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瑜,朱日明
(韶關市中醫(yī)院,廣東 韶關 512026)
婦科疾病中醫(yī)診療中,注重從養(yǎng)調養(yǎng)腎經(jīng)、健脾益氣角度涵養(yǎng)子宮。益氣固沖處方為我院婦科常用方,處方由何首烏、山茱萸、龜甲、黨參、續(xù)斷、黃芪、熟地黃、炙甘草、白芍、茯苓、白術、生牡蠣、菟絲子組成。能治療婦女多種疾病,如因機體氣血不足,氣血平衡失穩(wěn)導致的更年期綜合征、月經(jīng)崩漏、脈象弱、舌苔淡等腎脾雙虧所致婦科疾病。從歸經(jīng)氣味方面看,本方重點強調肝腎同源、精血相生[1]。通過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調控血氣運行通路,補氣更補血[2]。諸藥共奏,效果明顯,受到了廣大女性廣泛歡迎。為更好地提升本處方利用效率,可將其以中成藥形式應用于臨床。相較于片劑與丸劑,膠囊制劑在藥物保存穩(wěn)定性更高,故本課題組選擇以膠囊制劑為益氣固沖方的劑型。分別從粉碎工藝、浸膏粉制備、填充粉末流動性考察、混合粉末濕度試驗、堆密度檢測、膠囊內容為水分測定進行藥物成品的考察,并進行中試試驗對膠囊制劑制備工藝的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現(xiàn)詳述如下。
①電子分析天平(AGl35,梅特勒一托利多公司,精度1/10000)。②恒溫鼓風干燥箱;(精宏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型號:DHG-9123A[臺式])。③真空干燥箱(精其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型號:DZF-6050)。④藥檢篩(學勤紗篩廠,上海,規(guī)格:標準100目)。⑤恒溫電熱套(越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型號:PTH。⑥恒溫水浴鍋(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天津,數(shù)顯型);⑦超聲波清洗器(美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昆山,功率 250W,頻率 40 k Hz);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型號:UV-2802)。
共含13味中藥:何首烏、山茱萸、龜甲、黨參、續(xù)斷、黃芪、熟地黃、炙甘草、白芍、茯苓、白術、生牡蠣、菟絲子等,均與2015年《中國藥典》規(guī)定相符。
為減少中藥制劑揮發(fā)可能,排除片劑、丸劑方式;從降低用藥刺激性、服藥便捷性方面考慮,膠囊制劑最佳。因膠囊囊殼可有效阻隔空氣,能單留出藥物儲存空間,可防止重要成分與空氣發(fā)生氧化反應,更能防止受潮;從生產(chǎn)便捷度上看,相較于上述兩類方式,膠囊制劑量產(chǎn)效率及生產(chǎn)效率均較高,有助于將藥物資源高效利用。
結合本院既往中成藥制備經(jīng)驗及預實驗,若將13味中藥全部入藥,所煎制浸膏將呈現(xiàn)出黏稠、難干燥、不易粉碎的現(xiàn)象。故選取適宜煎制,且可滿足粉碎工藝開展要求的中藥9味,余下3味中藥白芍、茯苓、黨參則無需處理,可以原藥制備生藥粉(粗粉)。將煎制濃縮中藥浸膏粉+生藥粉(粗粉)均勻混合,恒溫通風干燥后粉碎即可制備成益氣固沖藥粉(細粉)。
預實驗結合處方各組分療效及煎制特點,選取一類藥物活性物質最佳提取方案。通過設計正交試驗,以最佳出膏率方案為提取方式。稱取與處方藥材呈倍數(shù)地藥材(10味藥),加適量水充分沒過于藥面,煎煮即可。首次煎煮(煮沸)2h,第二次煎煮(煮沸)1.5h,合計煎煮2次。使用藥檢篩分離中藥汁與中藥渣,將中藥渣藥液充分擠壓,再次并入中藥汁中。隨后將制備好的中藥汁靜置冷卻6h,使用100目藥檢篩將其予以充分過濾,收集過濾后濾液,作為浸膏制備前體;借助相關設備將其予以干燥、粉碎、攪拌后,即可完成浸膏粉制備,膠囊成型工藝所需基礎材料制備完成。對制備前與制備后浸膏質量進行計算,可得浸膏得率為28.00%。
