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曹萌
企業(yè)自主研發(fā)轉化科技成果案例解析
一則電話通訊,一次超市購物,雖說再尋常不過,但這些點滴小事背后卻蘊含著企業(yè)對科技的無盡追求。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不少企業(yè)舍棄了依靠擴充生產規(guī)模來盈利的老路,開始借助科技力量筑造起自己的技術壁壘,通過建立研究院、研發(fā)專利等不斷獲取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自身長足發(fā)展。
站在科技這座山峰前,許多企業(yè)常常望山興嘆,感慨自己沒有移山之力,無法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己用,就連通信巨頭華為也曾遇到過這樣的難題。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軟件開發(fā)需求的增加,華為出現(xiàn)了代碼編寫效率低、軟件開發(fā)缺乏科學流程管理的問題,有些部門負責人甚至采用“數行數”來考核績效,編多少行代碼就發(fā)多少獎金。
這種做法在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看來,99%的代碼都是垃圾,而不把垃圾去掉,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就不會提升。他表示,軟件的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間沒有嚴格差距,只是工作方法和工作習慣的差別。中國人的特點是先上路,邊做邊想;外國人則是先坐下來做系統(tǒng)分析,再去做軟件?!半m然我們不習慣,但我們只有自我批判,去吸收業(yè)界最佳的工作方法,學習與實踐是不被時代淘汰的唯一辦法。”
在此種境況下,華為想為自己尋覓一位懂軟件開發(fā)管理的“老師”。放眼世界,當時通過CMM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4級以上認證的公司有一多半都在印度,這讓華為決定拜印度人為師。
經過拜師前的數次考察,華為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是促成印度軟件產業(yè)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軟件開發(fā)語言以英語為基礎,而印度人說英語;其次,印度能拿到大量西方外包訂單,練手機會很多;第三,“軟件致富”是當時印度的國家戰(zhàn)略,很多年輕人選擇了計算機專業(yè),這給當地軟件公司的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倘若離開了有訂單、有高校、有產業(yè)、有競爭的環(huán)境,恐怕誰也無法復制印度在軟件研發(fā)上的優(yōu)勢。
既然山過不來,那我就過去。1999年,華為以獲取軟件研發(fā)能力為契機,在印度班加羅爾建成了第一所海外研究中心,邁出了吸收全球力量的第一步。
研究中心建成后,自然要送“學生”去學習。在這所研究中心里,中方和印方員工比例基本各占一半。平日里研究中心會承接正常的軟件項目,中方員工有了邊操作項目邊學習的機會。可他們并非永久駐扎,項目周期通常為3至6個月,當項目結束后,這批員工便可回國再換下一批。
“2000年那會兒,出國的確挺苦,常常幾個月都不能回家,吃飯也是用泡面應付?!比A為一些老員工在和《法人》記者談及這段經歷時說,雖然身處異國他鄉(xiāng),起居飲食都不適應,但因為能學知識、見世面,他們動力很足,也為能有這樣的機會感到驕傲。
對于這種海外學習模式,華為將其形象地稱作“洗血戰(zhàn)略”,就是像血液透析一樣,讓一批又一批本土員工出海,丟掉舊思想,學到新知識。3年時間,華為印度研究中心共培訓了300多名中方員工,他們學成歸國后被派到各個產品線擔任主管,把先進經驗推廣開來,使得普通員工也獲得了培訓。
3種價簽(紙質、電子價簽、智慧價簽)示意圖
憑借這種以點帶面的策略,不僅華為印度團隊很快通過了CMM5級認證,國內的7個團隊也分別通過了四五級認證。自此,華為的軟件開發(fā)徹底擺脫了手工作坊的工作模式,變成了正規(guī)軍。
可見山那邊與山這邊的最佳互動方式,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通過“輪番上陣”“邊干邊學”“學成升職”的一套打法,華為讓員工不斷和外界產生互動,獲得新的經驗。與此同時,一股學習風氣也在華為彌漫開來,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也隨之而來。
依托“山過不來,我就過去”原則,截至2020年,華為已在全球建立了17所研究中心。如華為在俄羅斯莫斯科建立了算法研究中心,在法國巴黎建立了美學研究中心,在日本橫濱建立了終端產品研究中心。甚至還為了意大利米蘭的一位微波科學家,華為決定圍繞他組建團隊,把微波研究實驗室設在了米蘭。
