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佳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7)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的駕駛人群正在不斷的擴大,目前已經(jīng)給城市的交通和高速公路帶來了壓力,但是由于交通信息的缺乏,導致了城市的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遠遠的超過了設計的通行能力,造成了交通堵塞,進而使得新形勢下駕駛員對路線的選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駕駛員對于定位導航服務的需求,移動終端的定位導航已經(jīng)在很多區(qū)域得到廣泛地利用,并且很多車輛都已經(jīng)裝置了導航系統(tǒng)以方便車輛的駕駛。但手機智能導航同樣影響了正常的駕駛過程,比如有些人在駕駛過程當中使用智能手機去打電話、收發(fā)信息、播放音樂都能夠導致駕駛人員分心,進而引起交通事故。據(jù)相關報告顯示,在2015年引起道路死亡的因素有三個,第一是酒駕,超過30.8%;第二是超速,占30%;第三是分心駕駛,高達26%。由此可見,研究模擬導航下智能手機對于駕駛行為的影響具有積極的意義?;诖?,本文淺談智能手機對駕駛員行為的影響因素,再細分為手機導航方式以及導航類型對駕駛員的行為影響,并有針對性地提供措施和參考[1]。
智能手機導航功能對于駕駛員的注視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注視行為就是對某一區(qū)域的信息獲取情況,這與信息量有關的,與信息的難度無關,區(qū)內(nèi)注視的次數(shù)與該駕駛員對信息的興趣度有關。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駕駛員需要用手機看地圖,注視的頻率會高于不使用手機導航,所以,這就會影響駕駛員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個觀察,使得注視頻率低于使用手機導航功能的注視頻率。如此,手機導航對于駕駛員的注視時間也有影響。如果使用手機導航,駕駛員總的注視時間會產(chǎn)生影響,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使用手機導航時對車里車外的總注視時間都要比使用車載導航的總注視時間低。在實際駕駛車輛中,如果運用智能手機進行方向導航定位,那么駕駛人必然要消耗一些時間在觀看手機導航信息上,這就導致車內(nèi)注視時間增長,不利于安全駕駛,此時為了避免駕駛人消耗更多時間在觀看導航信息上,必須要確保智能手機所提供的信息足夠準確才行,駕駛員必須要減少車外的環(huán)境平均時間。手機導航會對掃視行為產(chǎn)生影響,掃視行為就是駕駛員兩個知識點之間的轉換速度,由于駕駛員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所觀察的目標和獲取的心理急切程度決定了駕駛員的掃視行為,也反映了駕駛員的努力程度和工作負荷強度。在使用智能手機導航的情況下,駕駛人需要觀察手機的機主信息,所以道路和車內(nèi)的注視點就會增加,如此對駕駛員的掃視時間和走勢弧度都會造成影響。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駕駛員在使用手機導航的時候,駕駛員的手勢幅度會比較大,因為它需要獲取的道路信息較多,所以駕駛員的注視相對集中[2]。其次,在使用手機導航的情況下,駕駛員由于對某一目標感興趣,所以掃視的速度會發(fā)生大幅度的變化,但是如果使用手機導游,駕駛員就需要集中在某個點去觀察,去獲取道路的信息,所以相比而言它的掃視速度會下降。但是同樣也留了更多的時間,讓駕駛員去處理信息,增加了駕駛員的信息獲取速率。
車道中心和車輛中心線之間的距離是比較難以把握的。駕駛員在駕駛過程當中對車道保持的橫向控制能力就稱為橫向偏移和橫向控制。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當駕駛員在日常的駕駛過程當中,它的橫向偏移距離均為4.54厘米,但是如果使用的智能手機導航那么橫向偏移將會為4.66厘米,這比正常直接增加了0.12厘米。其次,如果使用手機導航的話會使得偏移的距離明顯高于正常駕駛的偏移距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使用手機導航,會使車輛行駛的速度降低,而且橫向偏移的平均值會增大,偏于區(qū)間的距離也會產(chǎn)生變化,由此可見,手機導航會對駕駛人的車道保持力產(chǎn)生影響[3]。
