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新品種“早佳84-24”品質好、售價高,是農民致富的好選擇,但有的瓜農不考慮天氣情況和苗情,憑自己的想象或習慣去定植,存在定植早、定植時澆水多、見光時間短、施肥集中等問題,往往造成幼苗僵化、老化、不緩苗、陡長、返苗慢等。為了幫助更多的瓜農了解和掌握“早佳84-24”西瓜的栽培技術,現把該品種的提早栽培多次采瓜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無鹽堿、無土壤污染、排灌方便,近幾年沒種過葫蘆科作物的地塊種植。
建長30米、寬4~5米、高1.6~2米的大拱棚,以鋼骨架和竹木相結合、南北走向為好,棚間距1.5米,大拱棚內設二道幕或小拱棚,小拱棚內有地膜。
1.種子處理。
①曬種。選好種后,把種子放在陽光下曬2~3天。
②燙種。把種子放在一個干凈容器內,然后把55~60℃的熱水(3份開水對1份涼水)從另一個容器中快速倒入種子容器內,再把種子容器中的水倒入另一空容器內,再加入熱水,來回加5~6次,然后加涼水降溫到30℃。
③浸種。燙過的種子放在常溫下浸泡8~10個小時,并攪動2~3次。
2.催芽。把浸好的種子用干凈的手進行搓洗,把種子表皮的黏液清洗干凈,瀝干(即放在手中不再有水滴下)后,把種子均勻放在透氣性好的干凈布上,均勻攤開,然后把布帶種子卷起,放到28℃左右的環(huán)境下進行催芽,經24~36小時后,種子就可以露白發(fā)芽。
3.營養(yǎng)缽準備。浸種時,把準備好的營養(yǎng)土或基質裝入營養(yǎng)缽或穴盤內澆水并預熱。營養(yǎng)土配方:7份過篩的大田熟土(無任何土壤污染),2份完全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1份過篩的爐渣,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1千克硫酸鉀復合肥和5千克草木灰。
4.播種。營養(yǎng)缽或穴盤準備好后,把種子芽向下傾斜45度放入營養(yǎng)缽或穴盤內,然后撒上0.8~1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或基質。全畦播種完成后,蓋地膜進行保溫增溫。
5.苗后管理。播種后,應在苗床上蓋拱棚,進行多層覆蓋保溫管理或鋪設地熱線增溫。出苗75%以上時揭去地膜,在營養(yǎng)缽或穴盤上撒上0.2~0.3厘米厚的細干土或干基質,以降低苗床濕度。苗出齊后,噴施多福可濕性粉劑(如急救回生丹或復活三號)一次,以防止瓜苗猝倒病。在棚室苗床上,不論是晴天或陰天都要保證瓜苗見光6~8小時,雨天要保證苗有兩個小時見光時間,促進瓜苗健康,提高其抗病、抗寒能力,增強瓜苗的花芽分化能力或形成完全花芽,培育壯苗。
1.整地施肥。大拱棚建好后,于定植前10~15天,每畝施腐熟雞糞或豬糞6~8立方米、硫酸鉀復合肥75千克、5%毒死蜱顆粒劑5千克,翻耕作畦。
2.定植。按0.4~0.5米的株距在大拱棚內進行定植,一般一個大拱棚內定植兩行。每棚內定植同一級的瓜苗,定植時澆足緩苗水,水滲完后覆土,然后鋪設地膜,下午4點再蓋上小拱棚保溫,以利緩苗。
3.定植后管理。
①溫度管理。定植后3天內不放風,只揭開拱棚膜,多見光以提高地溫。白天大拱棚內溫度可達32℃,夜間應保持在15℃左右,不能低于12℃。
②換氣。定植后3天,在大拱棚兩端開小風口進行換氣,如氣溫低可開1小時后關上,關2~3小時后再開1小時再關上,如此反復換氣。
③防病。瓜苗定植后是發(fā)病高峰期,瓜苗要有一定的適應時間,才能提高抗病能力,這時可噴80%?!じd\殺菌劑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防病和提高抗病能力。
西瓜伸蔓后要及時整枝,一般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4米寬棚雙蔓整枝,5米寬棚實行三蔓整枝,當主蔓長60厘米時,在3~5節(jié)上選留兩條健壯的側蔓,雙蔓整枝的主蔓打頭,一邊一蔓;三蔓整枝的,兩側蔓在一邊,主蔓在一邊,主蔓結瓜,其余側枝去除。瓜坐穩(wěn)后,去除老葉、病葉、病枝、弱枝。整枝應選擇在無露水的晴天午后進行。
西瓜是異花授粉作物,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在開花當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劑10~20毫升,對水1千克(濃度最好為5~20毫升/千克),然后涂抹瓜柄,即可提高坐果率,一般在早上7~10點進行。瓜在雞蛋大小時,在12節(jié)后每株選一個瓜為宜,去除畸形瓜、多余瓜,一般一株一瓜,坐瓜后15天可根據情況翻瓜一次。第一批瓜七八成熟時,在另一側基部選留新發(fā)枝蔓結第二批瓜,第一批瓜摘后及時剪去主蔓8葉以上枝蔓,選留新枝結第三批瓜,照此可結第四批瓜,如一株多瓜,可摘除發(fā)育不良的瓜和多余瓜。
“早佳84-24”西瓜皮較薄,耐貯耐運能力較差,在遠途運輸銷售時,摘前5~7天不澆水,且瓜七成半熟時摘下為宜。在水肥管理中,每批瓜雞蛋大小時應結合澆水沖施一次膨果肥,以磷酸二氫鉀配尿素為主要養(yǎng)料,可以采用滴灌或沖施,根據瓜秧長勢酌情而定。每次澆水一般10~20分鐘不等,不能澆水過多,過多易造成裂瓜。
定植到坐果期間以保溫、防寒為主,白天棚溫25~28℃,夜間15~18℃。開花期適當加大風量,保持26~28℃最佳光合溫度,最佳光合溫度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坐果和果實內細胞分裂。瓜膨大期,保持白天28~30℃、夜間15~20℃;成熟期,保持白天30~32℃、夜間18~22℃。在外界氣溫高于棚內溫度時,棚體四周通風,并張掛防蟲網和適當遮陽,保持棚內溫度適宜,白天32℃以下,夜間25℃以下,夏季氣溫較高時也不能去除棚膜。
西瓜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定植后主要發(fā)生葉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病毒病、白粉?。幌x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美洲斑潛蠅和青蟲。西瓜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瘜W防治時,應選擇植物源農藥、生物農藥、抗生素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按說明科學使用。常用藥劑有:瓜醫(yī)、惡霜·錳鋅、辛菌胺、福美雙、異菌脲、阿維菌素、啶蟲脒、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
在大棚西瓜生產中,前期溫度低,光照弱且時間短,營養(yǎng)易缺乏,可進行葉面補肥。在夏季溫度高時,植株營養(yǎng)消耗大,正常生產滿足不了瓜的生長需要,也要葉面補肥,可用磷酸二氫鉀、尿素、蕓苔素、氨基酸葉面肥等。
果皮花紋清晰,表面有光澤,瓜蒂和瓜臍部略為凹陷,瓜齡達30~35天,即可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