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卓莉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當前不少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比較差,加上中考因素的影響,學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理論知識學習上,對于身體鍛煉不太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初中體育教學效果。對此,在實踐中,初中體育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對學生體能訓練的關注力度,采取科學的手段指導學生進行體能練習,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能練習;策略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意見》明確提出,初中體育教育要改革體育教學方式,指引學生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鍛煉、健康知識,在具備跑、跳、投等基礎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專項運動技能訓練,如籃球、足球、排球、田徑、游泳、體操、武術等。在實踐中,為了確保學生可以掌握良好的運動技能,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能訓練[1]。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能練習的意義
體能練習主要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的過程中,針對學生運動量不足而組織開展的補償性練習。對學生來說,要想掌握良好的運動技能,并且能在賽場上有良好的發(fā)揮,就必須有良好的體能,也就是說學生必須通過體能練習來提高自身的體育運動能力。
新時期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年輕人習慣于用網絡來學習、工作,即便是閑暇之余也會利用網絡來娛樂、放松,因為他們缺乏鍛煉,所以亞健康狀態(tài)日漸普遍。調查顯示,當前很多初中生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習,也會對健康成長造成影響。體育課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生長環(huán)境有所不同,學生體能具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體能練習[2]。這樣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激活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能練習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體能訓練不夠重視。新時期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在初中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也要強調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身體素質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中關鍵的一部分,而體育課程則是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視力度還不夠,加上體育課時相對比較少,學生需要掌握的運動技能相對比較多,教師在課堂上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運動技能訓練上,難以抽出時間引導學生開展體能練習[3]。
2.學生體能訓練積極性不強。不少初中生對體能訓練缺乏客觀的認知,加上他們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每天忙于理論知識學習,這就會造成對體育運動、體能鍛煉不積極的情況。同時,有的學生家長沒有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導致部分學生存在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無法適應比較艱辛的體能練習,從而造成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不高。此外,還有的學生在體能練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從而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喪失體育學習自信心。
3.缺乏相應的體育設施。在實踐中,部分初中學校及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認知不全面,不太關注體育教育,加上學校的教育資金相對有限,對體育設施的投入不夠,造成了體育教學相關設施不足,單純的戶外教學無法滿足學生體能訓練要求,從而影響到學生體能訓練效果。此外,有的學校采購的體育器材和體育教學存在不相符的情況,無法更好地為學生的體育發(fā)展提供支撐。
三、提高初中體育教學體能練習效果的策略
(一)激活學生的體能練習積極性
在實踐中,為了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練習熱情,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體能練習中,促進體能練習效果提升。在日常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要為學生詳細講解開展體能練習的重要價值,讓學生能真正地意識到體能練習對保持自身身體健康的作用,改變學生對體能練習的態(tài)度。同時,初中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結合學生發(fā)展狀況,設置明確的體能訓練目標,科學地組織學生進行體能練習[2]。同時,為了激活學生的主動性,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趣味故事,借助故事讓學生體會體育精神,使得學生能自覺地進行體能練習。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能練習方法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指引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能訓練方法,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體能練習中,不會出現盲目進行身體鍛煉而受損的情況,保障學生能在體能練習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體魄[3]。在實際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并根據學生身體狀況、體育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合理地設置體能練習內容。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將體能訓練的技巧、相關注意事項告訴學生,避免學生在體能練習中受傷;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示范,進行動作分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掌握籃球運動技巧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訓練,如速度、耐力訓練,只有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能素質,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在籃球運動展現出優(yōu)勢,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技術的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速度、耐力訓練時,要防范運動損傷,保證體能訓練效果。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28m往返接力跑對學生進行速度訓練。為了激活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看哪個小組跑得最快,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他們更享受運動。在對學生進行耐力訓練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限時跑的方式,讓學生根據指令,在一分鐘內多次往返跑進行強化練習,以此增強學生意志力,促進耐力跑質量提高,達到提高學生耐力的目的。
(三)采取趣味化的體能練習方式
很多初中生會感覺體能練習枯燥無聊,加上初中生本身比較貪玩,面對體能訓練無疑會感覺缺乏趣味性,體能練習興趣不高,這也會對學生體能提升帶來一定負面影響[3]。在實踐中,初中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了進一步強化體能訓練效果,要特別注重體育運動訓練與體能練習的融合,并通過趣味化的方式開展體育運動訓練,以此調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體能練習熱情。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將趣味游戲、競賽融入體育訓練中,這樣學生既可以通過游戲、競賽感受到體能練習的樂趣,又能在活動中提高身體素質。如教師在網球、羽毛球、足球等運動中,要對學生的速度、肢體反應能力進行培養(yǎng);借助長跑、短跑、慢跑等各種方式對學生的耐力進行訓練。教師通過多樣化的訓練能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喜愛感,能保持充足的熱情學習體育知識,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
綜上所述,對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學生體能訓練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對自身的教育觀念進行創(chuàng)新,要根據學生發(fā)展需求,適當組織學生開展體能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技能,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梅花.淺論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能練習的強化方法[J].新課程研究,2020(02):81-82.
[2]孫春生.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體能的有效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07):143.
[3]許紅.初中體育課提升體能的訓練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