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石
摘要:中國畫講究神韻,注重線條勾勒的流暢性與情感的抒發(fā),線條的起承轉合都有韻味,所以表現(xiàn)神韻是學習中國畫應掌握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畫的畫法技巧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特別是在西方繪畫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形體的結構與光影的效果,我們亟需探索適合中國畫的用線和塑造方式。本文將從線性素描的定義、特點、意義出發(fā),簡析線性素描與中國人物畫和寫意畫的關系以及在中國畫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線性素描? 中國畫? 人物畫? 應用
中圖分類號:J2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1-0139-04
線描是中國繪畫中一種極為重要的藝術語言。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一直都重視線條的表現(xiàn),特別是在人物畫中,或通過工筆的形式仔細刻畫,展現(xiàn)出其寫實風格,或者是寫意式人物畫,勾勒出輪廓與神韻。中國畫最古老的方式就是線描,線描是不依賴明暗或色彩作為事物的造型手段,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在很多繪畫上可以看出是直接運用線條的各種節(jié)奏變化來表現(xiàn)物體的神態(tài)、質感、形象、量感以及空間感。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線描已經(jīng)有了質的飛越,藝術家不斷努力總結出多種線描方法,應用于現(xiàn)代繪畫教學當中,推動了中國畫的發(fā)展。中國畫作為其起源和發(fā)展的重要依托,更需要注重線描的教學,發(fā)揮線描應有的作用,不僅要運用線描勾勒結構與形態(tài),還要能夠借助線條的變化表達情感,避免千篇一律,這也應該是教學的初衷,培養(yǎng)出富有創(chuàng)造力與感知力的人才。
一、線性素描的定義與特點
線性素描有別于素描,在中國畫中主要表現(xiàn)為白描和速寫,以線條為根本,采用直、曲、轉折等方式構成畫面感。光影關系為次要表現(xiàn),主要是以線條的深淺稍微突出明暗關系,雖然與全因素描相似,但是并不是只用光影效果來塑造輪廓,沒有全因素描立體,更多了一份畫面的和諧。線性素描的概念是由中央美術學院唐勇力教授提出的,其內涵是把中國畫畫中的線和西方素描的立體相結合,以線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來表現(xiàn)物象,這也是彌補了中國傳統(tǒng)線描缺少立體結構塑造的缺陷。
線性素描之所以能夠區(qū)別于西方素描與中國傳統(tǒng)素描,就在于其既能體現(xiàn)情感,又能夠繪畫出形體。像《洛神賦圖》中,通過線條將人物繪制得較為圓潤,給人一種清新脫俗、若往若還的感受,對于人物服飾的勾勒上較為細致,但對人物的形態(tài)于面部塑造得較為平面化。而西方的畫作更加真實,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對于面部的輪廓進行立體的結構分析,運用光影、明暗表達處境與神態(tài)。線性素描就是結合兩者的特點,在人物形體上以線為主,稍加光影與明暗塑造出富有表現(xiàn)力與立體效果的作品,傳達作者的情感或者是人物的情感。線性素描也是通過簡單的線條和稍加變換的明暗來表現(xiàn)人物,主要是抓住神韻再塑型,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首先教學生觀察,掌握事物傳達的情感與輪廓的邊緣。
二、線性素描在中國畫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素描自古有之,也被代代相傳,并產生分支,中國畫更是在多個朝代文人雅士的努力下分為多個流派,所以在運筆技法上有所不同。這些差別的產生讓人們更加想要尋求方式去分析和總結規(guī)律,再加上西方繪畫中光影與結構的影響,才產生線性素描。但是因為現(xiàn)在基礎教學中格外看重光影素描,通過塊面來表現(xiàn)立體性,忽視了輪廓與結構,不能很好的理解線條的概括與表達,只是通過技法與口訣來描繪,這樣會限制學生的想象與觀察能力。通過現(xiàn)代教學中學生的畫作可以看出教學上缺乏靈活性,學生只是追求光影(形態(tài))上的準確,卻沒有將人物的神態(tài)表達出來。中國畫最主要的就是神韻,人物甚至可以幾筆就完成,還能通過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感受到人物的內心動態(tài),這也是線性素描重要的特點。在基礎的教學中就要強調線性素描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透過光影看到物體的輪廓與結構,通過線條勾勒出事物的樣子,再通過光影加強線與線之間的區(qū)別,通過線與線的聯(lián)系構成面。線性素描在人物畫中較為重要,傳統(tǒng)素描注重人物面部結構與肌肉拉伸的關系,而在中國畫中人們以寫意的手筆描繪人物,人物較為扁平,如果需要對人面部進行細致描繪就會比較困難。而進行線性素描就是對人物的結構進行分析,能夠塑造出較為立體的人物形象,更有表現(xiàn)力。線性素描可以作為中國畫的造型基礎,作為研究造型、磨煉功力、訓練觀察能力、調整造型觀念和造型方法的手段,培養(yǎng)中國人物畫內在素質而形成繪畫風格,線性素描是最有效的途徑。只有將線條按照事物的紋理和發(fā)展趨勢進行排列,才能更加明確的進行結構組成,所以線性素描是中國畫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應當貫穿繪畫者的一生。
