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宇
摘 ? ?要:研究生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智力支撐,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事關高校和整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和諧穩(wěn)定。隨著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新問題、新特點不斷凸顯。文章以Y大學為研究對象,針對黨建工作中的諸多難點,從提升組織管理的成效、完善聯(lián)系群眾的機制、深化黨建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提升研究生的黨性修養(yǎng),以期強化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實效。
關鍵詞:新時期;研究生黨建;實效性;困境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7-0008-04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內涵發(fā)展的不斷深入,從高校層面到國家層面都越發(fā)重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研究生黨員作為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和“排頭兵”,專業(yè)水平、科研能力是基本素養(yǎng),思想境界、黨性修養(yǎng)更是核心要求。加強和提升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提高研究生黨員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質量研究生的有力保障,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更是我國實現(xiàn)人才強國藍圖的有力支撐。
(一)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
2015年至2019年,考研報名人數(shù)從165萬增長至290萬,研究生的錄取人數(shù)從57萬增長到70萬,報錄比逐年增加。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經過2015年短暫的負增長后,自2016年開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尤其近兩年來增速明顯,2019年達到290萬人,2020年則首次突破300萬達341萬人。從黨員的占比來看,僅以Y大學2020屆研究生畢業(yè)生為例,黨員人數(shù)就占全體畢業(yè)生的30.79%(含預備黨員),可見群體占比較大。
(二)研究生生源結構復雜多變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內涵發(fā)展從“量”向“質”積極轉變,生源構成比以往更多樣、更復雜,但對培養(yǎng)質量的要求從未降低。以我國本科生教育為例,有研究通過問卷調查顯示79.6%的導師堅持研究生應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觀點,且側重對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鉆研意識等方面的考量,盡管近年來各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但顯然教育的成效和范圍沒有惠及到更廣泛的群體,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1]。
(三)研究生群體特征鮮明突出
研究生學習階段是人生選擇的又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面臨著學業(yè)、就業(yè)、生活的各種現(xiàn)實壓力,雖大多數(shù)研究生思想較成熟,卻也難免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尤其近年來消極的價值觀和不良風氣有卷土重來之勢,已經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因此,從思想教育入手,不斷加強重視和引導更是迫在眉睫,而如何讓研究生黨員更好地發(fā)揮引領作用,做好表率,當好先鋒,更是值得我們不斷探討的問題[2]。
二、新時期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意義
(一)落實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高校建設、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研究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科研水平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fā)展。高校要全面貫徹落實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以黨建為抓手,強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真正把立德樹人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去,糅合到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去。
(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由于研究生教育、教學本身在層次、內容、形式上與本科生差異較大,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特點突出,這個群體始終被認為整日忙于學術研究,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因此,相對本科生的黨建工作,研究生黨建似乎成了一個相對的“盲區(qū)”,甚至存在“有無必要”的討論。從群體特征上看,研究生主觀能動性、科研的自覺性確實較強,但由于研究生生源結構的復雜多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xiàn)偏離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受不良思潮影響等各類復雜的情況客觀存在,這已經影響了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和進一步的發(fā)展。為此,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進一步提升工作的實效必要且迫切。
