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不是光有嗓子就行,如果沒有內(nèi)在感情,是打動不了觀眾的?!泵嫌谡f。一次,部隊打了勝仗后,演出團的領(lǐng)導給演員們讀上級發(fā)來的賀信,表揚《白毛女》啟發(fā)了戰(zhàn)士們的階級覺悟,“讓刺刀尖上帶著文化”。
作為最早扮演“白毛女”的演員之一,孟于即將滿100歲了,她渾身散發(fā)著一種充滿斗志的、呈現(xiàn)出旺盛生命力的氣場。她回憶著延安、魯藝,回憶著毛主席、冼星海,一些教科書上的名詞變得生動起來。
“曲線救國”去延安
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時,孟于還是四川成都的一名中學生?!白詮娜毡竟碜哟蛄诉M來,學校就開始組織救亡宣傳隊。我和同學們學唱救亡歌曲、學演救亡戲劇,然后到茶館里、公園里向老百姓進行動員和宣傳?!泵嫌谡f。
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抗日救國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孟于的心中。1938年底,班里秘密邀請了一個從延安來的青年,給大家介紹延安的情況?!拔覀兊弥影踩巳似降取]有高低貴賤,大家都積極學習,全力以赴地抗日,心中很是向往?!泵嫌谡f。
由于家人反對,孟于一直未能成行。1939年,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在成都招生。這所學校是閻錫山建立的,地點在宜川,離延安非常近。孟于決定“曲線救國”,先報考民族革命大學,再想辦法去延安。就這樣,孟于在考上了民族革命大學后,便與另外兩名同學一起去了延安,上了中國女子大學。
“你們在小魯藝學習還不夠,要到大魯藝去”
孟于在延安參加的第一個活動,就是500人齊唱《黃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親自指揮。演出當天,500人一起上臺。舞臺上站不下,有些同志就站在禮堂外,把窗戶打開,看著指揮唱。樂隊只有幾把小提琴以及笛子、三弦、二胡,一件低音樂器都沒有。于是,同志們又把一個汽油鐵桶改造了一下,安上長把,再安上兩根弦,終于拉出了低音。
條件簡陋,效果卻極其震撼。演出完畢,臺下掌聲雷動。一些同志跑上臺,抱著冼星海高喊:“太感人了!偉大的作品!”孟于當時就站在臺上第一排,這個場面深深鐫刻在她的腦海中,至今記憶猶新。
冼星海對孟于的影響不止這些。在發(fā)現(xiàn)了孟于的歌唱天賦后,他鼓勵她報考魯迅藝術(shù)學院。孟于不負所望,不僅成為魯藝的優(yōu)秀學員,還成為歌劇《白毛女》最早的演唱者之一。
孟于稱,1942年,毛主席主持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闡明了革命文藝要為人民群眾,首先是為工農(nóng)兵服務(wù)的根本方向。毛主席說:“你們在小魯藝學習還不夠,要到大魯藝去,大魯藝就是群眾的生活和斗爭?!敝?,魯藝的學員們開始深入群眾生活,學習陜北民歌、秦腔、秧歌、腰鼓等民間藝術(shù)。那段時間,延安的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白毛女》就是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誕生的。
這部歌劇的主角“喜兒”,最初的扮演者一共有3個,分別是林白、王昆和孟于,演出時間是1945年。
孟于回憶:“當時,抗戰(zhàn)已經(jīng)勝利了,魯藝成立了兩個文藝工作團,一個去東北演出,一個去華北演出。我是華北文藝工作團的成員,由艾青同志率領(lǐng)。在這期間,上級通知我出演《白毛女》?!?/p>
“我沒體驗過農(nóng)村生活,剛開始演喜兒時,總覺得吃力?!泵嫌谡f,“直到我在基層參加了一次訴苦大會,聽到一個大嫂講述了自己給地主家送東西卻被地主兒子強奸時,我流下了眼淚。后來,每次參加土改,我都會聽到這樣的事情。我有了感同身受的體會,再演《白毛女》就哭得出來,也恨得起來了?!?/p>
“自從延安文藝座談會后,我學了幾十首陜北民歌。喜兒的唱腔就融入了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秦腔等民間戲曲。唱歌不是光有嗓子就行,如果沒有內(nèi)在感情,是打動不了觀眾的?!泵嫌谡f。一次,部隊打了勝仗后,演出團的領(lǐng)導給演員們讀上級發(fā)來的賀信,表揚《白毛女》啟發(fā)了戰(zhàn)士們的階級覺悟,“讓刺刀尖上帶著文化”。
“《北風那個吹》是在我住處的油燈下寫出來的”
在延安,孟于對毛主席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兩次。一次是“三八”婦女節(jié),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lǐng)導同志到中國女子大學慰問?!懊飨f,婦女是抗戰(zhàn)的主力之一,你們要好好學習,為抗戰(zhàn)服務(wù)?!泵嫌诨貞?。
第二次見面是在魯藝的時候,愛國華僑陳嘉庚到延安訪問,毛主席作陪,孟于和同學們再次演出了《黃河大合唱》。“我們唱完后,毛主席連說了三個好。陳嘉庚也很感動,說他從未聽過這么鼓舞人心的合唱?!被叵肫甬斈甑囊荒荒唬嫌诟锌f千。無論是《黃河大合唱》,還是《白毛女》,都是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卻成為了經(jīng)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延安那時沒有電燈。有一天晚上,《白毛女》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作曲家張魯來找我,說他正在為《白毛女》寫曲子,剛有點兒靈感,油燈就沒油了,想找我借一點兒油?!泵嫌谡f。
孟于就讓張魯在自己的住處點著油燈寫,等了1個多小時,張魯寫完了。兩人馬上開始試唱,這段曲子就是傳唱至今的《北風那個吹》。
“大家今天非常熟悉的一些唱段,創(chuàng)作者當年寫了20多稿,反復打磨?!泵嫌谡f,“我希望今天的文藝工作者能繼承這種精神?,F(xiàn)在,很多演唱者嗓子好、有技巧,但缺乏感情,一些內(nèi)在的東西表達不出來。藝術(shù)是要為人民服務(wù)的,是要與群眾相結(jié)合的,這需要創(chuàng)作者深入地體驗生活?!?/p>
(梁衍軍薦自《環(huán)球人物》2021 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