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南 任未英
關鍵詞:磁圓針;經穴磁導療法;療效;研究;創(chuàng)新
經穴磁導療法具有中醫(yī)針灸及磁療的雙重作用。通過叩打、點揉、刮摩經絡穴位,將磁學原理和經絡、腧穴、臟腑、八綱及手法辨證有機結合起來,變靜磁為動磁,對人體進行全身調整,使機體自行調節(jié)至最佳狀態(tài),達到保健和治療目的。
結合中醫(yī)的理論,進行臟腑、八綱、衛(wèi)氣營血的辨證,把臟腑功能調整到最佳生理狀態(tài),起到調和陰陽表里、補虛瀉實。即理氣活血;活血化淤;益氣補血;除濕散寒;解痙鎮(zhèn)痛……等等,使身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平衡作用。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結合現代磁生物學和醫(yī)學研究已證實,磁對于人類的健康、對于諸多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顯著作用??茖W家經過實驗發(fā)現,磁場作用于生物體,可以產生磁場生物效應。磁動亦能生電,這就叫電磁感應現象。磁鐵的運動造成磁場的變化,能使線圈感生電流(或稱感應電流),故見生電流的方向與磁場運動方向有關。而人體同的活動變化取決于它內部生物電子的變化,并在體內維持著機體平衡,整個人體生命過程是生物電子運動所產生的。因此,永磁體在機體表面運動或振動,以及由電磁體的隨時間變化的電流都會造成磁場在機體的變化。應用磁場作用于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叫磁療法。經穴磁導療法作用與人體歸納出如下方面作用:1.鎮(zhèn)痛作用2.消炎消腫作用3.止瀉通便作用4.鎮(zhèn)靜、安眠作用5.降壓作用6.降脂作用7.降糖作用8.調節(jié)心臟血管、改善心肌血液循環(huán)9.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0.促進細胞的生長修復11.抗衰老作用12.迅速緩解疲勞13.調節(jié)人體紊亂的磁場。
常用手法分為彈扣法、刮摩法、點揉法三種:彈扣法:右肘屈曲90度,以右手拇、食夾持針柄中后1/3處,中指、環(huán)指、小指輕托針柄后1/3處,針頭垂直于接觸面,運用手腕部的彈力和中指、環(huán)指、小指的撬力,循經扣打經絡穴位。
刮摩法:右手拇指、中指夾持針柄,食指伸直輕按針柄上,其余兩指輔其后,針頭與患者皮膚成45°,運用腕力,食指向針柄加壓力,使針頭在經絡循行線路上向前滑摩。點揉法:持針法同刮摩法,針圓粒頭垂直于穴位,然后運用腕力加壓使針尖在穴位處揉按。
補法:順經絡循行方向,輕叩,次數少(5次左右)、時間短;瀉法:逆經絡循行方向,重叩、次數多(8次左右)、時間長;平補平瀉:在經絡循行路線上往返來回叩打,力度、次數、時間介于上述二者之間。
任脈:沿腹部正中線曲骨—天突。督脈:沿背部正中線長強—風府,頭部印堂—風府。手太陰肺經:沿上肢內側部尺澤—少商。手陽明大腸經:沿上肢外側部商陽—曲池。手厥陰心包經:沿上肢內側曲澤—中沖。手少陰心經:沿上肢內側少?!贈_。手少陽三焦經:沿上肢外側關沖—天井,頭部絲竹空—翳風。手太陽小腸經:沿上肢外側少澤—小海。足厥陰肝經:沿下肢內側大敦—曲泉。足太陰脾經:沿下肢內側隱白—陰陵泉。足陽明胃經:沿胸腹部缺盆—氣沖;沿下肢外側足三里—厲兌。足少陽膽經:沿下肢外側陽陵泉→足竅陰,頭部瞳子髎—風池。足太陽膀胱經:沿背部第一側線天柱—白環(huán)俞;第二側線肩井—至陰。頭部曲差—天柱。足少陰腎經:從足底涌泉沿下肢內側—陰谷。
患者平臥:彈叩任脈,足陽明胃經(胸腹部),腹部帶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下肢部);
患者俯臥:彈叩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腰部帶脈,重點叩打夾脊穴;患者坐位:輕叩或刮摩頭部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此法具體到不同的疾病、不同證型,須結合經穴特性與病證之異,對不同經穴分別運用補法,瀉法,平補平瀉法。尋找適合的磁場強度,掌握適當的劑量,根據不同的病證、年齡、體質的強弱做具體分析,辨證施治,因人施治,做到有方有法,靈活多變。
經穴磁導療法所治療的病證達百余種,涉及到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多個系統(tǒng)的疾病。尤其對當前日益普遍的“三高”、抑郁、失眠、慢性疲勞等有良好效果。亦可用養(yǎng)生于保健,目前總結出二十余種保健手法。也可自行操作進行自我保健。
