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霖
音樂劇《阿依達》,主要改編自歌劇《阿依達》,是美國百老匯一部著名的音樂劇。首先是由現(xiàn)代音樂巨匠埃爾頓-約翰和蒂姆-萊斯帶來的一部劇目,在此之前,他也曾帶來《獅子王》這樣一部經(jīng)典音樂劇。而這部音樂劇的主要風格特點就是結合都市流行其又帶有藍調解釋的特色,最重要的是貫穿整部音樂劇的鱷魚搖滾音樂。這部劇所爆發(fā)出來的浪漫和激情能夠深深地吸引人們,使人們沉醉于該音樂劇的表現(xiàn)之中。這部音樂劇的經(jīng)典臺詞也應用了現(xiàn)代音樂元素,能夠巧妙地結合了現(xiàn)代主流藝術,即能夠將觀眾穿越回遠古的埃及時代,去感受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音樂劇《阿依達》傳達的是愛情故事和民族情感的相融合,既有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又有讓人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而這樣一種結合體,能夠充分吸引到你們的目光。音樂劇《阿依達》榮獲2000 年第54 屆托尼獎的最佳音樂劇樂譜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最佳場景設計獎。此次音樂劇的女主角,也因為該劇目獲得了最佳音樂劇女主角和戲劇評論圈最佳女主角獎。在之后該音樂劇,也獲得了格蘭美獎的最佳音樂劇專輯獎,將成為美國音樂劇歷史上的一部經(jīng)典劇目,是人們心目當中的另一個時代象征。
威爾第為蘇伊士運河的通航,特地表演了歌劇《阿依達》當中經(jīng)典的第四幕第七場,也是當今世界上該音樂劇演奏場次最多的一個經(jīng)典音樂劇。該歌劇以歌頌純潔的愛情以及圣潔的情懷為主題,倡導自由、平等,把這個歌劇宏偉的氣概展現(xiàn)得極為突出,但在這個劇目當中,也存在著抒情的特點,劇情緊湊嚴謹,音樂劇結構又突出特點。歌劇《阿依達》的故事情節(jié)頗為曲折,又深深的揪住每一位觀眾的行,充分地展現(xiàn)了歌劇的魅力。既有充滿異國的風土人情,在音樂選曲上又較為清新優(yōu)美,對于人物形象的樹立又極為生動形象,使得全劇充滿了身臨其境的特點,并在劇情的矛盾沖突下,展現(xiàn)了每一位角色的性格特點,使得全劇充滿了激蕩起伏又細膩真實的情感。女主角阿依達善良單純的性格,再加上她勇于反抗的矛盾心理,在抒情的旋律中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當愛情破滅的時候,嘆息的哀歌情調催人淚下。拉達梅斯的男高音抒情浪漫曲《圣潔阿依達》優(yōu)美迷人、細膩而深刻。溫柔而又悲憫的這部愛情故事,也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追求,一個自我犧牲的愛情歌頌。在這部歌劇當中作者將善良天真的境界發(fā)揮到了極致,既是作者對青年時代的美好回憶,也是對青春逝世的惋惜,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真實事件,而這種真實感人的格局,也深深地吸引了觀眾,該歌劇的成功,也開辟了意大利新的時代。
1896 年11 月17,蘇伊士運河的通航,成為人們萬眾期待的盛況之一。而這條運河連接著歐洲,亞洲,非洲,也為三大洲的經(jīng)濟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會促進文化交流與文化創(chuàng)新。該工程歷時10 年,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接將紅海與地中海聯(lián)通,成為世界航運史上的一大巧奪天工。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為了慶賀這個工程的完工,特地下令在首都開羅建設一座豪華的劇場,命名為意大利歌劇場。并且在這個劇院的揭幕儀式上,上演了音樂劇《阿依達》,這樣一步足以反映埃及光輝歷史歲月的作品,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民感受到埃及的魅力。威爾第擔任該劇目的導演,在該劇目上映前后都一直做好督促工作,該腳本呈現(xiàn)于威爾第和埃及總督的面前,使他立刻將它敲定為該異域風情的音樂劇,并且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歌劇《阿依達》將觀眾帶入了激烈的對抗背景當中。阿依達和她的女主人都愛慕著拉達姆斯,故事到這里就有了高潮,在出征前請求法老能夠讓阿依達嫁給他,作為他勝利的獎賞,可煩惱卻將自己的女兒阿慕諾麗絲許配給他。當他面對著一邊是戀人一邊是父親的對立,阿依達的內心是非常的痛苦。
