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娥,夏啰啰,鐘 麗,謝來平,羅朝學,黃定德,齊小梅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核醫(yī)學科,重慶 400038)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在胃黏膜定植的革蘭陰性微嗜氣桿菌。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HP列為Ⅰ級致癌物,并將其確定為消化性潰瘍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1]。研究報道指出,HP感染可致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等疾病[2];亦與許多胃腸道外疾病密切相關,包括循環(huán)、神經(jīng)、血液、泌尿及內(nèi)分泌等多系統(tǒng)疾病[3]。HP的感染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條件及經(jīng)濟水平等多種因素相關。目前尚未明確HP感染的確切傳播方式,可能因人際間直接接觸傳播或環(huán)境污染引起,其中口-口、胃-口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在其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夫妻是直接接觸的代表性人群,而目前關于配偶間HP傳播仍存在爭議性觀點;關于配偶間是否存在HP傳播及配偶間傳播在成人HP感染中所起作用仍有待于進一步臨床探究[4]。本研究中選取HP感染患者及其配偶為研究對象,分析HP感染患者致配偶感染的危險因素,旨在為臨床診治提供有效參考。
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本科室門診行碳13尿素呼氣試驗(C13-UBT)檢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及其配偶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參照羅馬Ⅳ標準行消化不良的診斷[5];(2)接受C13-UBT檢查;(3)具有較好的研究依從性;(4)所有患者均行研究前溝通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既往已明確HP陽性并接受過相關治療;(2)近期接受過PPI、抗生素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治療方式;(3)離異、喪偶或與配偶長期分居者;(4)拒絕或中途主動退出或失訪者;(5)因自身認知能力差、免疫能力差等原因而無法耐受研究。最終依據(jù)以上標準納入HP陽性患者及其配偶152對?;颊呋€資料:男78例,女74例,平均年齡(51.35±14.24)歲,中位年齡47.83歲;配偶基線資料:男74例,女78例,平均年齡(50.71±13.85)歲,中位年齡46.74歲。此外,選取同一時期健康體檢中行C13-UBT檢查的健康人群328例。研究對象均在重慶市長期居住并取得其本人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調(diào)查方法
研究對象接受一對一的問卷調(diào)查和HP檢測。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夫妻雙方人口學背景、體重指數(shù)(BMI)、同居時間、家庭人均收入、吸煙及飲酒狀況;采用利茲消化不良問卷簡表[5]調(diào)查病例組和配偶組反流發(fā)生率及頻率。根據(jù)配偶HP檢測結果分為配偶陽性組(+)和配偶陰性組(-)。調(diào)查問卷由醫(yī)務人員進行規(guī)范化說明后,由夫妻雙方共同完成填寫。
1.2.2HP感染的檢測方法
C13-UBT作為檢測配偶雙方HP感染的方法,具有快速、簡便且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亦是臨床檢測HP感染的金標準之一[6]。C13呼氣測定分析儀來源于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HY-IREXA,雙通道,靈敏度0.96、特異度0.98),依據(jù)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檢測方法如下:受試者空腹口服一杯試驗餐(約12 mL)后收集零時的呼氣樣本;飲用75 mg C13-尿素(溶于70 mL溫水)30 min后,收集每個受試者的呼吸樣本。測定服藥前后呼氣樣本中C12/C13比值(δ值),若呼氣后及呼氣前δ值的差值大于4則為Hp陽性[7]。
健康人群328例中HP(+)180例,感染率為54.88%,配偶152例中,HP(+)103例,感染率為67.76%,HP(-)49例,占比32.24%。配偶HP感染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配偶共同居住時間、家庭人均月收入、學歷、反流頻率與HP感染的發(fā)生率密切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配偶個人因素與患病情況分析
患者個人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學歷、反流頻率、飲酒是否與配偶HP感染的發(fā)生率密切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個人因素與配偶患病情況分析
