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群
陸萬長,男,漢族,1952年12月出生,1969年參加工作,1990年12月入黨,現(xiàn)任盤山縣得勝街道得勝村黨史館義務講解員。先后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遼寧好人”“遼寧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遼寧省老干部先進個人”“盤錦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盤錦市道德模范”“盤錦市最佳司法調(diào)解員”等榮譽稱號。
我覺得我為黨做得很少,而組織上給我的榮譽太多。我要把黨的信任和關懷轉化為為黨工作的動力,一息尚存,奮斗不止。
——陸萬長
“七一”前夕,記者走進風景如畫的盤錦市盤山縣得勝街道得勝村,參觀全省第一個建在村里的黨史館,聆聽黨史館義務講解員陸萬長老人播撒紅色基因的感人故事。
腰板筆直,聲音洪亮,談起黨的歷史和村莊歷史如數(shù)家珍、神采飛揚,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師陸萬長對黨的一片赤誠和對宣講工作的全情投入深深感染了記者。
搜尋紅色印跡
記錄村莊的紅色歷史
2015年,得勝村打算建一個村莊黨史館,陸萬長主動請纓,接下了收集村莊史料的任務。
陸萬長走遍了全村500多戶人家,向老年人了解得勝村的歷史,深入發(fā)掘得勝村在黨的領導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時代亮點,收集到從土改運動至今的200多幅珍貴照片和300多件實物。
在收集抗美援朝烈士王德順的遺物時,陸萬長遇到了“攔路虎”——王德順烈士的遺物在他妹妹王鳳琴手里,老太太不愿意拿出來。她哭著說:“這是哥哥留給我的唯一念想??!”
為了說服王鳳琴,陸萬長磨破了嘴,用盡了心思。在家里說不成,在地里干活遇到了接著說;跟老太太說不成,就找她的親屬做工作。有一天,陸萬長懇切地對王鳳琴說:“老姐姐,王德順烈士是咱們?nèi)宓尿湴?,你覺得是你一個人想念他好呢,還是咱們?nèi)逡黄鸺o念他好呢?”見老太太有些心動,他又寫下保證書——“保證將烈士的遺物保存好,如有損壞,我個人賠償。”
王鳳琴被陸萬長的誠意打動了。她翻出一個木頭匣子,從里面掏出一個用手絹包成的小包,抹著眼淚交給了陸萬長。打開手絹,里面不僅有參軍證明、烈士證明、毛主席像章,還有王德順烈士的一張照片。得勝村有三位烈士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犧牲的,唯有王德順烈士留下了照片,這張照片彌足珍貴。
“紅色資源最能打動人,最能教育人?!标懭f長說,“這也是我不辭勞苦,盡可能將得勝村的紅色印跡搜尋全的動力。”
1967年,從得勝村參軍的王德清壯烈犧牲在抗美援越戰(zhàn)場上,當時他的兒子才3歲,女兒尚在襁褓中。如今,兄妹倆早已到城里工作,當陸萬長輾轉聯(lián)系到他們時,兄妹倆非常感動,毫不猶豫地將父親的有關資料和遺物全部交給了陸萬長,為村黨史館增添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用大半年時間收集展品后,陸萬長又用一個月的時間,精益求精地為展品架構排序,字斟句酌地撰寫解說詞?!肮鉁蚀_還不夠,我追求的是精確?!标懭f長認真地說。
宣講紅色故事
傳播愛黨愛國的紅色情懷
2015年5月20日,得勝村黨史館建成。陸萬長毛遂自薦,擔任黨史館的義務講解員。
為了做好講解工作,陸萬長下了一番苦功。當時已經(jīng)63歲的他,將解說詞牢牢記在心里,在家里對老伴兒試講,到村里給村民試講,有時還一個人到村外空曠地帶試講,練就了講解黨史的硬功夫。村黨史館開放后,每年都要接待1萬多名參觀者,陸萬長每年都要講300多場。不管聽眾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他都一絲不茍、精神抖擻地脫稿講解,贏得參觀者由衷的稱贊。
2018年的一天,陸萬長犯了眩暈癥,在家臥床休息。這時,村黨支部書記打來電話,試探著問:“陸老師,來了一群高中生想聽您講解,您還起得來床嗎?”陸萬長心想,不能讓孩子們失望而歸。于是他咬咬牙說:“起是起不來了,你找人用三輪車來推我吧?!本瓦@樣,村里用三輪車將他推進了黨史館。陸萬長半倚在三輪車上,為這群高中生作了一次精彩的講解,贏得熱烈的掌聲。剛講完,陸萬長就虛脫了,滿身虛汗?jié)裢噶艘路?/p>
“講解員的崗位,就是我的戰(zhàn)場?!标懭f長說。2020年“七一”那天,來自河南、吉林、新疆、臺灣等地的大批游客涌進得勝村,陸萬長一天講了19場,直講得嗓子冒煙、聲音沙啞,午飯和晚飯都沒顧上吃。講解中,一名臺灣游客深有感觸地說:“共產(chǎn)黨解決了14億人的吃飯問題,這就很了不起。”陸萬長馬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們現(xiàn)在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穿得好,正在向更高的目標進軍。歡迎你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和你們的鄉(xiāng)村比一比。以后你們再來,我們還會有巨大的變化,會讓你們更驚訝?!边@名臺灣游客心悅誠服,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近年來,隨著陸萬長的名氣越來越大,有一些單位相繼邀請他去講黨史。面對這些邀請,陸萬長欣然接受,認真?zhèn)湔n,分文不取,為各行各業(yè)的聽眾奉獻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報告。就拿他最近常講的“黨的重要會議”一課來說,講稿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等100多處重要信息,陸萬長都認真摘錄,認真準備,毫無紕漏。近年來,陸萬長宣講的足跡遍及盤錦市,每年都要為機關、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等各行各業(yè)的聽眾義務宣講30場以上。有幾家紀念館開出每月3000元的薪水,邀請陸萬長去做講解員,他一一婉拒了:“黨員就意味著奉獻擔當,不能貪圖金錢。你們可以派人來學習,我免費幫你們培訓?!?/p>
宣講公序良俗
傳播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事實上,陸萬長不僅是村黨史館講解員,他從2012年退休后就主動擔任了村里的圖書管理員、會議記錄員、檔案員、衛(wèi)生監(jiān)督員等許多光干活不領錢的“職務”。老人們過重陽節(jié),他組織排練節(jié)目;孩子們放暑假,他教孩子們演奏樂器。鄰里之間、家庭內(nèi)部有啥矛盾糾紛,村民們也愛找他說說。用村民的話說:“有事不用找干部,就到村部找老陸?!?/p>
對于這些矛盾糾紛,陸萬長都用家常話說事說理,宣講法律,最終讓爭執(zhí)雙方握手言和。有一次,兩個村民鬧田地邊界糾紛,陸萬長說:“遠親不如近鄰,你要是出趟遠門,是你的遠親能幫你照看家呀,還是他能幫你照看呀?再說了,這根壟偏你家一點兒還是偏他家一點兒,能差出幾筐苞米來?這樣吧,我給你們?nèi)€中線,到秋天誰要是覺得自家吃虧了,拿筐到我家地里劈去。”兩名村民當場互相道歉。還有一次,有婆媳二人發(fā)生激烈沖突,陸萬長從公序良俗講起,再落實到具體事情上,該夸的夸,該說的說,讓婆媳二人重歸于好。
接受完采訪,年近七旬的陸萬長大步流星地行走在村里——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忙活。“誰叫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呢?”陸萬長發(fā)出一陣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