隨后當男主角凱旋之后,阿依達懇求他釋放自己的父親,想與父親和拉達梅斯一起調整。就當這時,已經(jīng)被嫉妒蒙蔽了雙眼的阿慕諾麗絲告發(fā)了他們的計劃,當事情敗露之后,拉達梅斯被處刑。當阿依達得知此事時,就與心愛的人,一起告別了世界。
世界歌劇的故鄉(xiāng)意大利,到了威爾第時代,歌劇創(chuàng)作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200 余年的發(fā)展,積累了相當深厚的藝術經(jīng)驗。威爾第雖然沒有進入高等音樂學府接受過正規(guī)的音樂訓練,但是勤奮好學的威爾第深入研究先輩大師羅西尼、貝里尼、多尼采蒂等人的作品,學習和借鑒他們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他也革除時弊,對于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存在著的忽視民眾、逃離社會現(xiàn)實等問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威爾第終生探索不息,形成了自成體系的歌劇觀念,開創(chuàng)了意大利歌劇音樂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
威爾第從小就喜愛閱讀各種戲劇作品。其中,包括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多部歌劇都是取材于莎士比亞的作品。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豐富和積累,威爾第對戲劇中各種深刻的人文精神、故事情節(ji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中悟出了組織曲折情節(jié),在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營造驚人的劇場氣氛等方面的戲劇真諦。所以,威爾第的許多歌劇都是取材于偉大戲劇家的經(jīng)典之作。與此同時,威爾第還仔細研究了許多前輩歌劇大師的優(yōu)秀作品。當然,也包括瓦格納的樂劇理論,威爾第學到了用音樂展開戲劇的成功經(jīng)驗,并在自己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努力地實踐,加以探索,使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得到進一步的運用和發(fā)展。例如,“歌劇是用音樂展開的戲劇”這一權威觀點是瓦格納首次提出來的。但是真正地實現(xiàn)者卻是威爾第,這一美學思想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得到了實踐。
威爾第鐘情于故事新穎,情節(jié)豐富而曲折,戲劇沖突強烈且富有動力性的劇本。一般的陳規(guī)舊套、毫無新意的劇情是他所不屑的。他還喜歡具備不同凡響的舞臺色彩和令人窒息的戲劇效果的作品。他的作品《麥克白》 《奧賽羅》 《法爾斯塔夫》都是取材于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歌劇《奧賽羅》的劇情十分激烈,扣人心弦。這部劇本令威爾第耳目一新,以其獨特的魅力強烈地吸引著當時已經(jīng)74 歲高齡的他,創(chuàng)作了意大利歌劇史上最偉大的悲劇?!栋⒁肋_》之所以能夠一下子激起威爾第的創(chuàng)作靈感,也正是因為它的劇本有著不同尋常的復雜情節(jié)與色彩,與威爾第的歌劇美學理念十分契合。
正是因為內憂外患的處境,才能夠讓威爾第創(chuàng)作出了這一偉大的劇目。意大利的人民又迫切希望民族能夠站起來,意大利教育國家需要在自由平等的土地下發(fā)展,為了能夠激勵人民團結一心,那么,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藝術作品。這一現(xiàn)實情況也使得威爾第的創(chuàng)作能夠與國家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他的早期作品源于本民族的發(fā)展有所聯(lián)系。如取材于《納布科》和莎士比亞的《麥克白》等。這些歷史題材,極大地激勵了人民的愛國精神,鼓舞了意大利人民的斗志,正是因為這些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品,才能夠讓意大利國家有了蓬勃發(fā)展的生機。