2004年“磁圓針(經穴磁導療法)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評價”通過鑒定,成為國家級科研成果。2006年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列為全國基層中醫(y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2007年“多頭火針配合經穴磁導療法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通過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鑒定驗收。2011年“經穴磁導療法”這一治病方法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列為全國基層中醫(y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
實踐證實了經穴磁導療法在養(yǎng)生保健、亞健康調理、慢性病調養(yǎng)、疑難雜癥調治等多方面均可發(fā)揮重要作用。
1.在治療體系,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磁圓針對人體所能產生作用機理,總結出治療體會:如其具有消炎消腫、促進細胞的生長修復的作用,故對傷口愈合、局部炎癥等進行局部治療均有明顯效果;如肩周炎需做鋒勾針等治療,但疼痛范圍較大,粘連部位不好明確,可用磁圓針肩周圍叩打數分鐘緩解縮小疼痛范圍,凸顯病變粘連部位,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療效;如患者針灸治療結束后,針刺部位仍留有針刺后的酸麻重脹感,難以消除,可用磁圓針叩打針刺穴位,迅速消除針感;……等。
2.老年病、慢性病群體。當前我國已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多種慢性病呈現爆發(fā)式的增長,老年病常見的是多病種共存一體;多種藥共用一人;多癥狀共聚一身;多器官共同受累。藥物治療效果慢、副作用大,各種綠色安全、簡便有效的康復保健和預防手段,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歡迎。經穴磁導療法恰恰在這方面具備顯著的優(yōu)勢,為此,我們對經穴磁導療法的應用做了總結歸納,以便更好地推廣應用,服務大眾。
3.亞健康群體。如今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問題,促使大量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據有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在我國70%的人呈亞健康狀態(tài),而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企業(yè)管理者的比例甚至高達85%。這已引起人們的重視,據相關調查有50.5%的亞健康人群愿意自費參加醫(yī)療保健服務。他們需要的是一種通過調理能改善整體氣質、緩解亞健康狀態(tài)的養(yǎng)生康復休閑場所,這才是發(fā)展趨勢。目前總結出的二十余種經穴磁導療法保健手法在養(yǎng)生保健康復領域具有獨特魅力和優(yōu)勢,必將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如何應用經穴磁導療法更好的來體現效果,如何將研究的成果快速應用于市場,應是思考的問題。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將其從深宅陋巷中解放出來,加以廣泛宣傳,讓大眾了解其實用性、科學性,并真正接受它。其二,深入研究其臨床價值,重點著眼于經穴磁導療法的保健康復價值,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通過不斷努力,使祖國瑰寶重煥光彩,造福蒼生!
參考文獻:
[1]磁圓梅針的臨床應用《山西中醫(yī)》2009年5月第25卷第5期:38
[2]磁圓針(經穴磁導療法)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評價《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7年08期
[3]多頭火針配合經穴磁導療法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323例《世界中醫(yī)藥》2007.3(1):38
[4]經穴磁導療法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361例臨床觀察《世界中醫(yī)藥》?2009年05期
[5]經穴磁導療法在養(yǎng)生保健中的應用前景與展望《廣州中醫(yī)藥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年磁圓針叩擊治療小兒腹瀉《世界針灸聯合會論文集》
[6]《經穴磁導療法》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單位:山西省磁圓針經穴磁導療法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