綜上所述,注視是駕駛員行駛的效率指標,那么行駛的時間越短,車輛的行駛效率就越高,反之如果行駛的時間越長,那么行駛的效率就會降低??v向參數(shù)的方差體現(xiàn)的是駕駛員的順暢程度,也就是說這個數(shù)值越小,那么駕駛車輛行駛的速度越均衡;反之,車輛運行速度不均衡,車輛行駛也就不會順暢。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基于模擬下的手機導航,車輛的行駛速度會接近10m/s,低于正常的10.67m/s。由此可見,駕駛員如果在使用手機進行導航的時候,由于受到導航的干擾,部分注意的資源被轉移到手機上,所以就會導致其駕駛心理不足而主動的降低車速,但是如果在沒有使用手機導航的情況下,也沒有次要任務的影響,駕駛員的精力就能夠更多的投入到駕駛任務中,就能獲得更多的是路面信息而提高行車速度,進而能夠更加有力的去控制速度,進而提高安全運營性[4]。不僅如此,手機導航還會對縱向加速度產(chǎn)生影響。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相對比不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路況導航的情況,使用的駕駛人車輛運行加速度平均值比較小,但是提升更加明顯,所以靈活性也比較高。
駕駛員會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將手機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在模擬實驗當中,如果當將導航儀擺在方向盤的左側右側儀表盤的下方,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實際擺放位置就需要駕駛員根據(jù)手機的長度以及后視鏡至空調出風口處的距離來進行判斷,根據(jù)尺寸和車輛的空間結構以及是駕駛人的視覺便利性將手機放在方向盤的右側儀表盤的右下方是最為合適的[5]。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將手機放在擋風玻璃前儀表右上方,對駕駛員的平均注視時間、注視頻率以及手勢幅度、掃視速度都會帶來影響。如果將手機放在擋風玻璃處時,駕駛員對道路的注視時間會高于將手機放在儀盤處的注視時間。因此可見,將手機放在不同位置駕駛員對行駛道路的注視時間也不同,因此放置在不同位置對駕駛有不同的影響。
不僅如此,不同的導航方式對于車輛的控制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駕駛員只是用視覺去獲取信息,那么它的橫向片也會增大,且駕駛員注意時間會過長,所以會給駕駛行為帶來安全。如果駕駛員在駕駛的過程當中用聽覺和視覺融合去駕駛,那么就會使得偏離值小于實際情況,就說明如果駕駛過程當中駕駛員如果能夠采用聽覺去獲取信息或者是融合視覺去獲得地圖的信息,那么就會增大安全性,由此保證駕駛過程當中的安全行駛[6]。
手機擺放位置以及智能導航方式和駕駛員對手機的操作都會影響駕駛員的行為,基于此必須要從各個角度展開措施,才能夠有效地改變駕駛行為受到影響的現(xiàn)狀。首先,駕駛員必須要注重手機擺放的位置,在人的視角范圍向上70°,向下60°左右之處去擺放手機,這樣才能夠極大限度地去獲取信息,使得手機放在視線范圍之內(nèi),盡可能地去減少駕駛員的人員異動,由此,能夠使得駕駛員快速地看到手機,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減少掃視幅度和掃視時間[7]。其次,要選擇合理的手機導航方式,通常可以呈現(xiàn)聽取導航信息或視聽導航信息,信息從不同渠道獲取時會明顯優(yōu)于單一的渠道獲取,所以在利用手機導航時一定要打開所有感官,以此來增加安全性。駕駛員本身對于智能手機的操作也是影響其行為的主觀因素,由此駕駛員在使用導航的時候就可以在車輛啟動前就設置路線,并且在使用當前導航時可以運用一些語音功能,由此減少一些注視的時間,進而減少手動操作。
圖1 駕駛員正常行駛角度
簡而言之,基于模擬下的手機導航會對駕駛行為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影響,由此必須要合理地運用設備使其能夠為駕駛過程增加便利性,同樣保證安全性,這樣才能夠促進手機導航在駕駛過程當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