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東,趙 剛,王英彬,李 勝,郭顯江
(1.阜新市先進制造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2.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 阜新 123000)
高鈦渣是生產四氯化鈦、鈦白粉和海綿鈦產品的優(yōu)質原料。全球鈦白粉和海綿鈦需求量不斷增長,高鈦渣的需求呈直線上升趨勢。近年來,我國鈦白粉和海綿鈦行業(yè)發(fā)展迅速,雖然國內高鈦渣的產量在不斷擴大,但仍滿足不了國內強大的需求,我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高鈦渣。高鈦渣作為短缺的初級礦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鈦渣的生產方法主要是電爐熔煉法。這種方法是將鈦精礦與固體還原劑混合加入電爐中進行還原熔煉,鈦精礦中鐵的氧化物被選擇性地還原為金屬鐵,而鈦的氧化物被富集在爐渣中,經過渣鐵分離獲得鈦渣和副產品金屬鐵[1]。高鈦渣冶煉過程中得到的副產品生鐵因其碳含量為1.5%~2.3%,在熟鐵和生鐵之間,其次是含硅量<1.0%,比高爐冶煉的生鐵低,通常稱為半鋼[2]。半鋼的有效利用對提高鈦渣生產的經濟性有著重要的影響,世界各大鈦渣生產廠都十分重視副產品半鋼的綜合利用。加拿大魁北克鐵鈦公司(QIT)將其用于生產優(yōu)質生鐵、鋼坯、鐵粉和鋼粉;南非里查茲灣礦物公司(RBM)經過噴吹處理后澆筑成生鐵;挪威Tinfos鈦鐵公司(TTI)在搖包內進行脫硫處理得到優(yōu)質生鐵[3]。
阜新市目前有高鈦渣生產企業(yè)9戶,每年生產半鋼2萬t。為了提高鈦渣生產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有必要對半鋼進行增值研究。本文對高鈦渣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在渣鐵分離后,對液態(tài)半鋼進行脫硫,脫硫后的鐵液倒入中頻爐中進行增碳、增硅,經過改性處理的半鋼達到了優(yōu)質鑄鐵材料標準。
鈦精礦和焦炭(或無煙煤)經破碎篩分后于礦熱爐內在1200~2000℃的高溫下發(fā)生還原反應,產物為高鈦渣和半鋼。
熔煉結束后放出鐵水,高鈦渣的比重小,浮在上面,下邊為鈦鐵水。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高鈦渣冶煉工藝流程
阜新市高鈦渣副產品半鋼的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阜新高鈦渣副產品半鋼成分%
根據GB/T718-2005《鑄造用生鐵》的規(guī)定,鑄造用生鐵的化學成分標準如表2。
表2 鑄造生鐵成分標準%
通過表1和表2的對比可知,半鋼中P含量滿足鑄鐵的三級要求;w(C)<3.30%,低于鑄鐵要求;Mn含量符合鑄鐵2組要求;S含量遠大于鑄鐵要求;Si含量低于鑄鐵要求。對比分析后可知,半鋼需要除硫、增碳、增硅,來達到鑄鐵成分標準。
本文對傳統(tǒng)半鋼處理做了改進,在出鐵車兩端下部制作兩個鐵水出口,鐵水出口處挖地坑,放置鐵水包。裝有熔煉后的鈦和鐵水混合物的鐵水車通過兩個出鐵口,使鐵水流入鐵水包中。同時在鐵水包中放入脫硫劑,經過脫硫的半鋼直接放入中頻爐中經過增碳、增硅,成為合格的鑄鐵材料。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半鋼處理工藝流程
CaO脫硫劑的特點:在高碳和一定含硅量的鐵水中,CaO具有較強的脫硫能力;扒渣方便,但用量較大,產生的渣量較多,鐵損較高,鐵水降溫較大;CaO資源多、價格低、易加工、使用安全。
文獻[4-7]對鎂的脫硫機理和產物進行了研究,得出鎂具有較強的脫硫能力。鎂粉脫硫特點:鎂粉的脫硫能力強于CaO,鎂的沸點低,在鐵水中形成氣泡,使反應區(qū)附近流動性好,增加脫硫效果;鎂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鐵水經過Mg飽和后可以防止回硫,并且這部分飽和的Mg在鐵水處理后的運輸過程中仍起脫硫作用;Mg價格貴,用量少,鐵水降溫小,渣量少,鐵損少,處理周期短,有利于高節(jié)奏的轉爐,其綜合成本不一定高。