威爾第中期的作品采用了帶有寓言性的題材,描寫一些社會中的平民百姓,反映出威爾第對社會底層人民的同情和歌頌。如《弄臣》 《游吟騎士》 《茶花女》這三部歌劇比起早期的歷史主義題材的英雄人物,更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晚期的《奧賽羅》在心理刻畫方面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把一個災難性的愛情故事描寫得淋漓盡致。喜歌劇《法爾斯塔夫》則在表現(xiàn)人物語言和思想上的微妙變化上獨樹一幟。其中,有對生活深刻的解釋,也有對真理最熱情的辯護。有人說:“在這部熱鬧的戲劇中存在著某種真實的、現(xiàn)實的東西,不是漫畫式的,而是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最美的意義?!蓖柕谑冀K堅持歌劇以表現(xiàn)人性和感情為主。在他的作品中,大家看到的是社會上最普通的大眾。他在歌劇中表現(xiàn)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貫徹深刻的現(xiàn)實主義原則,始終謳歌人的主題。
在威爾第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對于人性方面的思考,在對人性內心世界的剖析,反映了人性面前人物特點的沖突以及鮮明的性格,再加上對人物內心生活的情感表達。韋爾第認為只有將人物形象設計起來,再大的性格特點上,保證其鮮明特征才能夠使得筆下的人物生動形象起來,具有獨特的形象特點,這樣的格局創(chuàng)作才更有生機更具新意。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正是因為其復雜性,才能夠更加吸引觀眾的興趣。人性的特點也是藝術家能夠不斷完善作品的動力,歌劇的魅力就在于能夠給廣大觀眾帶來想象的空間,是多做居家創(chuàng)造出更加動人的音樂作品。這個格局的主人公性格特征十分鮮明,在感情世界當中也非常豐富,既有沖突的一面,又有細膩的一面。對于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讓人物的性格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對于人物性格形象的刻畫,也是考驗著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呈現(xiàn)。
威爾第所塑造的一系列不朽的歌劇形象,他們的獨特個性和復雜心理都是鮮明和真實可感的。其筆下人物的誕生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的、真實的,能為一般觀眾所觸摸到的活生生的藝術典型。他善于通過描寫具體人物性格的差異和命運遭遇的變化,揭示人性的不同側面和人生的不同境況,無怪乎人們稱威爾第是一位出色的“心理觀察大師”。
威爾第認為音樂藝術的價值在于它的純樸、自然。他說:“沒有自然性和純樸性的藝術不是藝術。”他反對形式主義,認為創(chuàng)作手段應該為戲劇表現(xiàn)的需要服務,選擇適合劇情的表現(xiàn)手法。他反對現(xiàn)代作曲家過分偏愛和聲和配器,他們沒有那種在劇情需要的時候,敢于取舍的英雄氣概。只是將音樂填得滿滿的,一味追求樂隊的音響效果,而忘記了用音樂去表現(xiàn)恰當?shù)墓适虑楣?jié),刻畫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達真實、合理的劇情。在威爾第的歌劇里,舞臺是生活的體現(xiàn),舞臺上演出的是帶有強烈感情的事件,所以,劇情的發(fā)展要與人物心靈的變化相吻合。歌劇中每一個唱段都是感人肺腑的情節(jié),隨著事件的發(fā)展和矛盾沖突的變化而展開。
威爾第也十分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畫,通過心理活動的細膩描寫展現(xiàn)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舞臺表演、音樂、唱段圍繞情感的變化而展開?!恫杌ㄅ分兄魅斯眾W列塔,性格發(fā)生巨大變化,她的歡樂、憂愁都在她的唱段中一一體現(xiàn)。
