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瀛霞
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幾個小鏡頭,說說我的班級故事。
【鏡頭一】
天正下著雨,巡視校園時,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了我:五(3)班同學的雨傘整齊而有序地靠墻擺放著。再看看我們班,雨傘擺放得隨意而散亂,形成鮮明對比。于是,我隨手拍下一組照片。
午會上,我先展示了五(3)班的雨傘照片,讓學生說說感想。有的說:“照片上的雨傘擺放得很整齊?!庇械恼f:“一看這照片就知道他們班同學習慣非常好?!庇械恼f:“我們以后也應該這樣做?!薄?/p>
接著,我展示了我們班的雨傘照片。同學們都有些赧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示要向(3)班同學學習。課間,同學們都自覺地來到走廊,主動將自己的雨傘卷起來,擺放整齊。
教育就在細微處,有時無需多說,就能讓同學們懂得如何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鏡頭二】
一天,我們班蘇同學的媽媽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兒子長大了,懂事了!看我們在忙,一個人把飯做好,喊我們吃飯。這是三八婦女節(jié)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我看后,十分欣慰。每個周末,我都會布置一項特殊作業(yè):獨自為家人做一次午餐。這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平時,這些“小王子”“小公主”們大多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了這項作業(yè),孩子們得到鍛煉,家長也樂了。萌萌媽媽發(fā)來信息:“謝謝老師,這樣的活動讓我品嘗到了女兒親手燒的菜!”程程爸爸說:“感謝老師,讓孩子完成這樣一項特殊作業(yè),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p>
特殊的家庭作業(yè),增強了同學們的勞動意識,讓他們學會生活,懂得感恩。
【鏡頭三】
這天,鄧同學的爸爸媽媽在班級群里訴說了孩子受欺負的情況。事情是這樣的:兩個孩子課間扳手腕,結(jié)果游戲變了味,他們你一拳、我一掌地打起來,還抓了對方的臉。
同學們到了高年級,開始進入叛逆期。這個月,班級正開展爭奪“文明之星”活動,但課間打鬧、喧嘩等不文明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于是,我提前布置本周班會課主題:爭做文明守紀小學生。請小主持人課間聯(lián)系近期違反班紀、校規(guī)的同學,讓他們在班會課上對照自己的言行,結(jié)合主題談談感想。
班會課上,任同學首先上臺,來了一個90度的大鞠躬,向老師和同學們說對不起。原來,前段時間,他因為一件小事與同學吵架,老師對其進行批評,他不但沒有意識到錯誤,反而還頂撞老師。任同學表態(tài),今后會遵守班級紀律,團結(jié)同學,不打架,不罵人,爭做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
徐同學、鄧同學說,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友愛,作為男子漢更要有寬容之心,君子動口不動手,不能靠武力去解決問題。
開好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在班會課的氛圍中受到啟發(fā),進一步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文明守紀的好學生。
教育就在細微處。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要善于捕捉身邊的鏡頭,運用教育智慧,抓住合適時機,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