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燕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
智商、情商與動商共同構成了健全的人格,三者是衡量人類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維度的重要指標。首次提出動商理論的南京理工大學王宗平教授認為:人的成功=50%情商+30%智商+20%動商。動商的因子自古有之,勞動、玩耍、游戲都是動商因素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而體育則是學生時代動商的載體。啦啦操項目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深受職業(yè)院校女生的喜愛,她們對美有了新的認識和追求,增強體質,享受樂趣,能展現(xiàn)自身的青春活力和朝氣蓬勃,對發(fā)展學生的動商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在翻閱大量文獻基礎之上,結合自身多年的啦啦操教育教學實踐,將小群體合作教學法運用到校園啦啦操教學中,旨在研究小群體合作教學對學生的動商要素之一運動心理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的動商。
動商,是指個體的運動商數(shù),是個體克服自身和客觀事物進行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的運動天賦水平和運動潛能發(fā)揮能力,是一切通過人的身體或身體某部分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動商像智商一樣與生俱來,且有高低之分,也像情商一樣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逐步提升。運動素質、身體機能、運動心理構成了動商的三個核心要素,其中運動心理是指在運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覺性、頑強性、認同性等方面的體育品格和情感。
小群體合作教學作為一種被世人推崇的教育教學理論實踐活動,有著堅實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基礎。學生是教育主體,只有學生自發(fā)主動地學習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小群體合作教學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強調“個人的發(fā)展取決于進行交往的其它人的發(fā)展”。心理學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認為:年齡相仿的學生在彼此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平等的進行交流協(xié)作,比單獨活動時更為復雜,能夠促進他們成長,學生們可以通過相互討論內容,解決認知上的沖突,闡明自身推理的方式促使自己提高認知水平。
從我校2019級旅游管理專業(yè)隨機選取40位女生進行啦啦操教學。根據(jù)問卷調查表和學生特點將女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法平均分成7個小群體,每個群體5-6人。每個小組長進行角色分工,可以包括領操員、口令員、糾錯員等,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和責任,成員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為完成小組的共同任務作出積極的貢獻。
1.案例分析法: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進行研究,將啦啦操課堂教學為研究案例,課前有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有整體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以及具體追求的教學目標和效果。以此來呈現(xiàn)出真實的職校啦啦操課堂,為本研究提供實踐基礎。
2.文獻資料法:經過查閱專業(yè)書籍、學術期刊、百度搜索等有關教學方法研究的著作和文獻資料,了解掌握此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為本實驗研究工作做好鋪墊,提供理論基礎。
3.問卷調查法:在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參照同類型問卷的設計,遵循問卷調查的基本原則,設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問卷調查表,經專家修改,形成最終的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的檢驗分析。在學期開始和學期結束,分別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然后對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匯總,得出實驗結論并進行分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和判斷。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多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一個人自我效能感越強,在生活中表現(xiàn)的會更積極主動,也更加確信自己能處理好各種問題。為了測量小群體教學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在實驗前后分兩次向學生發(fā)放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進行問卷調查,并將實驗的結果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數(shù)據(jù):
從表1可以看出,在自我效能這個指標上,試驗后比實驗前的數(shù)據(jù)有了提高,且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這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過實施小群體合作教學得到一定的提升。
表1 實驗前后學生自我效能感分析
首先,從技術特點來看,在啦啦操的成套動作中,有基本手位之間的互換,有動作的對稱和不對稱,有順次或同步的動作,又有靜止動作中的突然啟動和快速動作中的突然靜止,體現(xiàn)了動作的節(jié)奏變化迅速,長期練習,身體機能會有所提高;其次,從興趣愛好上來看,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協(xié)作分工,都力爭為所在小組多做貢獻,以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容易,充分的發(fā)揮個體的潛能,成功的體驗和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提升了學生的自覺性和參與運動的主動性,運動情感就會有所提升;最后,從學生行為上來看,學生們一些學生會提前到形體房準備上課,會自發(fā)圍在一起共同練習討論,熱情高漲,氛圍融洽,學生的主動行為增多,同伴之間的關系愈發(fā)協(xié)調、融洽,學生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變得積極開朗了,在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氛圍中學生的動商得到了提升。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充分認識和肯定,是個人成功快樂的秘訣。研究表明對自己非常自信的人較容易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并勇于迎接新的困難和挑戰(zhàn)。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分時段對受試者進行觀察和談話,通過交談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由之前的自卑變?yōu)樽孕?,由不善言辭、不合群變?yōu)闃酚谂c人相處,由內向變得活潑開朗,有矜持變得勇敢。大部分學生的情緒得以穩(wěn)定發(fā)展,從而使她們的自制力、堅持性、主動性有了提高,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強。有一位女生之前很少與人交流,見到老師就臉紅,但是經過訓練,她可以主動的走向領操臺,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完美的展示動作。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生學,而小群體合作教學采用的是強弱互補、強強聯(lián)手或者弱弱相助的方法形成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生都有其優(yōu)勢所在,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形成互補。作為體育老師,不光要上好課,還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平等的體育學習的權利,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挑戰(zhàn)高水平學習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到自身在團隊中的價值,這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徑。由于有了小組成員的協(xié)作,沒有誰會被忽視在角落,相反的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學生不再感覺學習是負擔,突破了心理障礙。在教學中,教師不斷的運用小群體競賽法,使每一位同學都會在別人的注視下表現(xiàn)自己,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展示的欲望,在一次次的體驗成功和被肯定之后,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自信心,挖掘出了潛在的力量,運動心理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在啦啦操教學中采用小群體教學法,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越自信的人,自我效能感越高,運動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動商發(fā)展的也就越高。因此我們要持續(xù)優(yōu)化小群體教學法,研究和踐行動商,不斷發(fā)掘每個人的運動潛能,提高運動興趣,真正實現(xiàn)學生體質健康與人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