詠嘆調《多么奇怪》(Ah fors’e lui che l' a nima)開始部分宣敘調的疑惑,中段的純情向往,最后的花腔都恰如其分地刻畫出薇奧列塔在真摯的愛情和享樂的誘惑之中。
第二幕中,她與阿芒相會,她歌、她嘆、她訴、她喊,心情由驚慌轉向抗議,再由苦苦的哀求變化為悲壯的承諾。
第三幕她向世人告別,最終以自我犧牲換取精神升華。薇奧列塔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善良品格,正是通過她美好的音樂語言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威爾第堅持認為,藝術屬于人民大眾,拋棄本民族的音樂傳統(tǒng)和歌劇傳統(tǒng)是十分危險的,必須堅定不移地保持意大利歌劇的傳統(tǒng),循序漸進地推進歌劇觀念和技巧風格的當代變革。所以,威爾第畢生的歌劇創(chuàng)作中,堅持以聲樂為主、以富于歌唱的旋律見長??梢姡诖朔矫嫠憩F(xiàn)得十分堅決,一以貫之,從未改變。威爾第認為如果不能保持和發(fā)揚意大利美聲唱法的迷人魅力和意大利歌唱所特有的性格,就將意味著失去了意大利歌劇的民族根基和它所固有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也必將失去觀眾的喜愛與支持。威爾第堅持,歌劇是歌劇,交響樂是交響樂,二者不能混為一談。他強調歌劇是“劇”,應該有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和典型鮮明的人物形象。而“歌”則要求歌唱者在“劇”中,通過運用科學、恰當?shù)穆曇簦鎸嵉胤从橙宋锏膬刃氖澜?,表達故事的劇情。因此,威爾第鮮明地提出“人聲為主”的口號,在他的歌劇里,歌聲占了主要位置,觀眾聽到的是自然、流暢的優(yōu)美歌唱,仿佛感受到了親身經(jīng)歷過的情感。他的歌劇在民眾之間產(chǎn)生了其他人不可比擬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人們稱他為“平民歌劇作曲家”,而且常常將他的歌曲當作民歌傳唱。他堅持以“人聲為主”的歌劇風格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可和喜愛,這正是威爾第的歌劇百余年來始終吸引世界觀眾的重要原因。
威爾第始終認為歌聲的旋律應該是歌劇中最主要的戲劇表現(xiàn)因素,樂隊伴奏刻意渲染氣氛和烘托演唱,但不宜喧賓奪主。他擅長以如歌的旋律來刻畫人物性格,充分體現(xiàn)人性,表現(xiàn)戲劇效果。他極其重視詠嘆調、重唱和合唱,在揭示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沖突中所起到的主導作用。威爾第將以聲樂為主來表現(xiàn)戲劇沖突貫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其后期的作品雖然在旋律形態(tài)上發(fā)生了變化。
例如,為了保持劇情發(fā)展的連續(xù)性,打破了傳統(tǒng)詠嘆調的方整性結構和靜止狀態(tài)使歌唱性、抒情性旋律與宣敘性、敘事性旋律互相滲透彼此交織,這一特色在《阿依達》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全劇充滿了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和深刻有力的歌唱,這也是《阿依達》問世百余年來,始終吸引著各國觀眾至今常演不衰的重要原因。
音樂劇《阿依達》改編自歌劇《阿依達》,屬于歌劇與音樂劇同題材改編作品。音樂劇《阿依達》為服務于音樂劇市場要求,不免在劇情、音樂、舞蹈、場景等方面都進行了改編。本文主要從戲劇角度分析音樂劇《阿依達》的劇情與唱段之構成。
第一幕:
開場白:
在現(xiàn)代埃及的一個博物館展覽室中,一對都市男女正在參觀,卻不知不覺四目相對……此時此刻,阿慕諾麗絲,即古埃及的一名女法老復活了,唱起了《Every story is a love story》。隨即觀眾跟隨者男女主角,一同穿越到了遙遠的古代埃及。
第一場:
在浴室,阿依達見到阿慕諾麗絲公主后,發(fā)現(xiàn)阿慕諾麗絲公主在追求時尚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脆弱不安的心,拉達梅斯對于阿慕諾麗絲來說很沒有安全感。盡管這樣阿慕諾麗絲公主依然在阿依達這仆人面前裝出一副高姿態(tài)模樣,并唱起了《My strong suit》。
第二場:
