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靖
我們親歷的這個繁榮的年代,起始于百年前那些年輕人所埋下的種子,一顆讓中華民族覺醒的種子。【劇情簡介】: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該劇展現(xiàn)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覺醒年代的百態(tài)人生。劇集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為基本敘事線,以毛澤東、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為輔助線,藝術地再現(xiàn)了一批名冠中華的文化大師和一群充滿理想的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充滿激情的澎湃歲月。
一百年的時間足以讓每一個回望歷史的人,感受到歲月的轟鳴起伏、世事的滄海桑田。那些歷史遠端的人,已成遠天的晨星,但他們的故事,在我們的每次品味中,仍舊澎湃如昨日。
不是大制作,沒有流量明星,一部講述百年前中國革命青年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冷門”劇成了熱門劇,豆瓣評分高達9.3分,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劇,《覺醒年代》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覺醒年代》講述了從1915年《青年雜志》出刊(后改名《新青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全過程。這短短六年,是有志青年為了滿目瘡痍的國家尋找出路的六年,是開啟民智、啟迪民心的六年,是打破黑暗、尋找光明的六年。從新文化運動的震蕩、五四運動的那一腔熱血,再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風雨如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抹晨光,一切煥然一新。這段承載了太多內涵的歷史想要拍得好看,對制作團隊而言是一個極難的挑戰(zhàn)。
《覺醒年代》最終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它的成功離不開真實。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魯迅、胡適、蔡元培,這一個個名字在史書上光輝閃耀,劇情也賦予了他們真實的血肉。劇中,他們振臂高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們也有痛苦彷徨,尋治國良方而無果,還有雪中打滾和熱火朝天涮羊肉的真性情。這些年輕人是革命者、先烈,也是百年前的普通青年。真實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覺醒年代》的成功也離不開節(jié)奏合理的劇情演繹。百年前中國處于轉折點的這段歷史,有不少文藝作品曾經詮釋過?!督h偉業(yè)》《我的1919》等影視作品珠玉在前,相比之下《覺醒年代》的節(jié)奏把控更為老到。它以國家存亡為背景、民族復興為引子,重點描述中華兒女前仆后繼探索真理的歷程。北大紅樓、《新青年》雜志成為全劇的主線,依托合理的敘事節(jié)奏,《覺醒年代》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
《覺醒年代》的成功還得益于鏡頭語言的合理運用,對普通觀眾而言,看劇比看歷史書更加具有沖擊力,鏡頭語言能帶來更加強烈的感官刺激。毛澤東出場的鏡頭,一片風雨蕭條,青年毛潤之無懼風雨,疾步快跑,從風雨中來,向光明處去。“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預示著這位中國革命領袖的未來與中國的復興。魯迅,這位棄醫(yī)從文關心民族危亡的作家,力透紙背寫下《狂人日記》,一舒心中積郁?!霸钢袊嗄甓紨[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彼哪欠捯廊患钪蠹摇_€有辜鴻銘慷慨激昂地演講《中國人的精神》,無數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紛紛留言。這些具有戲劇張力的鏡頭讓觀眾有種欲罷不能的觀看感受。
最后,《覺醒年代》的成功在于歷久彌新。這部劇的觀眾中,年輕人很多。他們積極討論,口口相傳,這大大超出創(chuàng)作者的預料。這部劇雖然講的是歷史,但是理念并不陳舊。在對導演張永新的一次采訪中,他說:“新文化運動并不是否定傳統(tǒng),劇中用毛澤東、陳獨秀和李大釗三人的探討,解釋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海納百川,新時代的年輕人也與百年前的年輕人一樣具有博大的胸懷和鉆研的意識?!背艘酝猓瑒≈幸恍┽橅緯r弊的細節(jié)和觀點也適用于當下,劇中蔡元培就職于北京大學,他抨擊許多學子唯分數論,不追求真正的學問,只為了一紙文憑讀書,甚至為了升官發(fā)財。這番言論放到現(xiàn)在也依然適用。
一百年波瀾壯闊似在彈指揮間。我們親歷的這個繁榮的年代,起始于百年前那些年輕人所埋下的種子,一顆讓中華民族覺醒的種子,而更壯麗的故事,未完待續(xù)。
(編輯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