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
◆摘? 要:隨著當今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行業(yè)也需要隨之不斷發(fā)展優(yōu)化。對于新世紀的一代來說更需要的是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實踐中,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教師需要意識到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特點應該是開放、有序且具有實用功能。教師需要在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一、當代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在學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都存在著諸多問題。由于中國的應試教育由來已久,在此背景下,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本身都有著重視考試以及成績的情況,這樣的意識導致的結果便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重視的是課本知識的教學,致使綜合實踐課堂存在流于形式、非常無趣等一系列問題,進而影響到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降低了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質量。
1.教學理念與教學目的傳統(tǒng)死板
基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理念在大眾的觀念中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僅僅將綜合實踐教學的教學目的簡單地定位為讓學生在考試有更好的發(fā)揮以及獲得更高的考試成績。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更加注重考試的知識重點,將課堂教學更多地的停留在書本知識點上,導致教學內容過于片面且不具備實際實踐意義。更有甚者完全忽視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平時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更多的是對于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照本宣科的教學,沒有對書本知識進行日常生活的拓展與深入,致使學生對于很多知識點都理解得不夠深入,也沒有實際運用的能力。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模式嚴重違背了建立綜合實踐教學模式的初衷,也不符合綜合實踐課程的規(guī)律和特點。
2.教學模式過于教條化
將綜合實踐課程引入小學階段的初衷是為了讓小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且能夠將這些知識點應用的日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對于所學知識的拓展延伸的能力。但是在將這種教學模式實際引入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小學老師特別是資歷較深的老師會有較深且固化的教學模式,更喜歡依靠原有的教學經(jīng)驗,并沒有實際的去關注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僅憑個人的經(jīng)驗進行教學,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多的是學習模仿,固化的教學模式可能會導致學生的視野受到限制,一定程度的縮小了學生的知識廣度。這并不符合新時代小學教學的目標,也會使得小學綜合實踐教學達不到最佳效果。
二、改善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水平的措施
1.認真選題備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
內容是任何課程的基礎與內核,因此實踐課程的主題選擇是十分重要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只有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綜合實踐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正因為主題是一節(jié)課程的靈魂,所以教師在選擇課程主題的時候需要更加用心,不能照搬書本上現(xiàn)成的內容,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也不能讓課堂過于形式化,流于形式的內容并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實際的技能和知識,對于綜合實踐課程來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這樣會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為了讓綜合實踐課程有更好的效果,教師在選擇課題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特點,更多的選擇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與物,充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真實的聽、看、做之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并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只有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才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接受知識與技能。與此同時,在實踐中,學會自己探索未知的世界,提升個人的創(chuàng)造與探索能力。
2.充分利用實踐特色,貼近日常生活
人們最初的快樂便來自于各種各樣的游戲,因此所有人都會對游戲有著一種天生的喜愛,并且人們很多的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游戲之中。游戲是兒童精神上最為單純的體驗,所以人們在游戲中總是最為自由而愉悅的。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中需要善于利用學生對于游戲的興趣,通過各種簡單有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長度表示的課程中,可以組織學生測量身邊的物品,包括課桌、黑板、書本、文具,甚至是同學的身高;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自己的能力測量出物品的長度,并適當?shù)慕o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的平臺,以競賽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從而發(fā)揮實踐課程的價值,提升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水平。
3.將“實踐”發(fā)揮到極致,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綜合實踐課程的特色便是“實踐”,需要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充分利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去,而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只有這樣才能真的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真實作用,對書本知識有更加直觀的理解。只有增加學生的實踐經(jīng)歷,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提升個人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綜合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實踐課程的選題上更多的選擇能夠動手的主題,例如繪畫、折紙、陶藝、科學小實驗等既能夠讓學生感興趣又能真正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收獲藝術創(chuàng)作、科學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同時學習科學知識,提升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意識,以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綜合性的發(fā)展要求。
三、結束語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除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優(yōu)秀的學習能力,還需要擁有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的意識。因此,盡早的將綜合實踐課程引入學齡期學生的課堂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就當前的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態(tài)來說,將綜合實踐活動引入小學階段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任務,也是一段十分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選擇更加新興有趣的教學模式,在吸引小學生學習注意力和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盡可能實現(xiàn)綜合實踐課程的作用和重要意義,真正提升小學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保健.提高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質量的途徑探討[J].名師在線,2020(28):34-35.
[2]俞燕.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對策簡析[J].科教導刊(下旬),2020(0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