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提出的背景下,學校教學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要有適合地方特色的教學模式。我校的理科教學將“學案導學、合作探究和達標積分”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中,致力于在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學習。教學中,要做到生生合作、師生互動,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提高教學班級的核心素養(yǎng)和成績,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使課堂教學成為高效課堂。
【關(guān)鍵詞】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達標積分。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093-02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Study Case Guidance, Cooperative Inquiry and Standard Points"
(Pandian Town Middle School, Qihe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MENG Xianggui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hina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2035", school teaching must have a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The science teaching of our school applies the teaching model of "study plan guidance, cooperative inquiry and standard points" 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is committed to improving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are happy to learn. In teaching, student-student cooperation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must be achieved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eaching class, reduce the academic burden of students, and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an efficient classroom.
【Keywords】Learning plan guidance;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Standard score.
在教學實踐和反思的過程中,筆者深刻感受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真正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才能提升課堂效率。而自主學習是“學案導學和合作探究”的基礎(chǔ),高效率的自主學習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我校的結(jié)合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行“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達標積分”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實行該模式的教學班級的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隨之得到整體提高。基于此,筆者將從教學模式導學案的編寫、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以及教學模式的達標積分過程三個方面來對“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達標積分”的教學模式進行詳細介紹,希望能對日后相關(guān)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所幫助。
一、教學模式導學案的編寫
一般而言,“導學案”相當于整個課堂的導航,學生們可以根據(jù)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重難點、學習過程、認知方法、堂清訓練、課堂達標檢測和拓展開發(fā)性作業(yè)等內(nèi)容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材知識性質(zhì)科學地指導學生。具體來講,它應該包括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思維拓展、知識遷移、識圖歸納等,還要擬定培養(yǎng)學生何種思維方法,訓練何種能力,培養(yǎng)什么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通過直觀啟發(fā)和媒體教育技術(shù)輔助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知識點,降低學習的難度,達到解決問題、高效學習的目的。
二、教學模式具體操作
“學案導學,合作探究”是一種結(jié)合導學案的自主學習模式,制定教學目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需要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意在突出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守這項原則,明白課堂活動的具體導向,對教學內(nèi)容有選擇性地進行取舍,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突出課堂重點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爭取實現(xiàn)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們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快速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從而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下述具體操作過程。
(一)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主要著眼于“導”和“學”兩個層面?!皩А弊⒅赜诮處煹囊龑В唇處熗ㄟ^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點撥,包括創(chuàng)設情景、開展知識遷移比賽以及梳理重難點等。“學”則偏重于學生的學習,學生以學案為依據(jù),科學地梳理出課堂重難點,將內(nèi)容歸納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jié)構(gòu)。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主要是通過實驗探究和問題探究,讓學生組成4人或6人的小組互助合作。探究的方式多種多樣,不過,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充分體現(xiàn)小組長分工管理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知識上有所收獲,在合作交流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弄清所學知識的規(guī)律和概念。同一小組中的學生通過集思廣益、相互研討,并最終能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此外,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培養(yǎng)他們合作創(chuàng)新的能力,對于其日后的成才至關(guān)重要。
(三)直觀啟發(fā)
直觀啟發(fā)主要依賴于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利用視頻動畫直觀地呈現(xiàn)教材內(nèi)容,當撥則撥,變抽象為直觀,實現(xiàn)教材的升華,充分讓學生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在欣賞完視頻作品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展示交流,相互之間交流心得體會,針對交流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教師應及時補充。
(四)堂清訓練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限時訓練或小測。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并結(jié)合“學分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達標檢測
教師在結(jié)束課堂講解之后要讓學生在練習冊上進行隨堂檢測,并進行講解。針對沒有達標的學生,課下補清。
(六)課堂小結(jié)
課堂知識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拿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們做課堂小結(jié),包括對課堂質(zhì)量進行評價等方面,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進行調(diào)整。
(七)作業(yè)
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水平,設計分層作業(yè),作業(yè)內(nèi)容應當具有針對性和開放性。
三、教學模式達標積分過程
科學分組應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 ”的原則,以小組為單位將班級內(nèi)的學生進行分組。一個小組內(nèi)的組員在學習能力和知識吸收程度上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小組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以4~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以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和相互促進。學習小組以組長為領(lǐng)頭羊,組長要合理分工每一個組員的任務,明確每一個組員責任,還要對組員課堂學習、堂清、測試科學記分。在回答課堂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中,組內(nèi)6人1~4號每次記1分,5~6號記2分。堂清有固定的題數(shù)和填空、分競賽搶答和達標題,答對一題得1分,答對填空兩個得1分。單元測試和期中、期末按組內(nèi)平均成績記分,6組中奪得第一的記6分,第二記5分,第三、第四記4分,第五記3分,第六記2分。教師每周一次匯總各組得分,并根據(jù)得分選出周學習之星6人,進步之星6人,優(yōu)勝組2個。在學期結(jié)束,對各組周匯總。其他學生比賽活動得分加入相應組內(nèi),得出各組的總分,選出優(yōu)勝組3個,學習之星6人,進步之星6人,對優(yōu)勝者表彰獎勵和總結(jié)。教師通過一年教學實踐嘗試,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樂于學習。小組成員的異質(zhì)組合,接近同質(zhì),縮小了差距,減輕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也使全班整體核心素質(zhì)和學業(yè)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總之,“學案導學、合作探究和達標積分”教學模式,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生生合作、師生互動,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調(diào)動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zhuǎn)變,使課堂教學成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潘玉峰,趙蘊華.課堂教學心理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靳玉文.當代教學創(chuàng)新經(jīng)典錄[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韓吉東.合作學習中的100個問題[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孟祥貴(1963.02-),男,漢族,山東齊河人,本科,副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