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摘 要:長笛演奏作為我國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被運用在我國眾多的民間音樂和其他樂曲的演奏中,展現(xiàn)了長笛音域寬廣、音色優(yōu)美的特點。而由于長笛是一種吹奏型樂器,對氣息的要求十分之高。在長笛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呼吸的頻率和節(jié)奏影響著長笛的演奏效果,因此必須進行呼吸方式的訓練。文章從長笛演奏中掌控呼吸節(jié)奏的重要意義切入,探析了長笛演奏中常用的呼吸方法以及呼吸法的訓練方式。
關鍵詞:長笛演奏;呼吸方法;訓練方法
在很多傳統(tǒng)民間樂曲中,長笛的運用可謂十分廣泛。而且由于長笛聲韻優(yōu)美,音域寬廣,能夠吹奏出各種類型的聲色,十分符合我國傳統(tǒng)樂曲的演奏,被運用在我國的很多音樂演奏中,富含中國特色。但長笛吹奏十分困難,不同于其他的吹奏樂器,長笛的吹奏不能利用物件震動輔助,只能夠通過氣息的碰撞發(fā)聲。這就需要長笛吹奏者有著異于常人的呼吸方式,以更好地進行長笛樂器演奏。
一、長笛演奏中掌控呼吸節(jié)奏的重要意義
長笛演奏樂器作為一種吹奏樂器,與呼吸頻率和呼吸節(jié)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由于長笛本身就是靠人的本能感應去進行節(jié)奏和呼吸速度的調配,掌控適合的呼吸方法對長笛的演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練成高水平的長笛演奏方式十分困難。而和其他的吹奏樂器不同,長笛的發(fā)聲不是依靠彈簧等其他物品的共振而產生的,而是通過人的呼吸運動形成的氣息共振產生的,并通過控制吹奏時的位置角度,調節(jié)氣體的碰撞度,從而使長笛發(fā)聲??梢哉f,在進行長笛的吹奏過程中,找到合適的呼吸節(jié)奏和氣息力度,并掌控吹奏的位置、角度,是學習好長笛演奏的要點。在進行長笛的吹奏時需要大量的氣息,因此,長笛吹奏者一定要懂得控制呼吸節(jié)奏,通過放松來儲存氣息,以便在長笛的演奏過程中有足夠的氣息進行吹奏。此外,吹奏者還要有意識地去調控呼吸的輕重程度、長短程度,從而利用吹奏展現(xiàn)演奏技巧,研究出具有高水平的長笛樂曲,使長笛吹奏音色更加圓潤、豐滿。掌控呼吸節(jié)奏是控制長笛發(fā)聲和音色的重要過程,如果長笛吹奏者沒有注意呼吸節(jié)奏的掌控,很容易導致在演出過程中氣虛不足,導致出現(xiàn)胸悶、頭暈等不良現(xiàn)象,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與個人的成長,還會導致長笛技能學習不過關,無法演奏高質量的長笛樂曲。因此,長笛演奏者要想在長笛演奏中更加輕松,掌控好呼吸節(jié)奏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使長笛演奏鍛煉時間更長,演奏更輕松,真正地掌握演奏技巧,從而演奏出具有情感的樂曲。
二、長笛演奏中常用的呼吸方法
(一)胸腔呼吸法
胸式呼吸是以肋間外肌的運動為主要動力的呼吸方式,吸氣時胸廓前后、左右徑增大,呈現(xiàn)出胸部起伏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吸氣時,空氣能夠直接進入肺部,故胸腔會因此而擴大,但腹部始終保持平坦。由于胸腔呼吸法呼吸運動比較平緩,呼吸輕淺,因此通常只有1/3的肺部有空氣的轉換。但也因為吸得較淺,能夠實現(xiàn)快速換氣,這就能夠有效滿足長笛需要大量空氣短時間轉換的條件。因此,當劇烈運動需要大量空氣在短時間內進出的時候,使用的一般都是胸腔呼吸法。長笛的演奏極其依賴氣息轉換,有一些技巧需要運用到急促的氣息轉換來控制長笛音調進行演奏,胸腔呼吸法能夠實現(xiàn)長笛的有效率演奏。演奏者可以注意胸腔呼吸法的鍛煉,以使其運用在長笛的演奏過程中。針對胸腔呼吸法的鍛煉,可以通過日常的短跑運動來實現(xiàn),保持在短跑運動過程中呼吸自然、有節(jié)奏,訓練方式極其簡單、日常。但同時,胸腔呼吸法也存在著不足之處。胸腔呼吸法由于吸入空氣輕淺,肺部的空氣量不足,達不到人體需要空氣的容量,長期使用很容易使人體健康受到影響。且由于吸取氣息量不足,在進行長笛的吹奏過程中可能會對氣息的掌控能力下降,又或者因為呼吸較淺,控制較難,從而使演奏者在演奏中導致恐慌、緊張等問題出現(xiàn),最終引發(fā)眾多不良情緒,破壞演奏有序性。因此,一般在長笛的呼吸訓練方法中,不提倡運用胸腔呼吸法進行氣息鍛煉。