三、線性素描在中國畫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線性素描作為繪畫的基礎課程,是需要長久堅持訓練的,這樣才能在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式與風格。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但是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并且偏重于結構素描和光影素描。雖然整體上表現(xiàn)力較好,但是千篇一律,沒有特色。線性素描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實際的操作方式,對于不同的繪畫種類與風格也需要去改變排線方式。教師在課堂中也應該強調靈活運用線性素描,注重培養(yǎng)觀察力與分析能力。
(一)線性素描在中國人物畫中的應用
中國畫中的人物畫在唐宋時代較為興盛,對于人物的刻畫細膩、生動,注重眉眼和服裝,主要傳達社會現(xiàn)象或者記錄重大事件,但到元以后中國畫的人物畫就漸漸失去主體地位。畫家在通過對人物的特性分析后以簡單的線條形式勾勒出平面形象,這主要是因為從宋開始山水畫邁向高峰,人物成為場景的點綴。到近代,中國畫地位雖然崇高,但是沒有一定文化與氛圍的支撐,很難達到前人繪畫的意境,特別對于基礎教學并不適用。很多中國畫的學生都處在臨摹階段,對于人物的刻畫也是千篇一律,不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人物的正面刻畫上,很容易受西方繪畫的影響,從局部入手,強化結構,這樣的繪畫形式很難突出中國畫的古風古韻。所以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物體,進行畫面的整體分割,再對細節(jié)部分進行著重刻畫,用線條規(guī)范輪廓,有些時候不一定能夠看到線,但是要明白這是面的轉折,需要通過線構筑成面,這樣既能產生邊,又能形成面,自然形成轉折。最后通過線條疊加,稍微增加明暗對比效果,突出物體形狀與結構。面部刻畫完成后,更應該將我們最擅長的人物服裝繪畫技巧教授給學生,對于衣服褶皺如何處理,光影如何安排,服裝與人物之間有哪些關聯(lián)性,想讓觀者感受到什么,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不同的繪畫方式來表現(xiàn)人物,找出其中的差別,感受線條排列組合的神奇。在繪畫過程中還應該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將西方的結構塑造運用于整體構造,但是對于人物外輪廓的排線上符合中國畫的風格,在陰影上,可以通過全因素描找出其強烈的對比關系,然后結合線性素描的特點進行處理。
線性素描對于中國人物畫的應用研究案例較多,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多渠道來學習線性素描?,F(xiàn)在教學中老師的評判方式也應該多樣化,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打分,給敢于創(chuàng)新的同學鼓勵。中國畫不是仿古,應該是對于中國畫的繼承與發(fā)展,特別是在人物的繪畫上,前人已經(jīng)總結出如何訓練,應該督促學生認真練習,不斷感悟如何突出主題,如何進行結構素描,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選擇合適的尺寸與排列方式,盡量突出人物形態(tài),與服裝結合表現(xiàn)出人物內心活動。老師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教授已有知識,共同學習新知識、新理念。
(二)線性素描在寫意畫中的應用
線性素描是根基,應當多加訓練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寫意人物畫中,對人物進行了簡化,簡單幾筆就能概括出各色人物形象。因為寫意人物為大家所認同并且變化少,所以出現(xiàn)了人物雷同的現(xiàn)象,不利于寫意人物畫的發(fā)展。線性素描對于景物的刻畫也非常重要,寫意山水畫同樣是眼前的壯美景象進行規(guī)劃布局,再根據(jù)山的走勢、水的流動方向排線,造成山河壯美,大氣磅礴的感覺。寫意山水畫中對于曲線的應用比較多,從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山的連綿,將相連的幾座山用線條構成跌宕起伏,重重疊疊的效果。對于水景更是要把握角度,才能形成畫面的統(tǒng)一。對于學生來說,中國畫中的山水花鳥畫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可以是天空的一群沙鷗,可以是靜靜荷花池中開,對于形態(tài)的分析和動勢,都是可以通過訓練線性素描的方式提升。在自然界中的事物,其光影效果更加難以捕捉,需要考慮到更多的影響因素,用線造型對于學生的繪畫與記憶能力提升非常有幫助。
(三)線性素描與西方素描在中國畫中的融合
