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婷 施運鋒
(1邯鄲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土壤肥料站 河北 邯鄲 056000;2邯鄲市永年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土壤肥料站 河北 永年 057150)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用肥料及養(yǎng)分含量。①化肥:碳酸氫銨(N 17%)、過磷酸鈣(P2O512%)、硫酸鉀(K2O 50%)、尿素(N 46%)。②堆肥:含N 1.54%、P2O50.61%、K2O2.21%。③有機無機復合肥:含N 10%、P2O5.5%、K2O8%。④腐殖酸復合肥:含N 15%、P2O58%、K2O3%。
1.1.2 供試作物。供試作物為小麥,小麥品種為邯6172,前茬為玉米。
1.2 試驗設(shè)計
1.2.1 試驗區(qū)概況。試驗于2019年在永年區(qū)輻照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試驗地土壤為壤土,地勢平坦,地勢均勻,排灌方便。種植制度為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試驗前土壤的理化性狀如表1。檢測的土層為0~20 cm。
1.2.2 試驗方案。本試驗于2019年10月開始至2020年7月結(jié)束。試驗共設(shè)5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長7 m,寬5.8 m,面積為40.6 m2。各處理除CK不施肥外,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按等N量225kg/hm2設(shè)計,具體施肥量及施肥方法如下:處理1:底施碳酸氫銨720 kg/hm2、過磷酸鈣810kg/hm2、硫酸鉀120kg/hm2,追施尿素225 kg/hm2;處理2:底施堆肥14 700 kg/hm2;處理3:底施有機無機復合肥1215kg/hm2,追尿素225 kg/hm2;處理4:底施腐殖酸復合肥810 kg/hm2,追施尿素225 kg/hm2。CK:不施肥。各處理管理措施相同。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耕地有機質(zhì)的影響。有機質(zhì)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判斷耕地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還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動的能源,它對耕地各種肥力因素也起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同時對土壤結(jié)構(gòu)及耕性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冬小麥收獲后,經(jīng)過冬小麥一個生育周期,不同施肥處理有機質(zhì)含量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處理1比CK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了1.25%,這說明施用化肥也可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這與施用化肥促進了作物生長,提高了作物產(chǎn)量,也間接地提高了殘留土壤根茬量有關(guān)。處理2比CK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了5.80%,處理3比CK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了4.96%,處理4比CK有機質(zhì)提高了1.89%。有機質(zhì)含量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1>CK。這說明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均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各種處理中施用堆肥對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效果最佳。因此,在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較低的地區(qū),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對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且施用堆肥一方面提高了耕地肥力,另一方面也減少了農(nóng)村污染,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表2 不同施肥處理有機質(zhì)含量的變化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耕地全氮的影響。從表3可看出,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全氮含量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處理1比CK全氮含量提高了3.50%,處理2比CK全氮含量提高了8.19%,處理3比CK全氮含量提高了4.09%,處理4比CK全氮提高了7.61%。全氮含量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2>處理4>處理3>處理1>CK。這說明施用化肥、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均能提高土壤全氮水平。
表3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全氮量
2.3 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影響。表4為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小麥收獲后0~20 cm土層土壤有效養(yǎng)分發(fā)生了不同變化。
表4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的變化
2.3.1 從水解性氮的變化分析,各處理較對照水解性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處理2最高,比CK提高了7.24%,處理4較CK提高了5.39%,處理3較CK提高了5.36%,處理1較CK提高了5.23%。施用各種肥料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耕地水解性氮的含量,耕層土壤水解性氮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2>處理4>處理3>處理1>CK。表明在相同的施氮量情況下,堆肥對提高耕層土壤水解性氮的含量效果最佳,其次是腐殖酸復合肥、有機無機復合肥,完全施用化肥效果最差。
2.3.2 從0~20 cm土層有效磷變化可以看出,處理1較CK有效磷提高了6.26%,處理2較CK提高了8.41%,處理3較CK有效磷提高了8.04%,處理4較CK有效磷提高了8.32%,有效磷變化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2>處理4>處理3>處理1>CK。以上結(jié)果表明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可顯著提高土壤耕層有效磷的含量,完全施用化肥也可一定程度提高土壤耕層有效磷含量,但不及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效果明顯。
2.3.3 從0~20 cm土層速效鉀變化可以看出,處理1較CK速效鉀提高了7.17%,處理2較CK提高了10.41%,處理3較CK速效鉀提高了8.81%,處理4較CK速效鉀提高了7.03%,速效鉀變化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2>處理3>處理1>處理4>CK。以上結(jié)果表明,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化肥,相比不施肥的處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耕層速效鉀的含量;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與化肥比較,速效鉀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但腐殖酸復合肥與化肥相比卻略有降低,也可能是在本試驗中使用的腐殖酸復合肥中全鉀的含量較低,而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化肥的全鉀含量較高所致。
有機肥可提高耕地肥力,不同施肥處理后,耕地有機質(zhì)含量得到提高,顯著提高耕地全氮水平。在相同的施氮量的情況下,堆肥對提高耕層土壤水解性氮的含量效果最佳,其次是腐殖酸復合肥、有機無機復合肥,完全施用化肥效果最差。不同處理中,以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后土壤耕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效果較好,完全施用化肥也可一定程度提高耕層有效磷含量,但不及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效果明顯。施用堆肥、有機無機復合肥、腐殖酸復合肥、化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耕層速效鉀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