(三)推進學科建設的組織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堅決改變現(xiàn)有的教育評價現(xiàn)狀,突破“五唯”帶來的阻礙,為高等教育打開新的局面。研究生作為科研的后備軍和中堅力量,在導師的帶領下,為高校及整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頻發(fā)的學術不端事件,以論文為中心等不良思想正不斷發(fā)酵,如何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如何以真才實學做出“真材實料”的科研成果,為學科建設作貢獻?如何正確地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首要的是從思想上、價值觀上對研究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引導其梳理正確的科研觀,以科學的精神不斷探索學術的新領域。
三、Y大學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
新時期,Y大學在研究生黨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須進一步提升和加強工作實效。本次研究以Y大學為例,結合問卷調查、座談、個別訪談等方式進行了深入探究。
(一)Y大學的現(xiàn)狀調查
1.問卷設計及簡介。問卷包括學生用卷和教師用卷。為便于分析,基本信息部分設7題:研究生黨員用卷包括所在學院、性別、年級、學科類型、政治面貌、入黨動機及入黨時間;教師用卷包括所在學院、性別、年齡、學歷及職稱、研究領域、是否為研究生導師及政治面貌。
2.調查范圍及時間。本次調查面向Y大學的29個二級學院,涵蓋了哲學、經濟學等12個學科門類,包含在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導師、黨務工作者等,調查時間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具體比例見表1。
3.問卷回收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放問卷4 000份,回收3 714份,回收率為92.5%。有效問卷3 268,有效率為87.9%。對問卷進行初篩后,采用SPSS15.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問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為0.784;其中多選題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達0.8以上。
(二)調查內容及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思想教育的調查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79.1%的研究生黨員對“政治素質是評價一個研究生黨員合格與否、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表示認同。堅信“共產主義社會一定會實現(xiàn)”的比例為100%。從整體上看,Y大學研究生黨員隊伍思想意識堅定。在對入黨前后教育的銜接上出現(xiàn)了較為分散的數(shù)據(jù),12%的研究生黨員認為教育的組織性不夠強且不夠深入;14%的研究生黨員認為對黨史的學習上存在空缺;16.3%的研究生黨員認為入黨后的教育常態(tài)化不夠到位,支部組織的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薄、參與度欠缺;在組織談話、黨員交流等問題上,“很多次”占比為73.6%,“較少”則占到了10.1%。
2.組織管理的調查情況。研究生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方案(2020—2025)》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臺,刺激和釋放了社會對研究生教育的內生性需求,使得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來源更加多元化[3]。研究生黨組織要積極適應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帶來的新形勢,如流動性黨員就給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9.1%的流動性研究生黨員表示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每次都能參加支部活動;有2.3%的流動黨員未能做到“因故不能參加支部活動應履行相關報告、請假手續(xù)”。
3.聯(lián)系群眾的調查情況。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入黨動機的比例占70.2%;“就業(yè)時提高顯示度、認可度”“父母的叮囑等”“隨大流”“其他”這四類動機的占比分別為25.3%、3%、1%、0.5%。對于研究生黨員是否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研究生黨員(圖1)和黨務工作者(圖2)的看法相對接近,少部分起到作用,比例分別為10.7%和9.7%,說明在落實聯(lián)系群眾的過程中,先進性和帶頭示范作用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滿意度欠缺。
4.隊伍建設的調查情況。隊伍建設機制是研究生黨建工作成效的保證,高素質的黨務工作者、具備高黨性修養(yǎng)的思政教師等都是組織運轉能否高效的重要條件。黨務工作者是與研究生黨員接觸和交流的最前線,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對研究生黨員產生影響。整體上,Y大學黨務工作者政治素質水平良好,黨性修養(yǎng)很高、較高的比例分別為66%和18%,合計占比84%,其中“黨性修養(yǎng)不足,有待提高”占比3%,如圖3所示。對導師在研究生黨建中發(fā)揮作用的看法調查中,32.1%的研究生黨員認為“很好,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導作用”,25.4%的研究生黨員認為“較好,教育的效果一般”,39.5%的研究生黨員認為“一般,參與不多”,3%的研究生黨員認為“未起到很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如圖4。
(三)Y大學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分析
1.思想教育連貫性有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情況是貫穿整個研究生教育的線索,對研究生教育的整體質量起著引領和護航的重要作用。在回答“通過對思想政治素質的考量可以判斷一個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問題上,女性和男性均全部認同此觀點,無顯著差異;碩、博士也全部贊成“共產主義終會到來”這一觀點。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答“研究生學習階段是否繼續(xù)主動向黨組織匯報自身的學習、思想等情況”的問題上,否定回答的比例是14.4%,這說明研究生、本科生黨建工作的銜接上存在一定缺位,接續(xù)的工作仍需加強。
