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鋒,陳沖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200)
臨床助理護士需要不斷通過學習的方式提升其護理專業(yè)能力,在此過程中跟隨帶教老師進行學習是其必經之路[1-2]。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講授、觀摩教學方式為主,對學員護理專業(yè)能力鍛煉效果有限,因而越來越難以適應臨床對護理人員的高要求。翻轉課堂是一種改變課堂教學地位的教學新模式,該教學模式更為強調課下、課前學員的自主學習,而課堂的作用主要是解決學員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2-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課前、課下學習中學員可通過手機、iPad、電腦等途徑,自主地學習由權威老師制作的課件,充分利用閑暇的碎片時間,使得翻轉課堂有更好應用場景[4]。近年來翻轉課堂模式廣泛地應用于各類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取得不錯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為提升臨床助理護士的教學效果,將翻轉課堂引入也取得理想的效果,現(xiàn)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受臨床護理培訓的助理護士102名,將其按照臨床教學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名。觀察組:女49名,男2名,年齡19~23歲,平均(21.16±0.86)歲;學歷:大專48例,本科3例。對照組:女50名,男1名,年齡19~23歲,平均(21.22±0.84)歲;學歷:大專47例,本科4例。兩組學習的護理知識體系相同,課程結束后采用相同的評價標準。兩組學員的年齡、性別、學歷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分組完成后,帶教老師按照護理部制定的教學范圍進行統(tǒng)一標準的教學。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員跟隨帶教老師進行臨床護理的學習。帶教老師首先通過小課堂的形式對理論知識,操作流程等進行講解;之后帶領學員在患者床旁開展標準操作的規(guī)范教學,學員學習帶教老師的規(guī)范操作,對其中不明確、不明白的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
1.2.2 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其教學過程如下:①帶教老師課前準備,在正式開展教學前統(tǒng)計學員的微信、QQ等聯(lián)系方式,建立學習QQ群。帶教老師在開展課堂或線下教學的前一周,將相關的視頻教學資料和配套文字學習資料整理發(fā)布于QQ群群文件中,供學員下載;②學員在獲取學習資料后,首先通過視頻資料學習該節(jié)內容,然后通過文字學習資料查缺補漏;③開展課堂教學前3 d,帶教老師在QQ群中提出學習任務清單及學習目標。學員依據(jù)帶教老師的任務清單,通過之前的學習資料進行再學習,如資料不全可通過自主收集的方式進行補充;④組建情景學習小組,在課前學習中需要臨床實踐的知識,則通過組建情景學習小組,構建模擬操作環(huán)境的方式進行學習。學員互相扮演模擬病人,共同制作角色扮演劇本,模擬臨床工作場景。在進行情景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手機攝像功能將過程錄制下來,然后在課堂教學前將錄制的視頻發(fā)放給帶教老師;⑤課前互動,在課前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可將學習中的問題在QQ群中提出,在群內進行討論?;ハ嘤懻撐茨芙鉀Q的問題,可@帶教老師進行解決;⑥課堂(線下)教學,針對學員課前自主學習的中問題進行集中解答。對需要展示操作能力的項目,則通過床旁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學習;⑦回顧本節(jié)翻轉課堂的教學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對于不適應翻轉課堂教學的學員,進行私下指導,激發(fā)其自主學習能力。
1.3 觀察指標
(1)教學內容完成后對學員的綜合技能進行評價,包括理論知識、臨床操作、護理禮儀、護患交流、團隊意識、臨床應變,每項內容2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相關能力越強。
(2)采用調查問卷方式調查學員對教學的滿意度,發(fā)放調查問卷102份,當場收回有效問卷102份,回收有效率100.00%。得分100分,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70~89分基本滿意,20~69分為不滿意,教學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員綜合技能成績對比。觀察組理論知識、臨床操作、護理禮儀、護患交流、團隊意識、臨床應變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綜合技能成績對比(分,)
表1 兩組學員綜合技能成績對比(分,)
2.2 兩組學員教學滿意度對比。觀察組學員教學滿意度為98.04%,對照組學員教學滿意度為78.43%(40/5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教學滿意度對比[n(%)]
翻轉課堂在本院助理護士的培養(yǎng)中取得理想效果,其主要作用有:①提升教學質量,使學員的護士綜合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②培養(yǎng)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員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有積極意義。本次研究結果也體現(xiàn)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知識、臨床操作、護理禮儀、護患交流、團隊意識、臨床應變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分數(shù)體現(xiàn)了翻轉課堂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之所以翻轉課堂能提升教學質量,其核心原因在于該教學模式可使學員主動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最大程度激發(fā)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5-6]。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老師作為教學主體的方式,翻轉課堂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且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遠程教學等的發(fā)展,也有更多更為優(yōu)質的視頻學習資料可供使用。學員在課前、線下學習中能使用到更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加之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深入到社會,每名學員都有條件通過遠程教學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7]。翻轉課堂在學員中也取得較好的評價,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員教學滿意度為98.04%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在于翻轉課堂提升學員自主選擇權利,并且學員能夠自由選擇時間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對臨床助理護士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有顯著效果,同時也更能夠取得學員認同,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