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寶光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币虼耍覀冃枰粩嗯囵B(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下面,筆者將從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想象力等方面出發(fā),淺談如何開啟小學生語文想象力的大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想象力;語文素養(yǎng)
新教材重視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知識結構和課程內容都有“隱在體系”等待我們這些教育者去思考和挖掘。縱觀一年級教材,無論是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語文園地和口語交際都是通過情境圖,讓學生通過已有認知,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最終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那么如何使用教材,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
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短短的一個多月中要掌握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以及拼音的拼讀,會存在記憶困難的情況,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教授拼音“j、q、x”時,我會先出示情境圖片,讓孩子觀察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隨著孩子們的匯報,我會在電腦中呈現(xiàn)出由公雞、西瓜和氣球演變出的字母“j、q、x”。由具體形象的事物中提取新的知識,可以加快學生的認知速度,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狀和發(fā)音。學生在對這些拼音的樣子進行想象,看到這些拼音的書寫就會想到他所聯(lián)系的事物,拼音的書寫和發(fā)音記憶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二、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雖然新教材對于識字寫字的編排更加合理,采納了北師大關于兒童字頻研究的成果,精選了兒童讀書最需要先認識的300個字,但對于參差不齊的學前基礎,對班級那些學前識字量小的孩子來說,識字、寫字是拉開他們學習成績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是我在教學中最關注的。在執(zhí)教《日月水火》這一課時,我結合課后習題“猜一猜、連一連”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同學們已經(jīng)通過圖片和圖片中的甲骨文認識了象形字,那接下來這些字你能想一想它代表什么字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猜想圖片和甲骨文所代表的漢字,很快就能找出正確的答案。把課后問題作為課堂內容學習的檢測和延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
(一)結合課后習題背誦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背誦積累是小學語文的重要部分,面對一篇篇課文內容,如何讓孩子又快又好地記下來,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孩子的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在執(zhí)教《大小多少》時,我通過學生第一課對量詞的掌握,第二課時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在比什么?孩子們馬上抓住了課題,匯報在比較大小和多少,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我又出示了帶有圖片的課件,課文內容通過直觀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一邊看圖一邊讀,經(jīng)過男生讀、女生讀、男女對讀,讓孩子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地印象。這時我又讓他們練習一邊讀一邊做動作。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動了起來,幾個平時沉默的孩子也動了起來,小伙伴們一邊做動作一邊回想著課文??吹酱蠹遗d趣盎然的樣子,我組織全班同學一起站起來,看著課件中的圖片,一邊做動作一邊回想課文內容。孩子們的動作和課文內容相配,表情豐富,學習的熱情高漲。在一片熱情洋溢的誦讀聲中在不知不覺中把課文都背了下來,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結合課后習題知識點,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構成部分,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能夠體會文章的人文思想,進而提升自己的人文主義素養(yǎng)。在講《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課時,我結后課后題:1.朗讀課文,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2.讀一讀,比一比?!靶」u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小公雞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边M行了以下的設計:第一課時讓孩子們了解了他們是一對會互相幫助的好朋友。第二課時,在讀小鴨子和小公雞的對話時,讓孩子們先回憶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說:“這回來到了小河邊,小鴨子終于可以幫助小公雞了,小鴨子的心里會想寫什么呢?”“它的心情怎么樣?”孩子馬上想到了:小鴨子會很高興,終于可以幫助朋友了。接著讓孩子們想象著小鴨子的心情練習讀了小鴨子的話。追問:“小公雞看到小鴨子要下河里捉魚,它會怎么想呢?”孩子們有的說:“小公雞很想去”;有的說:“它怕水,但是想去”;還有得說:“它很好奇,覺得下水好玩?!焙⒆觽兺ㄟ^想象課文角色的心理活動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聲情并茂地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四、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想象力
口語交際是在具體的語境中根據(jù)要求圍繞內容進行交際。是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和表達能力的平臺。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口語交際的課后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聯(lián)系生活,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執(zhí)教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圖,想一想每幅圖都看到了什么,不僅要看到圖上的內容,還要“看到”圖外的內容,然后試著說一說第一幅圖和第三幅圖的意思,然后根據(jù)課后提示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運回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有的學生說:“南瓜是小兔子找好朋友幫忙抬回家的”;有的學生說:“南瓜是小兔子自己滾回家的”;有的學生說:“南瓜是小兔子開車運回家的?!边€有得說:“南瓜是小兔子用馬車運回家的”……一旦學生想象力的大門打開,就會踴躍大膽發(fā)言,達到口語交際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挖掘課文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契機”,幫助學生練就一雙想象的翅膀,打開他們思維的閘門,激發(fā)他們豐富的情感,孩子們就能夠展開暢想的翅膀,打開小學語文想象力的大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鄧勝芳.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J].新課程(上),2016(7).
[2]魯大偉.開啟兒童想象力培養(yǎng)小學語文素養(yǎng)[J].課外語文,201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