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旭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48
一、試卷綜述
(一)試卷結構和分值
1.試卷結構
本套試卷共計8頁,采用一卷制,由“積累與運用”“綜合性學習”“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等)”“作文”四大部分分有機組成??陀^試題比例合理分配,提高了考察的效度和信度。
2.分值比例
全卷共23小題,滿分120分。
(1)積累與運用部分,共計6小題,計17分。
(2)綜合性學習,共計1小題,4個子問題,計7分。
(3)閱讀部分,共4大題,15小題,計46分。
(4)作文部分,共1小題,計50分。
(二)試卷題量和難度
1.題量控制適度調整閱讀量合理控制答題量
2.難度系數(shù) 整套試卷難度系數(shù)0.65左右。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中難度試題,比例合理恰當。
(三)試卷內容和形式
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堅持穩(wěn)中有變,自創(chuàng)原則,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遵循“三個有利于”基本原則,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知識點覆蓋全面,考查方式靈活多樣,充分體現(xiàn)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綜合性與實踐性的融合。
二、試題具體分析與解讀
(一)積累與運用(共6小題,計17分)
第1題 考查字音,主要涉及聲母、韻母、聲調、形聲字、多音字等,考查拼音規(guī)范、準確地使用。
第2題 考察字形,涉及形近字、同音字等。這兩道題均采用選擇題形式,每題四組詞語,每組四詞,兼顧兩字詞語,詞匯量大,覆蓋面廣。試題設置干擾點均衡分布,降低了試題的難度。
存在問題:部分考生在答題中由于學生對所選答案進行多次亂涂亂摸,頻繁更換,導致選項模糊不清,難以判斷正誤。因而導致失分。
第3題 采用選詞填空形式,考查學生根據(jù)語境,對近義詞的辨析和運用能力。試題中涉及的6個詞語除“堅定不移”外,其他均來源于《中考說明》“附錄一”。
第4題 經(jīng)典詩文默寫,來源于《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文篇目。(1)——(7)題中任選5題;(8)——(10)題中任選一題,增加了可選性,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在題干重點要求處加著重號,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
存在問題:大部分學生基礎好,識記較好,但有部分學生仍對題干審題不清,沒有按要求作答,部分學生字跡潦草模糊很難辨認,失分不應該,還有學生語言基本功較差,錯別字多等導致失分。
第5題 本題材料為議論性語段,以“學會與自己相處”為話題,強調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對人生選擇和意義追求的重要意義,從而指導學生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的育人功能。
第6題 本體采用填空形式,考查了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尤其注重對學生閱讀真實性的考查,對防止教學中功利性閱讀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存在問題:部分學生沒讀過名著《紅巖》,不知道主人公宋振中又名“小蘿卜頭”,更無法準確概括出小說情節(jié);有些學生雖知道“小蘿卜頭”,但出現(xiàn)錯別字現(xiàn)象嚴重,導致失分。
(二)綜合性學習(共1題,四個活動版塊,計7分)
第7題 該題綜合性學習主題“我與青春有個約定”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設置真實生活情景,考查語文學科能力,引導學生珍惜青春,不負青春。
存在問題:部分學生內容不符合要求,或者形式上不符合要求,還有的審題不清,憑感覺答題導致失分。
(三)閱讀(共15小題,計46分)
1.現(xiàn)代文閱讀
第8題 重點考查學生對單則材料內容要點的準確概括,并用簡潔語言進行歸納。也客觀上增進了學生對睡眠的科學理解,了解了各類社會關系對自身睡眠質量的影響。
第9題 重點考查學生對科普文中關鍵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準確地推斷劃線文字的指代內容。也暗含了對打比方說明方法的理解。
存在問題:學生在作答8、9題時,對信息的概括能力不足: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但缺乏對信息提取整合的能力。
第10題 本題用選擇題形式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準確理解和表述能力。
第11題 本體采用選擇題形式考查學生整合、比較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對圖表的閱讀分析能力。
存在問題:有些學生對所選答案進行多次亂涂亂摸,頻繁更換,導致選項模糊不清,難以判斷正誤。
第12題 本題重在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把握文意、體味推敲句子意譯的能力。
