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增輝
日新月異的社會讓人們普遍更推崇新嘗試、新體驗,但其實,按部就班、例行公事能帶來深遠的心理益處,如改善睡眠、減輕焦慮、增強認知、提高效率,甚至緩解抑郁和躁郁癥。其中一個原因是人本質(zhì)上是習慣的動物,“不確定性”被認為是危險的。有規(guī)律的作息,會讓我們更有安全感和確定性。比如工作計劃能幫助我們有效地使用時間,預見可能的情況和結(jié)果,分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更好地平衡兩者,從而獲得掌控感。大量研究表明,做事規(guī)律帶來的掌控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護因子。此外,規(guī)律做事能夠大大節(jié)省精力,當很多事能夠被“自動化”處理和應對時,你就更能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做到做事有規(guī)律,不妨試試以下辦法:
1. 制訂計劃表。例如做月計劃表、周日程表和每天日程表,以時間為順序,把每天哪個時間段該做什么清楚地羅列出來。利用手賬筆記本或手機軟件記錄,讓自己隨時能查看自己的進度。
2. 留一點靈活度。日程計劃是為工作生活提供一個大致的安排框架,而不是死板的命令。好的日程安排應該根據(jù)情況進行靈活調(diào)整。例如有些事情無法時時做到,只要交替地做到就夠了。此外,制訂計劃不必面面俱到、事無巨細,例如,你只需要計劃早上9~10點回復郵件、晚上9~10點休閑娛樂,但不需要具體到用什么回復郵件、用什么方式娛樂,給生活留點自由空間。
3. 安排喜歡做的事情。做事太有規(guī)律有時會讓人感到乏味和倦怠。作為重要的平衡和補償,要給自己安排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把各種安排和計劃都放下,隨心而走,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4. 堅決執(zhí)行形成習慣。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一個堅持的過程,心理學中有21天習慣養(yǎng)成周期的說法,21天以上的重復才會形成習慣,90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要形成規(guī)律做事的習慣,就得堅決執(zhí)行,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