2.組織管理的成效有待加強。根據(jù)調查,64.4%的碩士研究生黨員在本科階段已加入黨組織,而博士研究生黨員在本科階段加入黨組織的比例也高達67.6%。這說明黨組織較早吸納了群體中的優(yōu)秀分子,為后一階段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素質基礎。然而,由于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非全日制教育,新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就Y大學的數(shù)據(jù)來看,有55%的研究生流動黨員不能夠每次都參加黨組織的各項組織生活;研究生黨支部每隔一個月開展學習活動的比例為51.7%,每隔三個月比例為24.9%。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諸如外出實驗、實習,掛職鍛煉、培訓,校際間、課題組間的交流等各類情況。因此,如何形成一套充分考慮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升管理效能的研究生黨支部組織管理體制,值得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4]。
3.聯(lián)系群眾的深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研究生黨員無疑是高校學生群體中的排頭兵,是“先進性”的積極踐行者。從整體上來看,絕大多數(shù)研究生黨員能夠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積極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務工作者認為研究生黨員的入黨動機是基于良好的政治信仰和信念的比例為78.3%,說明黨務工作者在與研究生黨員日常交流和接觸的過程中,肯定了研究生黨員在學習、科研、生活中的良好表現(xiàn),但也有部分研究生黨員把入黨僅當作一份榮譽、身份的象征,目的明顯而先進性不夠。調查顯示,20.1%的研究生黨員認為“入黨是優(yōu)秀、先進的標簽,可以提高身份地位,可以更好地就業(yè)”,25.9%的導師及黨務工作者也認同此觀點,而從眾心理達到了5%。入黨動機的多樣化,一方面由于生源本身的多樣性,前期的學習教育并未形成較為一致的成效;另一方面,入學后是否有針對這一情況再調整、再教育,完善聯(lián)系群眾機制等,值得進一步探討。
4.導師的引領作用仍有提升的空間。國家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責任人的作用,導師要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疑是研究生教育和培養(yǎng)的總框架,是導師在真正落實“立德樹人”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導師個人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6]。就Y大學調研的情況來看,導師的參與度仍有待加強,其對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的關心不夠全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就回答“導師參與教育的程度”一題時,有39.5%的學生認為“一般,參與的次數(shù)不多”,還有3%的學生認為“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這缺位的3%雖看似比例很小,卻足夠引起我們的重視。在高校中的確不乏真正忙于科研,對學生學業(yè)、科研也非常關心卻忽視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教師,對于這個群體我們姑且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進一步改進,但也有極個別黨性修養(yǎng)較低,思想覺悟不高,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漠不關心的教師,由于疏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造成了較為消極的影響。因此,相對較低的占比不容忽視,要不斷反思和加以重視。
導師參與教育的深度有待加強。很多導師集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于一身,確實分身乏術,即使有良好的黨務工作愿望,但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進而產生失落感,減弱了對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激情。此外,在訪談中有不少研究生提到,導師的談心談話往往直接變成了科研探討,比起對自身思想的引導,導師似乎更關心科研的情況、課題的進展情況等。
5.進一步提高黨務工作者的黨性修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是一名合格黨員的基本素質,更是研究生黨務工作者的“基本功”和“內功”,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黨務工作者應隨身攜帶的“標尺”,其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根據(jù)調查,有99.1%的研究生黨員認為身邊的黨務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質較高,有較高的黨性修養(yǎng),在學生中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是師生學習的榜樣。從總體上看,黨務工作者群體已經起到了先進示范作用,在學生群體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但仍有0.9%的研究生對部分黨務工作者持否定態(tài)度,在訪談中也有學生提到有個別教師、黨務工作者在課堂、工作中言行舉止不當,有失一名黨員應有的素質和基本準則。即便比例達不到1%,也說明黨務工作者在工作中存在問題,仍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間,Y大學應在提升黨務工作者的個人素質和品質上下功夫,時刻提醒自己作為黨員的身份,為學生做好表率。
四、Y大學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提升路徑