根據(jù)線性素描的定義,可以看出其與西方素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線性素描是著重強調情感的表達,而西方素描強調真實,目的更加單純?,F(xiàn)在很多學生會西方素描,但是不能抓住神韻,也有學生在造形方面有很大的問題,這就是文化差異與學習偏差造成的。中國畫難在畫面的和諧性上,例如《送子天王圖》其人物服飾較為統(tǒng)一,但又能明顯區(qū)分主次,色調也較為統(tǒng)一,遒勁的線條更能襯托出仙家的威嚴、浩蕩的氣場來。所以在基礎教學中就要摸清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對癥下藥,可以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從能夠利用幾何圖形表現(xiàn)出的結構開始學習,首先是對物體的形態(tài)進行分析,將不同的部分拆解成幾何圖形,這樣才能訓練其光影效果,在多個幾何圖形的交匯處一般需要光影效果來突出其立體性。而后通過對中國畫的理解與畫面組成的需要,將需要加強和弱化的部分處理好,該用曲線代替直線的部分也要考慮到面與面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領略精髓,快速學習。對于抓不住中國畫神韻的同學可以通過欣賞名家大作來提升自己的品味與理解,并且要從技法上改善其繪畫的形式,不斷熟悉中國畫的繪畫技巧與線條的情感表達,當知識與技法融會貫通后才能在畫面表現(xiàn)上有質的提升。
(四)線性素描在中國畫訓練方法中的應用
速寫顧名思義是強調速度,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事物的描繪。因為速寫需要的時間不多,適合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也適合在野外采風?,F(xiàn)在學校素描課程設置為整個上午或者下午,特別是對非美術專業(yè)但需要上素描課的學生來說,如果是完成一張較為精細的作品是比較困難的,再加上兩次上課時間不連續(xù),很難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這時候就需要速寫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練習情況,老師也可以給予較為準確的指導。想要完成一張較為完整的速寫并不簡單,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分析事物的特點和排線的方式,還要通過結構與光影增加作品的真實性與豐富性。如果想要作品有風格與特點,還要進行場景或者人物情緒的渲染,這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完成。速寫要求繪畫者有較高的觀察能力與造型技巧,還要有極強的線條控制能力,這也決定了繪畫者的藝術水平。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速寫的方式,讓學生互評,再由老師進行點評,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將理論融入到實踐當中,便于學生理解與實操。
四、結語
線性素描教學在當前的中國畫教學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結合時代發(fā)展總結出來符合中國畫繪畫教學與練習的形式。學校要注重線性素描的教育水平與理論,盡量做到與時俱進,也要與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繪畫技巧的熟練度,更要鼓勵與關心學生創(chuàng)作,注重繪畫過程,讓學生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探索新的繪畫表現(xiàn)方式,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整體的課程設置上,要有足夠的時間供學生練習和相互交流,還要進行國畫和線性素描兩方面的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講解與系統(tǒng)技法訓練,掌握線性素描的表現(xiàn)方式和相對應的中國畫表現(xiàn)技法。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觀察身邊的事物,為線性素描和中國畫的表現(xiàn)形式注入新鮮血液,創(chuàng)造具有時代特征與個人風格的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唐勇力.中國畫基礎素描教學研究——線描、線性素描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考[J].中國美術,2010(01):94-101.
[2]金莎莎.論線性素描在國畫教學中的有效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46.
[3]喬一秀.關于國畫專業(yè)線性素描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119.
[4]劉波.線性素描應用于寫意人物畫造型教學過程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16(03):130-133.
[5]肖順.論全因素素描與線性素描——對中國畫專業(yè)素描教學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2(20):30-31.
[6]蘇燁.淺析線性素描與西方形體素描在國畫教學中的有效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7(19):134.
[7]王一婷.論素描教學對中國人物畫的影響[D].開封:河南大學,2011年.
[8]陳伊擘.線性素描在人物畫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