取制備生藥粉(白芍、茯苓、黨參制備而成)+干浸膏粉(余下10味藥制備而成)兩者混合,并于高壓蒸汽消毒確保可入藥后,使用恒溫干燥箱60℃烘干,反復研磨,制備干燥粉(細粉)。通過測定干燥粉休止角,即可評定藥粉流動性是否滿足膠囊入藥需求。本實驗以漏斗固定法測定干燥粉休止角,并通過分析設計不同實驗方案類型,優(yōu)選出具備最佳休止角的處方。
選取3只規(guī)格相同的漏斗,由上至下垂直排列,其中最靠近水平線的漏斗低端應距離標識物約1cm距離。將處方藥粉從最上端漏斗杯壁處緩慢倒入,直至最低端漏斗所產(chǎn)生圓錐體藥沫接觸到漏斗低端為止。隨后移去漏斗,測量圓錐體參數(shù)高度值h,圓底部半徑r,按照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測算出休止角(á)。本研究共設計6組實驗,詳細參數(shù)見表1。
表1 休止角角度測定分組實驗
通過對6組處方休止角角度展開實驗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所制備干燥粉休止角均小于40,滿足膠囊填充要求,流動性佳。
將6組混合粉末分別進行干燥,置于電子天平內稱量重量。本實驗用電子天平為萬分之一精度,檢驗結果精度值較高。于干燥箱底部放置鋪墊紙,并放置如下物質:硝酸鉀、氯化鉀、氯化鈉、溴化鈉、碳酸鉀、氯化鎂、醋酸鉀,各項厚度均為2mm左右。將樣品均置于25℃恒溫環(huán)境內,各組樣本吸濕率均有所差異,其中硝酸鉀吸濕率比值為37.714%、氯化鉀24.556%、氯化鈉16.884%、溴化鈉10.763%、碳酸鉀8.154%、氯化鎂7.043%、醋酸鉀6.457%,與環(huán)境濕度間的關系詳見表2。做一吸濕百分率與環(huán)境溫度相關的函數(shù)平衡曲線,兩者相交臨界溫度為65%,詳見圖1。
表2 測定干燥粉末相對濕度臨界值數(shù)表(%)
圖1 吸濕平衡曲線
取一5mL量杯,加入干燥粉至5mL刻度線處,按照公式計算粉末平均堆密度[3]。最終計算結果為0.550g/mL。根據(jù)2.2中28%的浸膏得率,結合患者服藥頻次與服藥劑量關系,計算膠囊理論注藥量。本研究中共獲得2類膠囊,0號膠囊(V=0.690mL)與1號膠囊(V=0.660mL)。帶入密度值公式中計算0號膠囊與1號膠囊理論裝分別為0.380g與0.363g。查閱膠囊制劑(散裝)填充標準可知,劑量差異在±0.75%范圍內均可。故可選擇1號膠囊作為中試試驗樣本。
依照第四版《中國藥典》0832水分測定法測定膠囊內容物水分,設計三組平行實驗,每組檢測3次,統(tǒng)計各批次水分測定平均值,詳見表3。
表3 膠囊內容物水分測定結果及其平均值(%)
對膠囊內容物水分數(shù)據(jù)展開比對,三批次膠囊內容物水分含量均<9%,與《中國藥典》中,符合膠囊制劑水分限制規(guī)定。
取高溫蒸汽消毒后的粗粉(白芍、茯苓、黨參)與干浸粉膏粉均勻混合,置于60°恒溫干燥箱內完全干燥,研磨成細粉后、分裝干燥,裝入囊殼中即可完成制備。
見表4。
表4 中試試驗驗證益氣固沖膠囊制備質量
通過分析益氣固沖膠囊各處方制備特性,發(fā)現(xiàn)白芍、茯苓、黨參三味中藥不適用于煎煮,故選擇制備為中藥粉;余下10味中藥材:何首烏、山茱萸、龜甲、續(xù)斷、黃芪、熟地黃、炙甘草、白術、生牡蠣、菟絲子滿足煎煮要求,可將其混合制備為浸膏,恒溫干燥后,研磨也可制成藥粉。將兩者藥粉充分混合,即可制備出膠囊制劑內容物。極大地提升了膠囊制劑藥物的使用度[4]。通過中試試驗驗證本制備方式可行性高,可于院內廣泛推廣應用。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制劑質量標準需予以深究,可在后續(xù)研究中不斷完善。
綜上,本院應用的益氣固沖膠囊制劑制備工藝可靠性高,具備服用方便、易于攜帶、便于儲存能長時間保證用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