對于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反流、配偶反流及同居時間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夫妻雙方學歷以及家庭收入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HP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感染微生物之一,也是消化性潰瘍、胃炎、淋巴瘤及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還與特發(fā)性蕁麻疹等其他系統(tǒng)疾病存在一定相關性[8]。HP的感染率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間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在城市及鄉(xiāng)村間呈現(xiàn)不同的分布特點[9]。既往研究表明,HP的感染率與諸多社會經(jīng)濟因素有密切關系,包括經(jīng)濟收入、公共衛(wèi)生條件、人群受教育程度等[10]。
既往研究指出,國內(nèi)HP的平均感染率為64.23%,同時呈現(xiàn)家庭聚集現(xiàn)象[11]。當父母雙方存在任一方HP感染時,子女HP感染率可達85%以上[12]。當夫妻中任一方發(fā)生HP感染后,其配偶的發(fā)生HP感染率為82%~85%,顯著高于當?shù)亟】等巳旱钠骄絒13]。本研究結果顯示,328例健康人群中發(fā)生HP感染為180例,感染率為54.88%。檢測HP患者的配偶感染狀態(tài)發(fā)現(xiàn),配偶152人中,HP(+)103例,占比67.76%,HP(-)49例,占比32.24%。配偶感染率顯著高于同期健康人群HP感染狀態(tài)。研究結果提示,夫妻間HP交叉感染可能是HP傳播的關鍵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HP可在機體內(nèi)生長、增殖,還可通過唾液、糞便等途徑向外傳播。目前已在HP感染者的唾液、牙斑及糞便等處檢出HP[14]。目前,家庭共餐制飲食及夫妻生活等因素致使夫妻間不可避免發(fā)生發(fā)口-口傳播;此外,糞-口傳播亦為HP感染的重要傳播方式,如共用馬桶時也可能誘發(fā)HP交叉感染[15]。在本研究中,對HP感染患者致配偶感染的危險因素行單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夫妻雙方學歷以及家庭收入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獨立保護因素(P<0.05);患者反流、配偶反流以及同居時間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經(jīng)濟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影響HP感染的重要社會因素。當夫妻雙方受教育程度越高或家庭人均收入越高時,配偶的HP感染率則越低。既往研究報道指出,當家庭年收入超過8萬元時HP感染具有較低風險,低于5 000元時具有較高的感染風險[16]。報道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說明應加強HP感染相關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及配偶對于HP感染的認識以降低HP配偶間的傳播能力。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動力障礙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在HP感染后超過50%的胃潰瘍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情況,而反流與HP的傳染亦存在一定相關性[17]。ABD等[18]關于HP感染的動物實驗表明,在誘發(fā)反流前后,HP感染的獼猴唾液中HP培養(yǎng)陽性率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反流后陽性率可達60%以上。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患者或配偶存在反流均與配偶HP感染存在相關性,同時,多因素回歸提示兩者均為配偶HP感染的危險因素。可能原因是當HP陽性患者出現(xiàn)胃食管反流時,HP則會隨胃內(nèi)容物反流進入到患者口腔中,并且胃食管反流還會影響到口腔內(nèi)唾液的流量以及緩沖能力,使得口腔微環(huán)境改變,HP定植于口腔中,當夫妻雙方在共同進餐或是進行夫妻生活時,均會使患者口腔中的HP傳染至配偶口腔中,最終引發(fā)配偶感染HP。同時,隨著同居年限的提升,HP感染患者配偶的HP感染率逐漸升高。研究結果提示,感染者將HP傳播給有親密接觸的非感染者是循序漸進、逐步進展的過程。
本次研究雖得到了一定的研究結果,但仍存在諸多不足。(1)本研究的樣本量及觀察指標數(shù)有限,臨床研究中存在較多混雜因素。(2)使用C13-UBT檢查無法排除口腔內(nèi)其他產(chǎn)尿素酶細菌帶來的感染,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陽性,下一步仍需進行擴大樣本量的臨床研究;(3)所有患者均來自重慶市地區(qū),存在明顯的地域局限性,故仍需要進行全國大范圍內(nèi)的多中心研究以獲得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
綜上所述,配偶間HP的感染是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夫妻一方存在HP感染時,其配偶往往存在較高的HP感染風險?;颊叻戳?、配偶反流以及同居時間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夫妻雙方學歷以及家庭收入是配偶發(fā)生HP感染的保護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加強HP感染相關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及配偶對于HP感染的認識,及時糾治嘔吐、反流等癥狀,注重夫妻間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進而有效降低配偶間HP交叉感染的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