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花
《指南》指出:幼兒期也是一個人的個性塑造的時期。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人格素質(zhì)和行為風格的逐漸發(fā)展,不僅直接影響幼兒,還影響他的童年生活幸福??鬃釉嬲]人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在未來的學習、游戲、工作甚至幼兒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俗話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說明了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
一、問題的提出
人的良好行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道德悖論和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影響下,以自我約束的活動和自律的形式形成的。目前,幼兒的良好行為正在逐漸受到重視。二十年幼教經(jīng)驗告訴我,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還是幼兒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所有活動正常進行的保證,為孩子的生活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孩子善于模仿,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習慣的好榜樣。自覺或無意識地,重復他人的行為(例子)是學習幼兒社會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赡7碌男袨榉绞绞嵌喾N多樣的。成人和幼兒之間角色的示范作用對幼兒有很大影響。作為一名教師,你應該注意你的榜樣作用,你說和做的事,并讓你的孩子先做。更熟悉,更加真實可信,幼兒才更容易去模仿,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模仿身邊的人和事,教師適宜的引導,將幼兒好模范引向好的方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幼兒自主喝水時,并計算自己飲用的水量來鼓勵他們,讓其他小朋友有了學習的榜樣。在對于初入園的孩子,可以請大班的哥哥姐姐們?yōu)槠涮峁┠7碌陌駱?,示范怎樣自己穿衣法、自己整理小床、怎樣洗手、漱口等,教師并給予及時的講解、示范,促進小班兒童的良好習慣的形成。
教師是幼兒學習模仿的榜樣,幼兒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師,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有樣學樣,在小班活動中教學活動中教師示范小花貓的走路沒有聲音,不要吵到別人,我們小朋友也要學習小花貓走路,靜悄悄。老師在平時的走路時也要注意不要穿著高跟鞋噠噠的走,要輕聲慢步。教師還通過圖片、動畫、教育活動等環(huán)境的變化,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注重賞識教育
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的關鍵時期,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時期。我們不能錯過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并幫助他們邁出生命第一步的機會。
四、將習慣滲透到日常教育中
杜威曾經(jīng)有過一個經(jīng)典論點,即教育是成長,教育就是生命。幼兒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應從幼兒生活周圍的人、事、物開始,逐步向周圍延伸和擴展。在選擇教育活動內(nèi)容時我們必須從最接近孩子的生活中選取。教師將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如進餐前的時間帶孩子到盥洗室,教孩子洗手的方法,教觀看洗手六步法的圖片,邊說兒歌邊洗手,洗洗小手真干凈!而且,根據(jù)“沐浴”歌曲、相關體操、在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加幼兒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并掌握正確的洗手步奏方法。在活動區(qū)中,教師將盛放玩具的小籃子貼好標記,玩具柜上也貼上相應的標記,這樣孩子們收放玩具時就很容易,一一對應的將玩具收放整齊了既節(jié)省了時間,也美化了環(huán)境。在游戲中,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自我保健能力。其次,在語言活動中,孩子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和兒童歌曲來了解常識。將健康習慣的培養(yǎng)滲透到教育,日?;顒又校梢杂行Т龠M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形成。例如:故事“小貓講衛(wèi)生”,通過故事,知道小貓愛干凈,講衛(wèi)生,小動物愿意與它成為朋友。做個人見人愛的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五、利用家庭教育,家庭進一步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發(fā)展
《指南》中指出:“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并尋求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了解幼兒的特點和家庭的需要,并在幼兒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對于3-6歲的兒童,父母是日常行為習慣教育的重要資源。父母是第一任教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經(jīng)常在早上進入幼兒園,并在晚上離開幼兒園時與父母溝通。使用微信公眾號介紹一些育兒知識。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陽,六對一的模式造就了家長對于幼兒包辦代替的多,一些良好的習慣的培養(yǎng),得不到家長的重視和配合,就很難形成良好的習慣。家庭中的游戲活動,如孩子幫媽媽,爸爸系鞋帶兒,幼兒穿脫衣服,全家打掃房間等游戲比賽還設置家庭小能手獎,家長們能積極參與、積極配合,我們還建立了家庭聯(lián)系簿,要求家長記錄家中幼兒的情況。如幼兒吃飯?zhí)羰?,不能獨立穿,脫衣服,待人有沒有禮貌等,定期的進行反饋,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在垃圾分類活動中,孩子們記得應該對垃圾進行分類。媽媽把遙控車里沒有電的電池拆下后直接扔倒垃圾桶,萱萱馬上告訴媽媽,電池是有害垃圾要單獨處理,第二天媽媽把電池帶到幼兒園,放在電池回收箱里。孩子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家長的配合,需要家長的督促,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總之,養(yǎng)成幼兒良好習慣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戳司蜁涀?,做了就會理解,孩子是在實踐中學習的一些規(guī)則,不能讓幼兒去被動的遵守,而應該讓孩子們主動地接受并去遵守。當孩子們親身認識到規(guī)則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時,他們才愿意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遵守它。因此,讓孩子親自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和修訂,體驗規(guī)則帶來的樂趣,使孩子內(nèi)化于心。主動去遵守規(guī)則,使其逐漸由他律形成自律,要堅持不斷重復這一優(yōu)勢,把教育目標放在日常生活中,隨著日常生活的不斷重復,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并鞏固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將使孩子們的余生受益。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生活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幼兒園教育從根本上說是孩子終身福利發(fā)展的良好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