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青,許惠財,崔藍方,涂 歡
(南昌大學,江西 南昌 330031)
顏色是一個復雜的人對光的視覺效應,在不同的維度中發(fā)揮出不同的作用[1]。標志的設計是一種企業(yè)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體現(xiàn),?;盏脑O計屬于標志設計的一部分,是校園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而有些?;盏脑O計存在色彩的識別問題?;诖?,從色彩心理出發(fā)研究比較國內外高校的?;找曈X設計,比較了不同?;找曈X文化所表現(xiàn)的意義和特征。
色彩與人類的歷史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不同的國家、民族對色彩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色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文明的傳承中,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形成文化認同感[2]。在現(xiàn)代設計領域,往往把色彩與文化創(chuàng)意以及藝術設計形態(tài)聯(lián)系到一起。
色彩心理是基于色彩的來實現(xiàn)其價值意義,包含視覺、知覺、情感的作用,是一種反應與接收的過程。它是一門學科,是色彩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主客觀活動。在現(xiàn)代設計中,首先要了解色彩心理的受眾人群,其次考慮色彩對消費人群的影響,最后再思考如何提高產(chǎn)品的附加價值。在產(chǎn)品的設計和使用中除了定義產(chǎn)品的基本色彩調性,還要考慮到色彩給人帶來情感效應。埃德溫·巴比特在他的《光與色彩原理中》就明確指出色彩是帶有感情的[3]。色彩心理學是通過外在表現(xiàn)進入人的內心,通過人的情感激發(fā)情緒。基于不同色彩帶給人不同的感覺,這是新時代的一種重要設計文化。
人們用顏色去辨別視覺符號,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特征,給人帶來的情感完全不同。每種顏色都有獨特的心理效應,例如紅色被認為是興奮和激動,藍色是平靜和放松,綠色提供平衡,而黃色則是振奮[4]。
3.1.1 直觀表達性
色彩心理最原始的特征,是直觀表達性,將直觀性的效果映射人的視網(wǎng)膜上,通過顏色刺激人的大腦。簡單來說就是人所能看到的七彩色和中性色調。其次就是色彩的物理特征,在折射的作用下,紅色的偏折率是最小的,紫色的偏折率最大。光的特征又可以分為明視覺和暗視覺,不同情境下我們遇到的視覺作用都不會相同。在這個階段黃色光是最為醒目的,暗視覺的基礎下則藍色光最亮。這就好像物品的包裝一樣,人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最基礎的色彩表現(xiàn)。比如綠色的安全出口指示,以及應急避難場所,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通往安全的指示符號,見圖1。以及紅色的禁止觸摸和禁止吸煙標識,給人的第一眼就是危險,需要制止或是立刻停止的一種行為,見圖2。
圖1 綠色安全出口和應急避難場所指示
圖2 紅色禁止觸摸和禁煙標識
3.1.2 情感互動性
色彩的情感指不同的波長色彩光的信息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通過視覺神經(jīng)進入人腦,隨后產(chǎn)生聯(lián)想,形成色彩心理的情感反映。色彩的互動性特征也屬于交互設計中的一種,人對色彩的第一感覺是通過眼睛進入視覺范圍的,第二特征則會進入人腦,激起人的感性思維,使人和色彩之間產(chǎn)生互動性,在圖像設計中,顏色可以提高參與度,增強目標人群的沉浸感。比如紅旗,它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對人們最直觀的色彩反映,更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的勇敢、熱血和激情,它與人的情感和互動已經(jīng)上升到了對民族的情感以及對民族的深厚感情。
3.1.3 文化象征性
色彩不僅僅只有情感的表現(xiàn)和互動,同時還具備強大的象征意義。由于色彩體現(xiàn)不同的等級和檔次,色彩所代表的文化特征也會不同[6]。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除了其極具特色傳統(tǒng)建筑文化特色,色彩也是強大文化的表現(xiàn)特征。紅色、黃色是其最主要的主色調,輔助以部分藍紫輔助色彩,這種色彩的文化表現(xiàn)力從古至今都具有明顯的尊貴感和磅礴的氣勢,見圖3。
圖3 北京故宮的色彩文化