十幾年來,華為正是通過不斷學習他人擅長的領域,從芯片、軟件、材料,到美學設計、工藝、散熱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都經歷了漫長的積累與改進,其手機的通信性能、拍照、續(xù)航能力、EMUI軟件以及外觀設計給全球消費者帶去了極致體驗。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人們結束了半封閉式的生活,開始走出家門,到線下商超體驗實地購物的快感。這時,人們在實體超市中發(fā)現(xiàn)了以前未曾看到過的科技元素。
“之前超市里的價簽都是紙做的,頂多看個商品名稱和價格,現(xiàn)在不僅換成了電子的,還增加了商品上架時間?!?月5日,正在超市購物的丁女士告訴記者,她任職的公司附近有一家盒馬鮮生,平時中午吃完飯都會過去轉轉,買點水果、酸奶當作下午茶,因此她格外看重這些食品的新鮮度,價簽的升級讓她獲得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在盒馬鮮生超市里,除了有讓丁女士滿意的智慧價簽,還有很多其他科技元素。如超市頂棚上,有一條條奇特的懸掛鏈索道,不時運輸著商品?!斑@是懸掛鏈系統(tǒng),分揀員完成線上訂單備貨后,會把打包好的商品通過懸掛鏈運輸到后倉?!狈諉T說,這樣可以減輕不少工作量。
“無論是懸掛鏈系統(tǒng),還是智能電子價簽,盒馬已經成了將科技成果展示給大眾的試驗場,未來還會有更多新技術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場景中?!焙旭R事業(yè)群產品技術部負責人趙振宇對記者說,盒馬能將許多科技應用到居民日常生活中,這離不開其背后600多人的科研團隊的支持,也正是擁有了這些科技人才,才使盒馬獲得了32件授權專利,以及150余件在審專利。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提起這些耳熟能詳的信息技術,當下的年輕人多少都能聊上幾句,而這些技術的進步儼然成為了眾多企業(yè)變革創(chuàng)新的動能。
隨著城市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正在給城市賦能。在如今的商場、地鐵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自動扶梯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當梯口擁堵、瞬時客流量增大等事件發(fā)生,便可能給乘客帶來安全隱患,而“AI+自動扶梯”的出現(xiàn)可盡量規(guī)避這些風險。
“AI+自動扶梯采用了物體檢測、行為識別、密度分析等多種AI技術,可以覆蓋自動扶梯入口、扶梯區(qū)域和扶梯出口的全場景。”迅達自動扶梯安全智能響應系統(tǒng)負責人表示,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很難做到對安全隱患以及乘梯事故的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而智能響應系統(tǒng)可在入口處,對推嬰兒車、大件行李和輪椅上梯的乘客進行語音勸阻;當在自動扶梯區(qū)域,發(fā)現(xiàn)有乘客摔倒時系統(tǒng)可及時告警以便停梯,或對逆行等不安全行為進行實時提示。
然而,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同時,也會遇到數據安全保護的“難題”。據奇安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的測量報告顯示,DNS(域名系統(tǒng))的安全和可靠運行對互聯(lián)網及所有網絡應用至關重要,可DNS劫持問題卻廣泛存在。
“研究院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攻克網絡空間安全相關技術的難題,在網絡安全面臨挑戰(zhàn)的形勢下,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奇安信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8月6日對記者表示。此前發(fā)布的“安全DNS”公共服務QDNS便是成果轉化的典型案例,其可為政府、企業(yè)及個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域名安全防御服務與解決方案。
QDNS基于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商業(yè)威脅情報,能夠對APT攻擊、勒索軟件、竊密木馬、遠控木馬、僵尸網絡、網絡蠕蟲、惡意下載、黑市工具、流氓推廣等幾十種網絡威脅請求進行有效檢測和阻斷。僅在6月試運行期間,就對公眾提供域名解析服務540億次,攔截威脅域名請求1800萬次,涉及威脅域名16萬。
科技引領,布局未來。不管是企業(yè)利用科技轉型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還是科技走入百姓的生活使其更加便利,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