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海鴻
(山西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目前山西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陽)一礦回采工作面回風巷多相鄰采空側,機尾三角煤受回采采動應力及采空區(qū)二次動壓影響,易出現(xiàn)片幫、冒頂?shù)葐栴},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影響了工作面高效生產(chǎn)。為解決上述問題,通過使用KMA—1型超強礦用無機加固材料注漿加固三角煤,保持圍巖的完整性,有效地提高圍巖的整體強度、改善支護體的支護特性,降低巷道變形量,使圍巖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有效管控三角煤區(qū)段的頂板和煤壁。
8304工作面位于華陽一礦15號煤南條帶三采區(qū)中西部,東部為本采區(qū)大巷,南部為8305(西)回采工作面(正掘進),西部為南北翼瓦斯聯(lián)絡巷,北部為8303(西)工作面(已采)。工作面傾斜長度199.2 m,可采走向長度859.5 m,地質儲量189.6萬t,可采儲量165萬t。煤層總厚度6.25~6.76 m,平均厚度6.58 m。煤層傾角1°-13°。工作面總體為一單斜構造,局部發(fā)育有次一級的向、背斜構造。工作面坑透預測的撓曲2條,斷裂構造2條。工作面共布置五條巷道:進風巷、回風巷、低位抽采巷、走向高抽巷和切巷。其中進風巷和切巷沿15號煤頂板布置,回風巷480 m以里沿15號煤底板布置,480 m往外沿15號煤頂板布置。
8304工作面緊鄰8303工作面(已采),受采空區(qū)動壓影響,在回采過程中回風巷圍巖應力增加,巷道頂板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破碎,有明顯的兩幫移近、底板鼓起等變形情況,加大了回風巷的維護難度,從而影響了工作面的回采推進度。
KMA—1型超強礦用無機加固材料是一種滲透性好、強度高的注漿加固材料,主要成分為: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硅酸鹽特種水泥)。
1)通過壓注的方法加固礦山煤、巖石,阻止、抑制煤巖體開裂、變形,也可用于不流動的砂石和其他無承載力的地面等。
2)水灰質量比為0.28∶1.00,保證注到裂隙中的是漿液,不會出現(xiàn)頂板注漿下雨狀況。
3)抗折性和剪切力高,在受到應力或者采動影響的情況下,保證巷道穩(wěn)固。
4)跟化學漿比較。超強礦用無機材料是無機反應不產(chǎn)生熱量,保證井下的安全。
5)無收縮,微膨脹,高流動性,不含氯化物。
1d抗壓強度:≥20 MPa;3d抗壓強度:≥40 MPa;7d抗壓強度:≥70 MPa;粒徑:0.0~0.1 mm;施工溫度:5~35℃;水灰質量比:0.28∶1.00;初始流動度:20℃時10~17 s,最高反應溫度為25℃(由煤炭工業(yè)北京錨桿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出具檢驗報告)。
注漿設備2ZBQ-50/19氣動注漿泵額定流量50 L/min,最大流量70 L/min;額定壓力19 MPa,最大壓力24 MPa;耗氣量2 m3/min;泵質量110 kg;外形尺寸:1.3 m×0.7 m×0.7 m;供氣壓力:0.4~0.8 MPa。
注漿采用單排孔設計,由回風順槽內向工作面?zhèn)让簬痛蚩鬃{,垂直巷幫施工注漿孔,選用Φ32 mm鉆頭施工,相鄰注漿孔間距4000 mm,距巷道底板高度1750 mm,孔深8000 mm,封孔深度4000 mm,采用專用封孔器封孔(見圖1)。
施工流程:采用幫錨索鉆機施工注漿鉆孔→安設注漿套管及封孔器→注漿泵與注漿套管連接→注漿。
施工期間,由于煤體裂隙發(fā)育,漏漿較為嚴重,不能有效保障注漿效果,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措施確保施工正常進行。
1)調整鉆孔深度:由6 m鉆孔改為8 m。
2)調整施工角度:將水平施工注漿孔改為向上8°~10°施工注漿孔。
3)調整鉆孔直徑:將Φ32 mm鉆頭改為Φ42 mm鉆頭進行施工。
4)調整封孔器:將Φ28 mm改為Φ38 mm封孔器封孔,將1個封孔器增加為2個。
