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全
語文科目素有“學科之母”的稱謂,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也是支撐學生學習其他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性課程。本篇文章主要探索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增強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以推動當代小學生更好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保障學生的茁壯成長。
一、深入了解學生群體
從教育教學的角度而言,教師是教學的客體學生為主體,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深入了解其成長發(fā)展特性與個性化發(fā)展差異,并在教學中有機融合,這樣才能確保教學與學生之間的高度匹配。
首先,語文教師應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一定的交流和溝通去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發(fā)展差異,以及掌握其興趣愛好等內容,以促進在教學中合理設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應當通過一定的專項性測驗去了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差異狀況,以便于在設計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教學時可以因材施教,避免“滿堂灌”;最后,語文教師應當與其他學科教師和學生家長之間加強溝通,從客觀與主觀表現(xiàn)兩方面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從而在設定口語交際教學時擁有更多素材。由此一來,不僅讓教師對學生群體的了解深度掌握,同時還為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計劃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從根本上保障了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二、開展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是教育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下的衍生物,也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中,教學氛圍的良好渲染和學生學習情感共鳴的激發(fā),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內容的傳輸和技能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了效率提升。
比如三年級語文中《我的暑假生活》口語交際教學,教師首先可以通過播放一些網絡教學視頻的形式渲染課堂氛圍,讓視頻激發(fā)出學生的交流欲望,然后教師再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們在音樂聲中盡情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學生共同分享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擊鼓傳花”的游戲模式選擇幾位同學單獨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趣事。這樣歡快的情境教學,可以最大化激發(fā)出學生的開口表達欲望,學生分享的過程也能促進培養(yǎng)其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開口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重要一步。
三、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是讓學生感受學習魅力和提高其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生活實際事例的呈現(xiàn),能促使學生深度感知自身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高度關聯(lián),從而提高自身對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說新聞》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最佳方式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同學們播放身邊的新聞事件,或者尋找一些小學生做好人好事的視頻資源向學生們展示,觀看之后讓同學們一起討論,也可以選擇某幾位同學站起來分享自己的觀后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聯(lián)系生活中的故事,并成為學生口語交際的支點,那么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有了更多素材,并且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的口語交際教學,是促使學生高效參與課堂的有效方式。
四、適當?shù)赝卣菇虒W活動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學活動要比常規(guī)課堂教學更吸引他們,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其口語交際能力可以適當?shù)剡M行拓展教學,利用課外活動的吸引性激發(fā)其積極性。
比如《講民間故事》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同學們布置一個搜集民間故事的任務,要注意以小組為單位,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個人活動的情況下所搜集的故事重復率會高。然后再下一節(jié)課中舉辦“故事分享大會”,讓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進行故事接力分享,也就是每一位同學負責一段,平均分直至講完。這樣一來,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進行展示,并且故事的講述過程是訓練其口語交際能力的最佳途徑,不同主題的口語交際教學可以開展不同形式的拓展活動,但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以確保能力培養(yǎng)教學的有效性。此外,也可以班級為單位舉辦“口語交際大賽”,讓同學們在競爭中激發(fā)好勝心和積極性,從而促進發(fā)揮其學習潛能。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確保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價值,深入了解學生群體并結合其成長發(fā)展特性與個性化發(fā)展差異。同時也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和活動拓展的形式,以此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激發(fā)口語交際能力,從而良好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