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可政,張 鵬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東莞 523320)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頗為常見的急危癥之一,具有極高的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1]。如果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患者的致殘率、死亡率較高。因而,院前急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擔負著挽救患者瀕死心肌的重任,對預后可以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2]。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筆者醫(yī)院急診科出診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3]相關診斷標準,排除近期使用研究藥物、心臟驟?;蛩劳稣叩?,在取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后開展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2~69歲,平均(57.25±3.79)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1~69歲,平均(57.16±3.83)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P>0.05)。
所有患者均予以氧療、建立靜脈通道、控制血壓、鎮(zhèn)痛等常規(guī)急救措施。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嚼服300mg阿司匹林(國藥準字J20130078,Bayer Healthcare Company Ltd.生產)進行院前急救。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嚼服180mg替格瑞洛(國藥準字J20171077,AstraZeneca AB生產)進行院前急救。兩組患者入院后給予進一步的完善檢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溶栓等治療措施。
比較兩組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入院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及心功能指標之間的差異。院前急救成功的判斷標準:患者在治療2h后,心電圖ST抬高等異常改變恢復,心肌酶譜回落,胸痛明顯緩解,心律逐漸恢復正常。
運用SPSS 17.0進行t或χ2檢驗分析,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確定。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院前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入院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更低(P<0.05)。見表1。
表1 院前急救成功率與入院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入院后的LVESD、LVEDD更低(P<0.05),LVEF水平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入院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對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缺血缺氧的時間越長,心肌細胞不可逆性損傷也越嚴重,及時給予有效干預措施,可以更大程度上降低心肌損傷程度,有利于患者預后和健康恢復[4-5]。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院前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筆者認為,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抗血小板治療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救的關鍵所在,能夠有效地阻止血栓繼續(xù)形成。阿司匹林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抗血小板藥物,有利于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癥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但單一用藥效果并不理想;替格瑞洛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藥物,能夠阻斷血小板P2Y12受體、抑制血小板活化,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6];而阿司匹林聯(lián)合替格瑞洛的雙抗血小板治療方案,能夠很好的起到協(xié)同作用[7],從而大幅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同時,入院后的入院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更低(P<0.05),入院后的LVESD、LVEDD更低(P<0.05),LVEF水平更高(P<0.05)。
筆者認為,進一步說明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能夠顯著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心律失常、再發(fā)心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