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摘 要:小學階段,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有著積極的作用。為了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應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制定合理妥善的措施和方法,這樣,既能大大地喚起小學生內心深處對體育學習滿滿的熱情和興趣,又能使小學生在最基礎的年齡鍛煉身體,增長自身防護的知識。教師的辛勤備課和刻苦鉆研,不僅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還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闡述了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并探討了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小學體育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質量;途徑與策略
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一直不能提高的原因顯而易見,那些被看作重要科目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獨占鰲頭,被視為副科的體育一直處于一個不受家長和學生重視的地位。在中國應試教育中,只有到了初中以后,體育才被提上了一點點的地位,也僅僅是因為它與考試成績掛了鉤。對此,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很清楚、很明確地意識到,只有擁有好的體魄,才能在生活甚至社會上發(fā)揮自己的重要作用,只有增強個人的體質,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自己的潛質。
一、 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個性和人格特征的形成
小學生正處在心志和想法還懵懂的階段,他們對待一件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事情的對錯也難以判斷,一旦對一件事物產生了初步認知就會一直堅持此觀點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根據(jù)小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這個特點,制訂合理的體育教學計劃,然后再穿插實踐讓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有很大的認可,熱愛體育,并且傾情投身體育。這樣的話,學生以后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就有了一定的保證。所以基于這個基礎,為了促進小學生良好個性和人格特征的形成,我們要加大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力度。
(二)有利于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提高
小學生剛剛開始接受文化教育,從每天和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嬉戲玩耍的階段沒有防備地過渡到學習知識和新思想的階段,可想而知心理壓力會迎面撲來。為防止小學生不能正確處理自己有壓力的心理而精神萎靡,我們更應該大力地了解什么更適合小學生緩解壓力,什么活動更能使小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新技能的心情?;诖?,我們制定出對體育教育的合理的安排。體育教育事業(yè)的開展,也是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的重要途徑。
二、 小學體育教學多樣性的開展方法
(一)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1. 設置有趣游戲情境
由于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外面世界的認知較為粗淺,由此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且一旦形成意識就很難改變,所以根據(jù)這個特點,教師要有謀略、有思維地創(chuàng)造一些符合小學生心理需求的體育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并且有效地展示教案中需要教給學生的教學內容,如果做到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的興趣愛好,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積極性,又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愉悅了他們的身心。
例如:在進行“小足球”這一課堂內容講解的時候,充分選用世界杯相關的精彩片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將新課內容導入其中,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愉悅中獲得需要學的知識,在課程中融入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 設置操作情境
“要讓學生動手科學,而不是讓學生用耳朵聽科學。”這也是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所需要做到的。教師在準備教學教案的時候,不可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體育課堂上,我們必須給小學生布置一些自主操作的題目,讓他們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這樣,既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又有利于他們對一件事物認知后的保持和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教授“王禽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可以把動物運動的形象引入課堂,如果可以的話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來加深自己的認知保持能力,在做此活動的同時,教師也一定要給學生進行一些問題的提問。這樣的默契配合,一堂課下來,學生的主體地位被確定和認可,他們對學習的心態(tài)也就會變得熱切,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小學體育開展的效果也會很好。
(二)競賽啟動注重學生操作引導
雖然小型體育競賽的場地范圍不大、持續(xù)時間短、比賽人數(shù)少,但只要是競賽就必須有規(guī)則和組織規(guī)范。在確保競賽活動安全的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操作,順利完成競賽。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眾多,教師不可能逐個去輔導教學。所以,教師可以在集體教學之后,將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中分配一個組長來協(xié)助完成體育競賽。這樣,教師在掌控體育競賽大局的同時,小組長協(xié)助完成競賽具體內容,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小型體育競賽的強度也不斷上升。以籃球教學為例,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指導,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動作要點,并且讓學生愛上籃球。原地運球是籃球運動教學中最基本的動作,可以讓學生的手臂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得到鍛煉,但運球這項基本功需要長期的反復訓練,缺乏趣味性。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熱身運動是在體育教學前必要完成的一項工作,傳授學生在運球過程中要掌握的技巧,設計“運球比快”的體育競賽活動,鞏固學生快速運球的動作要領。同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對運球產生興趣,開設相應的比賽項目,將學生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分組,將小組成員進行相應的隊伍排列,哨響開始比賽。每個學生站在原地運5下球,球的高度不能超過腰部的范圍,運球幅度要集中在身前的位置,運球速度與幅度都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一旦違規(guī)就要重新開始相應的比賽項目。運完5下球之后快速跨過中間的墊子到對面,將對面的籃球撿起繼續(xù)運5下,組長結束之后下一個學生快速運球,依次進行,組長則作為教師的助手關照其他同學,依據(jù)時間的長短判斷比賽的勝負情況,同時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運球動作也變得更加規(guī)范。小型體育競賽滲透到體育課堂中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但是,自我約束能力仍然有所缺乏的小學生在小型體育競賽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組長的作用,幫助引導其他學生完成體育競賽,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