新時代的色彩定義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它包含了設計者智慧結晶的過程,色彩的情感和文化屬性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任何標志的設計,包裝,建筑環(huán)境等的設計都是離不開色彩的原理,如何把色彩運用到現(xiàn)代的設計中,也是設計師在亟待思考的問題。色彩心理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在學理的概念上,它包含色彩心理的部分,同時也包含心理色彩。對于新時代的色彩的運用,可能會更多偏向生活的色彩,在感性與理性的基礎上去發(fā)掘人們的需求。當色彩心理慢慢進化成一種職業(yè)的時候,人的個性化需求就會出現(xiàn),當下的設計師需要讓色彩引起人情感與文化的共鳴,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
?;帐且环N借助特殊的視覺文字和圖形快速向人們傳達和賦予一定情感和意義和情感的信息載體。包含文化和歷史的特性,是一種易識別、易傳播的設計符號。就目前?;赵O計的形式來看,基本注重得比較多的是圖形和文字的構成,在色彩的運用方面比較單一。色彩是校園VI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傳達著一種文化精神氣質,包含著校園的辦學理念、文化積淀的形式。色彩具有引人入勝的效果,從色彩的功能上來看,具有識別符號的功能,也就是?;兆R別雙方相互認知的過程,因為色彩是一種外化的表現(xiàn)形式,運用色彩的屬性,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來表達和傳遞學校的價值觀,同時,標準色也是校徽設計探討的核心[10]。從標準色的角度探析國內QS排行榜100所高校的?;丈史治隹梢缘贸觯焊咝P;丈实闹髁黝伾羌t、藍、綠三種顏色,見圖4。證據(jù)表明人們普遍更喜歡藍色,顏色和環(huán)境對人們的顏色偏好的相互作用[11]。就單色屬性而言,紅色心理學給人的感受是熱情、自信和火熱,是一種充滿能量的色彩。藍色心理給人一種平靜和放松的狀態(tài),讓人產(chǎn)生希望。藍色也是使用較為多的一種色彩,比如中南大學,除了在構成基礎上采用中國結的造型,其中也運用了象征未來的藍色在希望之下團結前進。綠色則是生命的象征,代表生機與希望。不排除有部分混合顏色和單色色彩。
圖4 ?;赵O計色彩的主流色
色彩是最基本的設計元素,不同色彩蘊含著不同的精神,代表不同學校的學科特點和歷史文化,在?;丈实脑O計中,需要更多地思考色彩是否與學校的氣質是一致的,顏色是否可以協(xié)調與互補,顏色是否可以與其他設計區(qū)別開[12]。而這種寬泛的色彩概念只是基于人類的色彩心理學基礎下給人的情感,而對高校真正的文化認同感似乎沒那么深刻與識別。
就美國的顏色模態(tài)分析來看,美國的八所常青藤高校的建立大多與宗教和教會有關[14]。在色彩的使用上和中國的?;罩髁魃视兄惽ぶ?。但是在配色方面略顯大膽和豐富。哈佛大學是北美的一所高等學府,?;丈稀癡eritas”表達追求真理的定義。其色彩的主導色也是紅色,傳達出哈佛學子追求真理的精神。普林斯頓大學的?;沼沙壬屎椭行院谏M成,代表這個美麗的學校能一直繁榮,展望新的未來。耶魯大學的主導色是藍色,耶魯大學直至今天都要求所有學生學習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這兩門必修課程,其校訓“光明與真理”也離不開色彩所要傳達的意義。校徽色彩的定義不能簡單用附加上的意義,而應該遵循學校的文化、性質去定義和構成。
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只是要匹配一所高校的特質,還要和其他高校區(qū)別開,并且是易于識別的[15]。就像是人類自古以來相約俗成的一樣,不一定是先入為主,但一定是一種易于識別的文化。
色彩轉化成一種視覺符號才能上升到心理層次的作用,高校的文化特征屬性是離不開校徽的標準色彩辨別作用的。?;盏脑O計基本都是由大學簡稱型、歷史借鑒型、標志建筑型、行業(yè)寓意型這四部分構成,而色彩是更好地把這四種特征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手法。不同的高校具有不同的色彩屬性,不同的色彩屬性代表不同的文化特征。西方的高校建學都比較早,不同的色彩含義不同。色彩是一種視覺文化,視覺文化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是一種“直觀”的文化,又是一種“虛擬真實”的文化,不同的意識會產(chǎn)生不同的文化效果。因此視覺文化重點不在于強調概念性的知識,而是強調于瞬間激起的震撼效果,這種效果就是對視覺文化的理解[16]。從色彩中去探析色彩的作用和學校辦學歷史文化的性質特征,見表1。
表1 中外高校色彩視覺分析
校徽承載著中國上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文化,包含傳統(tǒng)的書法篆刻、圖案、色彩、剪紙等文化元素,造型上的“天方地圓”遵循中國傳統(tǒng)的宇宙觀文化,顏色也一直保留單一,服務于傳統(tǒng)的“樸素之美”,顏色單一特征比較明顯[17]。中國早期的?;栈径际倾~制品,這與中國傳統(tǒng)的銅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在2020年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的“恰同學少年—?;盏拇髮W記憶展”深刻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瘴幕陌倌隁v程。北京大學最早于京師大學堂之際,就以“銅琺瑯”的?;招螒B(tài)展現(xiàn)出歷史銅文化的穩(wěn)重特色,這與北京大學的“以人為本”思想相互融合。清華大學的校徽最早出現(xiàn)在1916年“兵操訓練營”軍旗上,典型的民國篆書版?;?。此外,基于徽源和徽憶的特征,中國傳統(tǒng)的?;栈径际倾~琺瑯制成,包括燕京大學等學校,銅琺瑯在民國就是一種記憶的象征和文化,見圖5。
