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紅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fā)身體不適。2個月后全身器官衰竭,不幸去世。具體情況雖不知,但是袁隆平院士的去世與跌跤應該有脫不了的關系,跌倒有時真能致命。
老年人跌倒的因素眾多,步態(tài)和平衡功能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往往為了彌補自身活動能力的下降,而更加謹慎、緩慢地踱步慢行,使得步子邁得很小。而行走不連續(xù),腳抬不起來,會增加跌倒風險。同時,人老了,靈敏性、平衡能力以及協(xié)同運動能力也下降了。
此外,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感覺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骨骼肌肉系統(tǒng)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這些都增加了跌倒的風險。
跌倒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因素也有關,如昏暗的燈光、濕滑的地面、不合腳的鞋子、不合適的家具高度與位置等。
老年人跌倒后,骨折比例高達31.79%。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密度逐漸下降,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逐漸升高。雖然骨折本身多數(shù)并不致命,但隨之而來的并發(fā)癥卻非常兇險。尤其是髖部骨折,常言道“這會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身體機能明顯退化,同時會伴有各種老年病,而骨折后的長期臥床,可能會引起致命性的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久臥容易引起褥瘡;消化系統(tǒng)也會隨之受到挑戰(zhàn),營養(yǎng)攝入成了問題;而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可能經此打擊后,徹底停止運轉。更有老年人在曠日持久的治療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縮短預期壽命。
這種種難關,致使跌倒成為65歲以上年齡的老年人因傷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
1.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積極鍛煉。推薦太極拳練習,研究表明太極拳能明顯降低跌倒風險。
2.補充足夠維生素D。理論上曬太陽可以補充足量,但容易受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皮膚吸收差等因素限制。推薦老年人每日額外補充400單位維生素,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肌少癥相關,適當補充可能減少跌倒風險。
3.積極維持身體、心理健康,積極治療老年病、骨質疏松癥等。
4.從多方面為老人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①不能在過道放植物和地毯。家有老人別在過道放植物以及地毯,特別是地毯沒有鋪平整或蔓藤植物,往往會絆倒老人。每天觀察室內有沒有障礙物,第一時間把隱患清除。②不要在家中設置臺階或門檻,對經常坐輪椅、視力差以及腿腳活動不靈活的老人來說,容易被絆倒。③臥室中的電燈開關或臺燈應放在床頭附近,保證伸手就能觸摸到。盡可能在走廊或墻角放置小夜燈,這樣方便起夜,防止跌倒。
老人跌倒后,一定要積極治療,家人對病人采取合理的護理手段。
1.避免長時間平臥,盡量爭取半臥位,以預防墜積性肺炎;同時多翻身拍背,積極預防壓瘡風險。
2.適當床上鍛煉,盡量爭取主動肌肉活動,必要時被動鍛煉,以預防血栓及肌肉萎縮。
3.積極抗骨質疏松治療,營養(yǎng)均衡,攝入較充足的蛋白質、鈣等。
4.積極心理干預,多溝通,改善老人心理健康狀態(tài),避免老人持續(xù)不良情緒困擾。
5.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再次跌倒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