若塞以為拉達梅斯會為即將上位而高興,但其實拉達梅斯已經(jīng)通過前面幾次與阿依達的交流,對其產(chǎn)生了情愫。席散樓空,拉達梅斯心如亂麻,一邊是兩小無猜般的親情似的愛情,一邊是跨越門第背景的一見鐘情。選擇前者就是高墻深宮,榮華富貴。選擇后者就是天南海北,浪跡天涯。內心深處,他選擇了自由,唱起了《Fortune favors the brave~reprise》。落寞的拉達梅斯無意碰見阿依達,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了起來。二人相談甚歡,言語中互相交換夢想與悔恨。激動的拉達梅斯與阿依達互相委婉表白唱起了《Enchantment passing through》,此曲暗示著阿依達了解拉達梅斯并且愛著他,而拉達梅斯內心深處也已找到知音。
第三場:
在阿慕諾麗絲公主的起居室,夜深人靜,阿依達發(fā)現(xiàn)了擔心父王的阿慕諾麗絲公主徹夜難眠,于是上前安慰。言談之中,二人發(fā)現(xiàn)彼此心境相通。公主再次唱起了《My strong suit》,這次很是憂傷,阿依達也隨著唱了起來,鼓勵阿慕諾麗絲公主要堅強面對命運之安排。
第四場:
馬布把阿依達帶到努比亞營里,努比亞臣民看見阿依達,都請求她擔負起領導人之責,救大家脫離苦海。阿依達與大家唱起了《The dance of the robe》。經(jīng)過一番內心的掙扎,阿依達決定犧牲自己的愛情,換來子民的自由。
第九場:
在尼羅河畔,阿依達正在洗衣服,拉達梅斯上前與阿依達搭訕,想找機會與阿依達表白。阿依達說:“我就是我的子民,你想得到我就得拯救我的子民?!崩_梅斯上前擁抱阿依達,并親吻了她。
正在此時,馬布來喚阿依達去阿慕諾麗絲公主寢宮,撞見了拉達梅斯與阿依達正在擁吻。阿依達走后拉達梅斯唱起了《Not me》,馬布隨聲附和。而在阿慕諾麗絲公主寢宮這邊,阿依達和公主也唱起了《Not me》。
第十場:
在拉達梅斯的營帳,阿依達既嫉妒即將新婚的公主與拉達梅斯,又羨慕她們的幸福。公主則陷入即將新婚還沒被拉達梅斯親近的委屈與新婚即將來臨、愛情即將屬于她的滿足之中。三人在不同空間唱著《Not me》,相同的復雜情緒。一首歌穿越空間限制相互交織于三人的內心。公主為自己的言行莽撞派阿依達去與拉達梅斯道歉,拉達梅斯把握時機向阿依達再次表白。當拉達梅斯唱起《Elaborate lives》時,阿依達再也隱藏不住自己對拉達梅斯的喜歡,也隨聲附和唱了起來。拉達梅斯將自己的護身符給了阿依達,并告知阿依達只要亮出護身符即可暢通無阻。遠處傳來勝利的鼓聲。拉達梅斯犒賞將士,阿依達心如刀絞。但是,她還是沒有告知拉達梅斯那就是她父王。她祈求拉達梅斯放了她們的國王,拉達梅斯離她遠去。
第二幕:
第一場:
在同一片星空之下,三個不同空間里,阿慕諾麗絲公主、拉達梅斯、阿依達三人皆陷入了家國情懷與一己私情的沖突矛盾之中。三人唱起《A step too far》,歌聲中各自講述著自己的心聲。
第二場:
阿依達與馬布來牢房探望父王,馬布提出了在阿慕諾麗絲公主成婚當天,買通牢房看守員。父皇則擔心碼頭的守衛(wèi)兵,阿依達說他有拉達梅斯將軍給自己的護身符,拿他可以通行。父皇一聽則知曉阿依達與拉達梅斯定是有感情,故勃然大怒,斥責阿依達的背叛,命令阿依達把此人從心除去。阿依達慌忙允諾。阿依達選擇了后者,唱起了《Easy as life》。
第三場:
在宮廷指揮室,拉達梅斯的父親若塞正在與阿慕諾麗絲公主談論擴張領土計劃,善良的阿慕諾麗絲公主心生憐憫之心,這時拉達梅斯出現(xiàn),公主想和拉達梅斯約會聊天,拉達梅斯不耐煩地支開了公主。拉達梅斯說自己不愿像父親一樣爭名奪利。父子唱起了《Like father like son》。
第四場:
忠誠的侍女為了保全阿依達,假扮自己是阿依達勇敢地犧牲了。由于危機緊迫,阿依達不得不與拉達梅斯永遠的分離,于是在馬布的強烈反對之下,阿依達毅然決定與拉達梅斯見上最后一面。馬布跪在地上委屈地唱起了《How I Know You》(重復)。
第五場:
在拉達梅斯的花園,拉達梅斯告知阿依達自己將取消與阿慕諾麗絲公主的婚禮,并于阿依達建立幸福的家庭。阿依達知道這樣做逃亡計劃將失敗,于是堅持要拉達梅斯與阿慕諾麗絲公主成婚。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唱起了《Written In the Stars》訴說著各自的內心獨白。愛情偉大,歌畢,拉達梅斯無奈地同意了阿依達的要求,并為阿依達準備了逃亡的船只,一對心碎的戀人就此道別。
第六場:
在阿慕諾麗絲公主的起居室,她委屈地唱起了《I Know The Truth》。因為阿慕諾麗絲公主意外聽到了拉達梅斯與阿依達的對話,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感到自己憧憬的婚姻實為一種恥辱。
第七場:
在婚禮殿堂,埃及國王高興地宣布拉達梅斯與阿慕諾麗絲公主將結為夫妻。忽然有人來報努比亞國王逃跑了,于是婚禮被打斷。因逃亡必經(jīng)之路為碼頭,故國王派拉達梅斯與其父親若塞速速處理。
第八場:
在碼頭,阿依達正在按計劃組織努比亞一眾逃跑。這時拉達梅斯出現(xiàn)了,見眾人皆稱阿依達為公主,遂得知阿依達的真實身份。拉達梅斯很委屈,質問阿依達為何欺騙自己,可還沒來得及聽完阿依達的解釋,就被若塞帶隊趕來抓阿依達的追兵所打斷。
第九場:
在審判庭,阿慕諾麗絲公主再次幻想拉達梅斯能回心轉意,然而,一切皆是徒勞,拉達梅斯已經(jīng)徹底愛上阿依達了。阿依達苦苦哀求阿慕諾麗絲公主寬恕拉達梅斯……國王宣判處死拉達梅斯與阿依達。
就在此時,阿慕諾麗絲公主為他們二人求情,說服國王讓這對戀人得以合葬。將赴刑場,阿依達與拉達梅斯唱起了《Elaborate Lives》(Reprise)再次為愛而高歌起來。
第十場:
在合葬墳墓內,冰冷、恐懼使阿依達脆弱,拉達梅斯為鼓勵阿依達而唱起歌。歌中拉達梅斯許下誓言,即使輪回成百上千年,也要尋到阿依達。阿依達亦隨歌附和,二人相擁、相吻,葬于流沙之中。
收場白:
場景再次穿越回現(xiàn)代的博物館,女法老王阿慕諾麗絲公主的靈魂唱著歌,歌中復述著這段故事,歌中唱道真愛永存!一對男女出現(xiàn)在博物館中,他們正是當年拉達梅斯與阿依達的轉世。在阿慕諾麗絲公主靈魂的牽引下,二人漸漸四目相交,一見鐘情。情緣再續(xù),阿慕諾麗絲公主的靈魂回到了展柜之中。
音樂中的異國情調指的是借鑒或使用一些異域的音樂素材、故事情節(jié)、場景或服裝,使人產(chǎn)生對遙遠區(qū)域的聯(lián)想,異域文化的某些特點或者韻味融入音樂中,使作品帶有異域風味,并產(chǎn)生各種暗示。音樂劇《阿依達》所體現(xiàn)的具有東方色彩的異國情調,其神秘氣氛可想而知。
首先,音樂劇《阿依達》的題材是來自古埃及的神奇?zhèn)髡f,講述了法老王年代,巨大的仇恨籠罩下,對立的兩國之間一對相愛男女可歌可泣的愛情悲劇。這個發(fā)生在遙遠神秘大陸的愛情故事,以其東方色彩和異國情調強烈地吸引著劇作家、作曲家。雖然他此前的歌劇創(chuàng)作還沒有涉及接近此題材的作品,但是創(chuàng)作者還是以極高的藝術天分、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這部異國情調的作品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展現(xiàn)在舞臺上的音樂劇《阿依達》有巍峨肅穆的埃及雕塑、滿天星光下波光粼粼的尼羅河和雄偉華麗的孟菲斯宮殿,這一切都充滿阿拉伯情調和古埃及風貌。舞臺背景十分逼真,其服裝、道具和人物造型,也是根據(jù)古埃及阿拉伯文化與歷史風情所設計的,給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音樂劇《阿依達》有效地吸收了歐美流行音樂中各流派的特點,如爵士、搖滾、節(jié)奏布魯斯等等,不同唱腔與唱法使其具有了強烈的視聽效果和藝術震撼力。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場面壯大,氣勢磅礴。尤其是第一幕第三場中拉達梅斯之父若塞的《Another Pyramid》,更是加入爵士風味,大型爵士舞蹈的大場面,烘托出強烈的戲劇效果。氣勢十分恢宏、豪華而且壯麗。凱旋軍人的威武合唱、士兵們的舞蹈與劇中幾位主要人物各自內心唱段相互輝映,匯成了一條流行與古典的交融之河,發(fā)揮出強大的戲劇魅力。
全場在穿越時空的偉大愛情中結束,使觀眾深感愛情之偉大。穿越到古代的故事悲劇結尾,主角卻轉世到現(xiàn)代再續(xù)情緣為觀眾留下希望之光,讓我們再次相信愛情。
威爾第及其經(jīng)典作品《阿依達》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威爾第所遺留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去很好地學習和研究。本文只是對其改編版音樂劇《阿依達》作了初步的戲劇理論探索。并在音樂劇《阿依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如何表現(xiàn)戲劇沖突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對于進一步地認識音樂劇《阿依達》,把握其音樂戲劇思想方面的研究則還欠缺甚多,衷心希望諸學者及專家們能對本文進一步批評斧正,以使本文在當代音樂戲劇研究領域,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