第13題 本題考查學生在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篩選、提取重要信息,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的能力。
存在的問題:(1)學生審題不仔細,大部分學生只答出題干的一層意思;(2)少數(shù)學生對12題中的比喻意義不理解。
第14題:本題重在引導學生在通讀基礎上,抓住文本中富有內涵的語言分析其深層的意義。要求學生理解引用詩句結合上下文語境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互動。
第15題 本題從敘述方式的角度設題,考查學生對插敘手法的掌握情況。并結合具體情節(jié)及小說主題分析其作用。
第16題 本題旨在通過對主人懂得探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閱讀體驗分析人物形象,明確文章主旨,闡述現(xiàn)實意義。增強了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注重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給予是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表達空間,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品質。
存在問題:(1)大部分學生閱讀習慣差,作答時,小說人物關系混亂,答非所問;(2)部分學生缺少邏輯思維,所答內容前后不一致,或者前后內容沒聯(lián)系;(3)普遍存在語言表達不簡潔準確,病句頻出現(xiàn)象;(4)語言基本功較差。(5)少數(shù)學生書寫潦草,難以辨認。
2.文言文閱讀
第17題 本題重在考查文言實詞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根據(jù)語境解釋詞義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第18題 本題以選擇題形式重點考查學生對文言虛詞的理解運用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存在問題:(1)語言基本功底較差,對文言實詞虛詞知識點掌握不好,字對字翻譯差,如18題,選對的同學較少,17題“諧”的翻譯答對的寥寥無幾;(2)審題意識不強出現(xiàn)了許多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
第19題 本題為翻譯題,重在考查學生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推斷能力及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第20題 重在考查學生正確理解所選文言文思想內容的能力,明確主人公張騫對國忠誠的具體體現(xiàn),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存在的問題:翻譯不能字字落到實處,對語境缺乏必要的分析,失分比較嚴重;審題意識不強出現(xiàn)了許多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
第21題 本題為填空題,既考查學生對詞的內容理解,也考查了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
第22題 本題為簡答題,從結尾句入手,引導學生從結構和內容上分析其作用,兼顧了對表達效果的考查。
存在的問題:審題意識不強出現(xiàn)了許多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對詩歌色彩問題的回答,沒能抓住顏色本質特點,答案詞語游離在標準答案“濃艷”和“艷麗”的周圍,答案詞語的選擇太過隨意不準確。
(四)作文(計50分)
題目:“做個誠實的人”,該題目言約而意豐,關鍵在于“做”和“誠實”。
審題方面:要審明提示語,它點透了作文題目的關鍵,客觀上降低了神薙的難度,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還要審明題目本身,關鍵詞是“做”“誠實”,即要用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和事件把抽象的“誠實”化為形象化、具體化。
立意方面:誠實的“人”,可以是個體,可以是群體,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做個誠實的人,可以關照人與自己的關系,可以關照他人與他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選材方面:可以結合自身感受最直接、最真切的生活體驗,力求真實新穎。緊扣作文主題,決定材料的取舍預計詳略安排。
存在的問題:(1)卷面書寫: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錯別字較多卷面不整潔;(2)審題:大部分學生輕率地把“誠實”等同于“誠信”。(3)文體上:部分考生對議論文和記敘文缺乏明確的界定,造成作文開頭和結尾兩段是議論,中間分別是在記敘一個完整的事件,缺乏對事件的概括性和分析,多種議論方法更是不會運用。
總之,本年語文中考試題,試題難度適宜,考查全面。遵循了重視基礎、強調能力、科學規(guī)范、結合實際的命題指導思想,體現(xiàn)了突出雙基,強調能力,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發(fā)揮了試題對教學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