采用Mg+CaO+Al2O3作為脫硫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半鋼中S的含量高達到1.2%,Mg粉做脫硫劑效果較CaO明顯。同時,加入石灰粉起到分散劑作用,可避免大量Mg瞬間氣化而造成噴濺;石灰粉還能成為大量氣泡的形成中心,從而減少Mg氣泡的直徑,降低了Mg氣泡的上浮速度,加快了Mg向鐵液中的溶解速度,提高了Mg的利用率[8,9]。由于鐵水車有兩個鐵水出口,每臺鐵水包中流入約有500 kg半鋼,量很少,鎂的沸點很低,在鐵水中形成氣泡,增加了CaO和Mg的流動性,提高了脫硫效果。Al2O3有利于加快脫硫反應速度,增加脫硫劑的脫硫量和脫硫率,提高石灰的利用率。通過多次現場試驗,在鐵水量比較少的情況下,采用Mg+CaO+Al2O3作為脫硫劑,不采用攪拌和噴吹的方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脫硫效果。
脫硫劑的用量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鐵水的重量、鐵水含硫量、脫硫后的殘硫指標、脫硫劑的類型、脫硫前后鐵水的成分、鐵水的溫度、脫硫劑的損耗、脫硫劑在鐵水中的流動性等等。因此很難有精確的數學模型,我們是采用冶金機理來得出理論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驗確定脫硫劑的用量。通過多次實驗,每噸半鋼中采用22 kg的Mg,14 kg的CaO,3.5 kg的Al2O3,經過混合脫硫劑脫硫后,鐵水中w(S)≤0.040%,符合鑄鐵標準。
半鋼中碳元素經過預處理造成鐵液中的含碳量有所降低,導致鐵液中的含碳量達不到煉制預期的理論值。阜新市半鋼中含碳量為1.86%,低于鑄鐵含碳標準(w(C)≥3.30%),需要添加增碳劑。
增碳劑中的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則增碳效率高;反之增碳效率低[10]。選用石墨化優(yōu)質增碳劑,在高溫條件下,碳原子的排列呈石墨的微觀形態(tài)。石墨化可以降低增碳劑中雜質的含量,提高增碳劑的碳含量,降低硫含量。在中頻電爐熔煉中使用增碳劑,可按配比或碳當量要求隨料加入中頻爐中下部位,回收率可達95%以上。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a為每噸半鋼需要的增碳劑數量,t;Cfe0為原半鋼含C量,%;Cfel為標準鑄鐵所需的含碳量,%;Cab為增碳劑吸收率,%。
經過計算,當半鋼中含碳量達到3.30%時,需要加入15.7 kg的石墨增碳劑。
由于半鋼中Si含量低,不滿足鑄鐵要求,需要對半鋼增硅。采用中頻爐中投入硅鐵的方法增硅。具體投入量通過下面的計算公式:
式中:AFeSi為每噸半鋼應增加的硅鐵含量,t;為要求增硅后半鋼中含硅量,%;為增硅前半鋼中含硅量,%;SiFeSi為硅鐵的含硅量,%;λFeSi為硅鐵的回收率,%。
通過計算,當硅含量(質量分數)達到2.4%時,需要加入含硅75%的硅鐵26 kg。
通過在企業(yè)的生產試驗,每噸高鈦渣副產品半鋼中加入22 kg的Mg,14 kg的CaO,3.5 kg的Al2O3脫硫,將脫硫后的鐵水置入中頻爐中加入硅鐵26 kg、碳16 kg,進行增硅增碳。對改性處理后的鐵水進行成分分析,各元素的成分含量滿足鑄造生鐵成分標準,數據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半鋼改性處理后成分含量與鑄造生鐵成分標準對比 %
每噸半鋼經過加工達到鑄鐵材料標準,共需要200元左右,而做成鑄鐵件可以銷售8000元/t。每噸半鋼經過加工處理變成鑄鐵鐵水后,可以直接加工成鑄鐵件,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采用Mg+CaO+Al2O3作為脫硫劑,鎂的沸點很低,在鐵水中形成氣泡,增加了CaO和Mg的流動性,提高了脫硫效果。Al2O3有利于加快脫硫反應速度,增加脫硫劑的脫硫量和脫硫率,提高石灰的利用率,但Al2O3的用量應控制在10%左右。加入石灰粉起到分散劑作用,石灰粉還能成為大量氣泡的形成中心,從而減少Mg氣泡的直徑,可避免大量Mg瞬間氣化而造成噴濺。在鐵水量比較少的情況下,不采用攪拌和噴吹的方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脫硫效果。
2)本文直接對渣鐵分離后的液態(tài)鐵水進行改性處理,工藝簡單可行,值得推廣。
3)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未對阜新半鋼成分的其他微量元素(Mn、Zn、Ti等)對鑄件的影響進行分析,后續(xù)工作還需要對這些微量元素加以研究,根據這些微量元素特點,鑄造適合的鑄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