(二)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以膈肌舒縮為主要動力的呼吸方法,在進行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會增大,從而牽動腹部運動,呈現(xiàn)出腹部起伏的狀態(tài)。腹式呼吸法的吸氣和呼氣都進行得較深,且由于腹部的空間大,沒有限制性,運用腹式呼吸,可以為肺部提供充足的氧氣。同時,因為運用腹部進行呼吸,可以使呼吸的頻率降低,長笛演奏者可以很好地控制呼吸的進出頻率,有效地掌控呼吸節(jié)奏。這樣的呼吸方法十分適用于長笛演奏中所需要的大氣息量條件,能夠延長長笛演奏的時長,使長笛在演奏過程中不至于因為氣息不足而中斷。因此,在進行一般的吹奏訓練或者是節(jié)目演奏時,建議運用腹式呼吸法進行。但同時要注意,僅僅使用腹式呼吸法進行呼吸,會由于呼吸運動緩慢而綿長導致勞累、疲憊,要改善這種狀況,可以通過長期的深度呼吸練習,合理運用腹部控制呼吸量和呼吸壓力,從而在長笛演奏樂曲過程中,能將力道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1]。
(三)胸腹呼吸法
胸腹呼吸法是通過外肋間肌的收縮來提起肋骨,擴展胸腔,吸入空氣進肺,當內肋間肌收縮時,可牽引肋骨后降,胸腔縮小,空氣從肺內呼出,即吸收空氣,然后運用上腹部的力量,將空氣推到胸腔呼出。這種呼吸方法由于具有呼吸量大、呼吸快速等特點,在長笛呼吸法選用中獲得明顯的優(yōu)勢,并被頻繁地運用在長笛的演奏中。結合胸腔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使呼吸更加均勻,更有節(jié)奏。利用胸腹式呼吸法進行長笛的演奏時,可以完美地控制氣息的長短度,利用氣息的變化,吹奏出高、中、低音,使樂曲更加美妙。此外,由于胸腹呼吸法的特點,長時間進行胸腹呼吸法的訓練,可以有效地促進心肺功能的提升,有益身心健康[2]。
三、呼吸法的訓練方式
(一)腹式呼吸法訓練方法
腹式呼吸法能夠為長笛演奏提供大量的氣息,進行腹式呼吸法的鍛煉,能夠使長笛演奏樂曲更有張力,展現(xiàn)出樂曲中的力量感,使演奏者能夠完美地進行整首樂曲的演奏。腹式呼吸法一般有兩種訓練方式,分別是睡姿訓練方式和站姿訓練方式。睡姿訓練方式是要讓長笛演奏者利用最輕松的狀態(tài)進行呼吸的節(jié)奏感應,感受呼吸狀態(tài),鍛煉對呼吸的掌控能力。長笛演奏者在進行該種訓練時,放松平展,雙手叉腰進行呼吸運動,要注意速度統(tǒng)一,呼吸均衡,感受腹部的運動。呼吸量要層層漸進,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感受腹部的起伏,控制腹部氣體的進出。站姿訓練方式也是鍛煉腹式呼吸法的有效方式。演奏者進行訓練時,以軍姿狀態(tài)站立,雙目持平,然后進行呼吸感受。其間要保證呼吸的均勻、氣量的一致,控制好氣息的速度與力度,并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放松狀態(tài),不宜過于緊張[3]。
(二)胸腹式呼吸訓練方法
胸腹式呼吸法作為長笛演奏中最常用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協(xié)助長笛演出的進行。因此,長笛演奏者在進行日?;A訓練時,應當將胸腹式呼吸法融入其中。一般胸腹式呼吸法有以下幾種節(jié)奏類型:一是慢吸慢呼法。慢吸慢呼法是用腹部吸力,并慢慢將氣息均勻地擴散到腹部各個位置,然后再緩慢地將氣推到胸腔迅速呼出,整個過程要求緩慢,有耐心。長笛演奏者在進行訓練時可以利用點燃的蠟燭這種工具,對著蠟燭進行呼吸,保證蠟燭火光在呼吸過程中不熄滅。同時,演奏者還可以觀察蠟燭火苗的傾斜度和運動路徑,保持呼吸的節(jié)奏和力度。這種呼吸法的鍛煉能夠提升演奏者的腹部肌肉耐力,從而使演奏者更加容易地吹奏出長笛中的長音。二是急吸急呼法。急吸急呼法是胸腔與腹部的快速運動,可以運用吹氣球的訓練方式,同時用手感受腹部和胸部的頻率。這樣的訓練方法能夠有效地針對長笛演奏中一些急促、跳躍的音調的鍛煉。三是急吸慢呼法。急吸慢呼法是快速吸氣,并將氣體慢慢地擴散在腹部,然后緩慢地釋放出來,再快速進行吸氣。同樣可以使用點燃蠟燭為工具,慢慢地對火苗吐氣,保證火苗不熄滅,呼氣時間越長越好。也可以運用測氣壓的方式,深呼吸,然后對著測氣壓機進行緩慢放氣。這種的訓練方式主要針對在長笛演奏過程中需要跳躍轉換的音色演奏,對長笛轉音的吹奏十分有效[4]。
四、結語
長笛作為一種吹奏樂器,對呼吸頻率、呼吸節(jié)奏和呼吸量的運用要求十分之高。長笛演奏者要做好長笛的演奏訓練,有必要從呼吸入手,通過運用適合的呼吸頻率和呼吸方式,使長笛演奏過程中氣息持續(xù)、綿長。
參考文獻:
[1]付珍珍.長笛演奏練習中呼吸訓練探析[J].北方音樂,2020(2):72-73.
[2]閻弈妃.顫音在長笛演奏中的運用探析[J].藝術評鑒,2020(4):59-60.
[3]張寬.氣息在長笛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北方音樂,2020(4):58-59.
[4]高源.長笛演奏練習中的呼吸訓練技巧[J].北方音樂,2020(4):75,77.
作者單位:
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