(一)進一步重視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新時期,Y大學要充分認識到在不斷創(chuàng)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過程中,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要真正從研究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研究生在科學研究、生涯規(guī)劃、就業(yè)指導、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實際需要,積極開展黨支部“三會一課”工作,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制度化,激發(fā)研究生勇爭“一流”的內生動力,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在黨建活動中的“獲得感”。要從思想上充分重視研究生的黨建工作,充分發(fā)揮共青團組織、研究生會、學術團隊的協(xié)同育人作用,加強與研究生導師和學科帶頭人的溝通協(xié)調,落實思政課程的一系列新要求與新舉措,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幫助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二)提升組織管理的實效性
優(yōu)化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組織化、制度化建設。一是制定適合校情、院情的良性工作制度,形成長效工作體制機制,如嘗試“青年學生黨員之家”“導師之家”等創(chuàng)新形式,帶動各要素積極發(fā)揮作用。二是遴選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正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骨干等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支部書記或者委員,把握研究生黨建的“關鍵少數(shù)”,將教師群體的帶頭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三是優(yōu)化組織設置,積極提升傳統(tǒng)組織形式的優(yōu)勢,提升班級黨支部的工作實效,鼓勵現(xiàn)有的研究生黨員積極參與以及為輔助基層黨組織的日常工作發(fā)揮自身的作用。
(三)嘗試依托學科提升黨建工作
Y大學應針對校情,嘗試從“縱向”考慮問題,如在學科、專業(yè)、課題組建立黨支部,探索形成以黨建帶動科研、科研助力黨建的工作模式,使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yǎng)相呼應,促進思政育人與科研育人相融通。此外,隨著“交叉學科”成為第14個學科門類,Y大學也第一時間采取行動,設立了學科特區(qū),推動學科的交叉融合。因此,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學科交叉的政策框架下鼓勵不同學科開展共建,如校內教師黨支部與研究生黨支部共建、校際間不同學科黨支部共建等,抓住學科間不同研究思維和學習方法的顯著差異,促進交流并催生新的思想火花。
(四)不斷深化黨建工作的隊伍建設
要想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的隊伍建設,首先就要提升教師自身思想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yǎng)。只有鍛造出既有良好的個人品質和修養(yǎng),又有較高科研水平和能力,再加上扎實的群眾基礎、較強的綜合能力等諸多優(yōu)良品質的黨建隊伍時,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實效。高校要將“全員育人”落實到位,把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弄通、弄透,整合校內包括黨政領導、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和“雙帶頭人”骨干教師、管理服務隊伍、關工委老同志、校友等眾多群體和多方資源,形成聯(lián)動機制,加強協(xié)同,從而在整體上提高黨建工作的隊伍建設。
五、結語
雖然Y大學致力于加強和推進學科建設,以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但最終都要回歸到“立德樹人”,回歸到人才培養(yǎng)。因此,重視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是必經之路。只有進一步提升工作實效,才能不斷推進學校的良性發(fā)展?!半p一流”建設不是大學的孤軍奮戰(zhàn),是高等教育的整體推進,高校應不斷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研究生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研究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以一流的黨建培養(yǎng)一流的研究生,為提升和豐富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刻內涵持續(xù)助力。
參考文獻:
[1]張泓,張大勇,李梅.導師視角下的碩士研究生選拔機制改? ? 革——基于對百名導師觀點調查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 ? 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教育部官網.以研究生黨建雙創(chuàng)活動為抓手,著力培養(yǎng)擔? ? 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人[EB/OL].(2018-08-30)? ? [2021-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 ? 2082/zl_2018n/2018_zl58/201808/t20180831_346699.? ? ?html.
[3]周文輝,曹鎮(zhèn)璽.非全日研究生招生新形勢、問題及對策? ? [J].中國高教研究,2018(1).
[4]蔡兒芳.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機制優(yōu)化研究[D].廣西大? ? 學,2013.
[5]侯士兵,葉定劍,呂江英,等.研究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首要? ? 責任落實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3).
[6]劉志,韓雪嬌.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頸? ?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