5)補漿:因裂隙發(fā)育,導致漏漿的注漿孔,在隨后進行補漿作業(yè)。
此次注漿試驗從4月27日開始施工,6月9日施工完畢,施工范圍650~800 m,正常施工27 d,其他各類因素影響17 d。共計施工注水泥漿孔50個,注漿量55 t,平均每孔注漿量44袋,約1.1 t。
1)5月10日—6月15日(550~650 m)。工作面試驗水泥漿加固前,三角煤區(qū)破碎明顯,回風巷變形量大,工作面于5月10日推進至1號測點,到6月16日過完,期間工作面推進度為3.03 m/d,產(chǎn)量7088 t/d。
2)6月16日-7月13日(650~750 m)。工作面于6月16日推進至注漿段,到7月13日推進至8號測點處,期間工作面日推進度為3.57 m/d,產(chǎn)量7711 t/d。
通過對比,推進度提高0.54 m/d,提高推進度百分比約17.8%;產(chǎn)量提高623 t/d,提高產(chǎn)量百分比約8.7%。
通過觀測,工作面三角煤區(qū)域6~8 m范圍內煤壁平直,無片幫、冒頂現(xiàn)象。特別是推進至注漿孔附近與未注水泥漿區(qū)域對比,片幫明顯減少,煤體致密性增強。
為有效觀測注水泥漿段巷道圍巖變形量,注漿段650 m、670 m、700 m、750 m處布置了礦壓測站。采用十字布點法安設表面位移監(jiān)測斷面,分析對比對圍巖控制的效果。
由圖2數(shù)據(jù)及變化曲線分析:
圖2 巷道位移變化曲線
該測站共計觀測記錄16次,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144 m時,初次觀測記錄,高度為2660 mm,寬度為3800 mm,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8 m時,最后一次觀測記錄,高度為2220 mm,寬度為3350 mm。高度總變化值為440 mm,寬度總變化值為450 mm。
工作面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115 m、105 m處時,高度最小變化值為2 mm,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8 m處時,最大變化值85 mm。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94 m、90 m處時,寬度最小變化值為0,推進位置距測站距離13 m處時,最大變化值120 mm。平均變化值高度為29.3 mm,寬度為30 mm。從以上礦壓觀測站數(shù)據(jù)變化可以看出,頂板及兩幫壓力增大,但變化量較小,巷道支護對圍巖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通過對比原巷道與注漿段回風巷道圍巖變形量情況,高度平均變形量減少300 mm,寬度變形量減少137 mm。注漿段內測點最低高度為2370 mm,最低寬度為3260 mm,滿足通風、行人斷面的安全生產(chǎn)要求。
8304工作面自開始初采,截至4月下旬,回風巷在50~650 m區(qū)段內共注高分子材料195 t,平均注膠量約為0.325 t/m。按照高分子材料1.4萬元/t測算,維護費用為4550元/m。此次注漿試驗施工范圍650~800 m,共計施工注漿孔50個,注漿量55 t。平均每孔注漿量44袋,約1.1 t,共計,平均注漿量約0.367 t/m,維護費用為3303元/m。通過與注高分子材料費用對比,維護費用降低1247元/m。
巷道隨工作面的推進,壓力逐漸增大,整體圍巖控制較好,雖然工作面周期來壓部分數(shù)據(jù)變化有忽高的現(xiàn)象,但一般都是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巷道變化值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工作面推進距測點5~30 m范圍內,巷道變形主要表現(xiàn)為兩幫移近,巷道底板鼓起等壓力顯現(xiàn)現(xiàn)象,但從礦壓觀測站變化數(shù)據(jù)及頂、幫煤體變形情況看,當前支護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有效把變形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