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既是號召,更是宣示。進入新時代,只有時刻不忘自己是黨的人,不忘初心,才會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踐行黨的宗旨。身份代表權力,權力彰顯責任。“草帽書記”楊善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無數(shù)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用行動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
只有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才會主動把人民群眾當親人,為群眾排憂解難。忘記自己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宗旨意識就會淡化,指導思想也會隨之偏移,無私奉獻會漸漸退居“二線”,功名利祿會乘機占據(jù)主導。因此,忘記黨的宗旨,實際上也就等于丟掉了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最終只能傷害群眾感情,透支群眾信任,嚴重影響和損害黨的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現(xiàn)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chuàng)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睙o數(shù)事實證明:只有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chǎn)黨人才立得住,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共產(chǎn)黨人的責任擔當,為人民服務是共產(chǎn)黨人的“天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宗旨意識的試金石。只有心里時刻裝著百姓冷暖、惦記群眾疾苦,才會主動到田間地頭看一看,去工廠車間走一走,才能與百姓打成一片,和群眾融為一體,既實現(xiàn)“零距離”,更做到“心貼心”。否則,充其量只能算作表面的“粘貼”,而非融合。
牢記黨的宗旨,還要改進工作作風。作風就是力量,作風就是形象。從一定程度上說,宗旨和作風的關系,就是“源”和“流”的關系,就是目標和途徑的關系。門好進、臉好看,但,事好辦還是“事難辦”,積極作為還是慢作為,雖然就在一字之差,可能也在一念之間,但這細小之處的作風恰恰反映宗旨意識的強弱。所以,自覺踐行黨的宗旨,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到實際行動上,從改進工作作風抓起,一錘接著一錘敲,持之以恒抓下去。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只有時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不忘初心,牢記黨的宗旨,實踐黨的宗旨,才會從內心深處時刻想著群眾,心里裝著群眾,真心實意為百姓謀利益、辦好事,從而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深深扎根,厚植黨的執(zhí)政根基。
責任編輯/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