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1~2年級的孩子在寫話方面要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并且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低年級的小學生因為識字量少,也談不上有什么社會閱歷,所以在面臨看圖寫話這樣的小作文時,通常都是只能寫出干巴巴的幾句話,面對單幅圖或多幅圖,能寫上幾句話或一段話,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么怎樣讓孩子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呢?于是,為了讓孩子樂于說話、表達、寫字,并以此學會運用所學詞語、學會觀察,我們從新課標出發(fā),結合二年級孩子的特征,將看圖寫話制定為我們的特色作業(yè)。
一、特色作業(yè)的設計
1.選擇合適的圖片,確定合適的內容。由于二年級孩子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為此我們主要選擇一些符合年齡特征的、孩子感興趣的,與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如:學校打掃衛(wèi)生、愛護動物、保護視力,等等。這些圖片易于孩子觀察并“有話可寫”,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
2.統(tǒng)一做好準備工作:把幾幅圖片統(tǒng)一印在一張紙上,一次給孩子發(fā)一張圖片。另外,讓孩子自備看圖寫話本(稿紙)。
二、特色作業(yè)的實施
(一)指導看圖寫話
1.看看,訓練觀察能力??磮D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我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時:(1)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么,或誰在干什么。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2)細致觀察,合理想象,敘述圖意??磮D和觀察客觀事物一樣,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內到外;按事物發(fā)展先后順序觀察,可先怎么樣,再怎么樣。觀察后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然后,再根據(jù)畫面引導學生聯(lián)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動人。
2.想想,培養(yǎng)想象能力??磮D寫話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fā)揮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可以通過適當?shù)奶釂?,鼓勵孩子進行合理想象,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如二年級下冊語文書封面這幅圖,除了讓學生找出圖中所表達的幾個要素分別是什么,弄清圖意及這幅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加進豐富的想象,給學生一些提示,這一點提示可能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激發(fā)了學生的說話興趣,學生想說想寫的愿望被充分調動起來。
3.說說,培養(yǎng)表達能力。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強、善于模仿、好提問題,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后語或重復啰唆,有時還帶有語病。在說的過程中,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有開頭,有結尾,語句要完整,條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順序來說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先找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來做示范,然后再讓其他同學仿照來說。
4.寫寫,發(fā)展思維能力。首要的一點是要求孩子注意基本的格式,如要有題目,開頭空兩格。再就是書寫工整,以及字數(shù)上的規(guī)定、標點符號正確等。
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基本上都掌握了看圖寫話的基本要領,不再無話可說,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思維仍舊打不開,只是簡單地寫明圖上的幾個要素,淡而無味,還需要引導他們多讀書開拓思維。
(二)評價
首先,二年級的孩子還不具備互評的能力,所以主要是老師批閱。我主要分為三個等級:ABC,寫得好的小文章,做成PPT當作范文和孩子一起分享,并說說為什么好,找出好詞好句,對孩子加以引導。
其次,佳作欣賞、榜樣帶動。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把寫得好的看圖寫話貼在教室四周,讓孩子們課間可以閱讀,同時傳到家長群里進行傳閱,對孩子鼓勵。
三、特色作業(yè)反思
通過這一作業(yè),孩子們懂得了如何去觀察、去表達,并且句子中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一些好詞,以前,孩子們幾行字就寫完了,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的字數(shù)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要求。當然這學期的特色作業(yè)也存在一些缺陷,還需要再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