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如
南通市如東縣豐利鎮(zhèn)豐利小學(以下簡稱“豐小”)的珠心算實驗教學踐行20多年來,一次次震驚了中外人士?!柏S小神算子”的名聲超越了國界,他們先后與各國選手比賽或為各國來賓表演,幾度上鏡中央電視臺,代表南通出席文化交流活動……豐小珠心算真正成為南通對外交流的一張文化名片。
改革求發(fā)展,實驗創(chuàng)特色
上世紀末,面對新世紀文化的激蕩和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豐小一直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迎接新的挑戰(zhàn)。1997年秋,在市縣教育部門和財政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開辦了珠心算實驗班。
辦班伊始,為得到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學校選派在教學和教科研方面頗有建樹的阮庚梅老師執(zhí)教該班數(shù)學,主持珠心算教改實驗。1998年7月,實驗班學生參加如東縣首屆少兒珠心算競賽,榮獲團體一等獎。2000年,豐小珠心算奪得第一個江蘇省團體一等獎,學校同時獲得伯樂獎一等獎。
實踐出真知,科海揚風帆
好景不長,很多家長認為學習珠心算很辛苦,不愿意讓孩子繼續(xù)參加實驗班的學習,豐小珠心算實驗一時陷入僵局。為了打破實驗瓶頸,學校決定隨機選班進行實驗,并根據(jù)“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強師”的思想,先后自主參與了教育部重點課題“三算結合教學促進素質教育發(fā)展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申報了“自主創(chuàng)新型三算結合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的子課題以及“信息技術與珠心算教學整合應用的研究”“構建珠心算教育學校特色的研究”,以科研促進珠心算教學的提升。
以強大的師資做保障 學校組建了“校長抓全局、主任抓落實、教師抓教學研究”的高效管理網(wǎng)絡,利用寒暑假開展各種形式的珠心算教育師資培訓工作。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培養(yǎng)了一支具有較高思想素質、良好敬業(yè)精神、一定珠心算教育理論水平和較強業(yè)務素質的教師隊伍。
以過程控制為抓手 一年級做到每日一測,及時了解整班的教學進度;二至六年級的珠心算選手每周一測,及時掌握訓練進度,提高訓練成績。針對測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學校組織珠心算教研組的全體教師共同會診,提出整改方案。
以模式改進為突破 通過實踐和研究,豐小構建了珠心算教學新授課的新模式:復習鋪墊—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討論—練習質疑—合作競爭—自我反思;設計了練習課教學新模式:基本練習—自主練習—針對練習—滲透練習—珠心算練習—開放性練習。
以青藍結對為載體 珠心算教研組的教師每年都要結成“傳幫帶”的青藍工程對子,將自己的教學與訓練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給后來者。幾年間,教研組先后在各級教育教學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多篇,學校珠心算教練組被評為南通市優(yōu)秀師表群體和江蘇省珠心算先進集體。
走普及之路,塑特色品牌
2012年9月,江蘇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聯(lián)合發(fā)文,在全省開展珠心算普及實驗,作為有珠心算教學基礎的學校,豐小被定為首批實驗學校。新形勢下,豐小比以往更加關注學生在珠心算學習中的表現(xiàn)。
合理整合研究 在備課組組長王曉琴的帶領下,學校珠心算教師們對南通市匯編的珠心算與蘇教版整合教案的使用進行每日使用反思追蹤,所記錄的思考觀點得到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認可。學校珠心算骨干教師每年都參與南通市珠心算整合教案與練習的修訂工作,并承擔著全市珠心算實驗教師的教學培訓工作。
微型課題突破 學校通過科研課題為珠心算實驗找尋理論支撐與實踐策略已開展多年,把大課題分解成各種微型課題,便于教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研究,實現(xiàn)珠心算教學的新突破。
教研活動普及 在每兩周進行一次的數(shù)學教研活動中,必有一個板塊是對全校數(shù)學教師進行珠心算基礎知識的普及,提前培訓下一年的師資力量。
創(chuàng)新團隊輻射 2014年9月,豐利鎮(zhèn)成立了以王曉琴為領銜人的珠心算創(chuàng)新團隊,每月活動一次,通過上課研討與微型講座對全鎮(zhèn)小學低年段與幼兒園進行輻射,為今后全省鋪開珠心算實驗奠定了基礎。
珠心算文化熏陶 校園中處處可見珠心算文化:大門口有算珠標志,校園里有標語式宣傳,有珠心算專題展廳呈現(xiàn)珠心算教學歷史,還有珠心算訓練基地。此外,學校還創(chuàng)編了珠算舞、算盤歌、珠心算心理劇等。
學校多名教師主持過市級以上公開課,制作的近10節(jié)珠心算教學微課被收錄進江蘇省教研室網(wǎng)站,供全省實驗教師學習。教師們的教學微課、錄像課先后獲國家省市一、二等獎,省內(nèi)外兄弟學校更是紛紛到豐利小學學習取經(jīng)。學校學生先后參加世界、國家、省、市珠心算各類比賽,獲獎人數(shù)與檔次再創(chuàng)新高,先后獲世界珠心算比賽團體特等獎、一等獎,并將省賽紀錄提高了500多分。徐劉洋同學參加江蘇衛(wèi)視《最強大腦》節(jié)目,引起了轟動的社會效應。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學校將堅定地走好珠心算普及之路,借珠心算文化申遺成功的東風,讓學生真正感受珠心算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的需求,使珠心算這一學校特色真正為學生的成長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