人帶來的想象空間和現(xiàn)實情況差異之大,普通人難以想象。總之原石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