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
【摘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動了建筑行業(yè)的崛起,但是快速發(fā)展的建筑行業(yè)在發(fā)展中因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很多問題,建筑的質量安全問題就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點。頻發(fā)的建筑質量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嚴重阻礙了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對建筑結構檢測鑒定加固若干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建筑結構;檢測鑒定;加固;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建筑結構的影響因素
對于建筑結構的影響因素,需要從多方進行考量。包括外在因素,內在因素等,又能分為環(huán)境因素和人為因素。
1.1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因素也是建筑結構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建筑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于建筑結構的影響。如處于潮濕地區(qū)的建筑結構,會長期受到水分的侵蝕,長滿各種青苔、花草等,對建筑結構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如江南水鄉(xiāng)的建筑物,墻根經常處于濕潤的狀態(tài),并且長滿雜草、苔蘚等植物,對建筑的損害非常明顯。有的建筑位于地震頻發(fā)的地區(qū),會受到地震的影響,使建筑結構的強度降低,比如新疆地區(qū)的建筑,就處于板塊活躍的地帶,經常會有小型地震發(fā)生,使房屋出現裂縫、傾斜、垮塌等情況。處于強風地區(qū)的建筑,長期都受到風力的侵蝕和影響,比如張家口地區(qū),其強大的風力對建筑物造成極大的破壞。還有其他因素,如暴雨、干燥、自然災害等,都會對建筑結構造成很大的影響。
1.2人為因素
由于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建筑企業(yè)和單位越來越多,施工隊伍和人群越來越龐大,但是各地的施工水平不一,施工標準也各有差異,良莠不齊,導致建筑質量也不全都是達標的。并且由于建筑行業(yè)內部激烈的競爭,很多企業(yè)為了縮減成本,在建筑施工時偷工減料,致使建筑結構的質量達不到要求。除了建筑施工方面的問題外,使用人群也會對建筑結構的質量安全產生影響。比如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裝修的時候,如果裝修不當,就會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另外,還有火災、泡水等,都會對建筑結構的安全產生影響。
1.3時間因素
一些城市中的老城區(qū)建筑,大多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對于這些建筑,拆遷起來比較困難。而且由于修建時間比較久遠,長時間的被人使用,又缺乏保養(yǎng),導致建筑結構出現問題,這就需要對這些建筑進行加固和保養(yǎng)?,F代人越來越重視建筑結構的質量問題,對建筑結構的質量越來越重視,要求建筑具有一定的抗災害的能力,比如小型地震、火災等,這就更加要求相關部門做好建筑結構質量的檢測,并且做好加固工作。
2、建筑結構檢測鑒定方法
我國目前比較常見和應用到的建筑結構檢測方法包括傳統(tǒng)經驗法、實用鑒定法和概率鑒定法。
2.1傳統(tǒng)經驗法
傳統(tǒng)經驗法是檢測人員根據以往的檢測經驗進行檢測鑒定,檢測人員往往是經驗豐富的專家,他們通過對現場的考察、比對,結合相關的數據和施工設計方案,憑借著自己的豐富經驗和知識,對建筑結構進行鑒定和評價。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簡單、高效、便捷、節(jié)約成本。但是這種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沒有使用工具,無法獲取直觀的數據和檢測報告,不能對建筑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因而不建議使用和推廣,僅在我國部分落后地區(qū)依然使用這種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容易滋生腐敗,造成走后門的現象。其給出的加固方法往往比較保守,不夠科學合理。這種方法將會逐漸被先進的檢測方法所取代。
2.2實用鑒定法
實用鑒定法是利用各種先進的檢測和鑒定設備,對建筑結構整體和其周圍情況進行測量檢測,再利用計算機進行分析,對建筑結構的整體情況全面把握,準確找出建筑結構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科學合理的加固方法。實用鑒定法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建筑結構檢測鑒定方法,能夠滿足我國建筑結構檢測鑒定的需要。
2.3概率鑒定法
概率鑒定法是在實用鑒定法的基礎上,利用數據統(tǒng)計學原理和概率學原理,采用非定值理論方法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行檢測和鑒定。通過利用建筑物結構抗力與荷載效應之間的差值,建立功能函數,對建筑物的安全性進行鑒定。要是建筑物結構抗力大于荷載效應,則說明建筑結構很安全,相反,則說明建筑結構已經不安全了,要是結構抗力與荷載效應的數值相同,則說明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已經達到了建筑的臨界值。理論上說,概率鑒定法是最科學完善的一種檢測鑒定方法,其檢測鑒定的結果具有科學性,最為科學可靠。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施工建筑,其函數的計算更加的復雜。所以,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的離散性,提高理論的精確性,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概率鑒定法。
3、建筑結構加固方法
對于一些出現質量問題的建筑,需要進行加固,常用的加工方法有三種,具體如下。
3.1加大結構受力面積
加大結構受力面積是比較簡單高效的一種加固方法。這種方法是在建筑物需要加固的地方澆筑混凝土對建筑結構進行包裹,使建筑結構的受力面積增加,從而提高建筑的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工廠、學校等地區(qū)。
3.2混凝土結構加固法
混凝土結構加固法是最常用的一種建筑加固方法,包括外包鋼、混凝土置換等方法和手段。混凝土置換法就是將建筑結構中出現問題的部分進行拆除,從新澆筑混凝土,這種加固方法花費的周期相對較長,但是對建筑的空間不會產生影響。外包鋼方法是指在需要加固的建筑結構外部使用鋼筋結構進行包裹,之后進行處理就完成了加固工作。這種加固方法的施工量較小,方便快捷,缺點是使用大量的鋼材,成本高。
結語:
建筑結構的質量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確保建筑結構質量,對于確保我國社會的平穩(wěn)運行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做好建筑結構的檢測和鑒定工作,合理應用相關技術進行檢測和鑒定。對于出現問題的建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科學的加固方法,進行加固,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張江彬.建筑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淺析[J].低碳地產,2016,2(017):298.
[2]孫雅娟.建筑結構檢測鑒定加固若干問題的綜合分析[J].門窗,2014,5(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