圖5 中國早期的銅制品?;赵O計
西方的?;諅鹘y(tǒng)較早于中國?;?,西方的校徽大多以盾形為特征,在色彩的使用上典雅、莊重、高貴。西方的大部分高校私立性質都比較強,這離不開西方早期的宗教和貴族文化特性。這種徽源就更有根可循。西方的視覺文化是一種轉向文化,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視覺觀,西方學者自古希臘就開始討論“視覺”,在古希臘人的文化體系中“生命意味著看見,死亡才是失明”,可想對“視覺”的重視程度,認為視覺具有“優(yōu)越性”柏拉圖早期的視覺文化觀就指出人的器官是可以分為“肉體之眼”和“靈魂之眼”,他把人的靈魂看作具備視覺功能的文化[18]。雖然視覺文化進入到中世紀后進入了比較曲折的路線,但是視覺文化不可避免是第一位的。
可以說視覺文化是一種寬泛而復雜的設計概念,同時也是具備多樣性和藝術性的特征,新時代人們只會對視覺文化越來越挑剔,所以是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的[19]。視覺文化特征離不開民族乃至國家的努力和要求,也離不開在設計中的整體規(guī)劃和布局,同時也需要整體與局部的協(xié)調,才能讓這種文化熠熠生輝。
5.3.1 民族地域優(yōu)越
日本的設計在現(xiàn)代設計的領域中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且具有強烈民族性的特征,在?;盏脑O計及重新設計下,視覺色彩也成為了其中重要的設計因素。東京大學的原?;帐?948年由星野昌一設計的,大學字體的部分采用了金色,背后的兩片銀杏則用了灰色,而最早的?;盏念伾容^暗淡,甚至沒那么明顯的校園地域文化特征。在2004年之際,又進行了重新的修改和設計,把原先的字體去掉,而是用色彩去代表學校的地域特征,最終,一片葉子采用了銀杏黃,另一片則用了淡藍色。這種意象派的校徽設計和一般?;盏某霭l(fā)點不同,深刻傳達出東京大學的校訓文化:以質取勝、以質取量、培養(yǎng)國家領導人和各階層中階力量,見圖6。
圖6 東京大學?;赵O計
5.3.2 整體規(guī)劃策略
在色彩的選用上要與所傳達的價值觀要一致。學校的視覺文化是以非盈利性為目的的,不能過分浮夸,包括對辦學理念、行為規(guī)范、工匠精神等其它無形要素都要統(tǒng)一[20]。如果?;盏脑O計沒有整體的規(guī)劃和布局,就很難展現(xiàn)校園文化的特征和表現(xiàn)。中國國內大大小小的高校幾千余所,如果不能較好地展示統(tǒng)一化與系統(tǒng)化的文化特征,就很難提高校園的文化塑造能力。
5.3.3 局部整體關系
伊頓在《色彩藝術》中指出“如果你不能在沒有色彩知識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杰作來,那么你就應該去尋求色彩知識”。色彩知識其實就是一種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了解色彩,從色彩的基礎來看,色相是顏色的基本屬性和原始色彩。色彩的明度其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像是加入了白色顏料慢慢把這種顏色減弱下去。飽和度則是指色彩的鮮艷程度,可以分為中高低三種形態(tài)。其實這也是色彩的基本屬性和根源。校徽設計的源頭也是圖形創(chuàng)意的源頭,在圖形創(chuàng)意的基礎上,我們考慮到色彩的對比色,比如黃色、紅色、藍色之間的搭配;黃色、紫色之間的搭配;藍色、橙色之間的對比關系,又或是同類色之間的關系,黃色、綠色之間的協(xié)調美。同類色又可以分為同類暖色和同類冷色。兩種色調之間的對比協(xié)和,在同類色中加入百分比例較少的對比,會讓畫面顯得生動活潑。所以基于色彩的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就因為和諧而顯現(xiàn)了。
視覺文化作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并廣泛流傳于20世紀90年代,在今天,視覺文化依舊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現(xiàn)[21]。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視覺文化也迎來了轉型和發(fā)展,并且?guī)砹藙?chuàng)新和發(fā)展,審美趨勢也偏向于趣味化和抽象簡潔化。新媒體的時代最終加速了視覺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22]。研究色彩的視覺文化對現(xiàn)代?;赵O計乃至藝術設計具有象征性和藝術性、指導性、識別性和優(yōu)越性的特征。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把?;丈实膯我恍赃M行再設計的原則,從而達到視覺識別文化的第一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