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荷清 何運
職業(yè)院校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主,職業(yè)技能競賽是一個檢驗學生技能平臺。 而指導學生競賽工作就像指導一個足球隊一樣的。不光要挑好苗子還要對競爭對手有百分之百的了解。要有足夠知識貯備有足夠的耐心還要耐得住寂寞。不但要吃透樣題和評分標準還要熟悉競賽的場地讓學生不緊張。指導老師一定要有各種經(jīng)驗來應對。下面我從以下幾點來淺析我的競賽指導方法。
一:選人
選人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可以說選對了人,競賽成績就不會差。先開始海選:海選 一般從在一新生入校時就開始,可以把成績在260分以上的理工類的男生召集開個會,告訴他們未來三年我想帶他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前期的思想工作要做足,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未來可期。選出30名同學準備基本知識技能培訓準備第二階段的選拔,選拔培訓的時候就告訴學生,要遵守我立的規(guī)矩。整個基本知識的培訓過程是枯燥的,正因為枯燥一般會淘汰1/3的,留下的2/3開始第二階段初級專業(yè)技能培訓,一般培訓10天左右就可以開始第二批選拔。第二批選拔后把成績前10名留下。這10名同學就重點培訓,每天停晚輔導、星期六星期天全天安排技能培訓。這個過程老師要天天在,老師天天學生才會踏實,而且也有利于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天天培訓習慣。習慣成自然這樣他們就不覺得苦了。這個過程老師要觀察哪些學生適合什么類型比賽,比如勤奮但悟性差一點的適合裝配比賽,只要用心安裝就可以。如果調皮但悟性好的,可以適合編程類的等等,老師心里要對每一個學知根知底(包括家庭和有沒有女朋友)讓他感受到你的真心,讓他更專心努力??傊痪湓挘哼x人看耐心、悟性,老師付真心和時間。
二:備賽
備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備賽以真題為王,模擬題為輔。真題有出題的思路,有我們應對技巧。有道是萬變不離其宗,每一個項賽開始前一定要先研讀競賽規(guī)程、把需要準備的知識點一一羅列出來,有針對性的訓練。每一個知識點一定要花5天的時時間去理解理論再花2天的時候去實際操作。只要做到每一個知識都熟悉才能更好發(fā)揮學生的水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買一套設備套件,然后讓學生自己組裝。組裝的設備有很多故障,這些故障可以給學生練手用。當備賽學生知識點基本點都懂了以后,就開始配好搭檔。搭檔的選選擇一定要因人而異。有條件的一定要多選幾組來實驗,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隊。這個時候不能起側隱之心,不能說這個學生天天跟著我,就讓他參加,往往這樣的結果是該學生肯定拿不到好的名次。一定要選適合的人,能者上。搭檔選得好,成績更理想。一定不能出現(xiàn)兩個不和睦的團隊,不和睦的團隊會使成績大打折扣。老師一定要多花時間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特點。一定要及時疏導學生之間小問題。不能讓問題變得起來麻煩。
三:沖刺
沖刺是一個全真模擬環(huán)節(jié)。不管比賽時間多長,一定做到一天兩練晚上總結。前期可能會難堅持,老師一定要天天陪著學生一起堅持。特別要關注賽項公布的競賽時間,如果 正式比賽8點開始,那我們模擬也是7點早餐,7:30到場候考。8點準時開始。也是一天兩遍。模擬的時候最好把設備搞亂或人為制造故障。讓學生適應現(xiàn)場解決故障的能力。一天一個小故障可以練出學生好狀態(tài)。如果學生可以把設備完整調試出來的時候。我們就要帶學生去強隊學校交流,一般交流二個學校就可以,最后安排去比賽舉辦在的學校交流學習,如果不能碰設備也一定要去放設備的場地走走坐坐。感受不一樣氣氛,消除競賽恐懼。交流比賽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發(fā)現(xiàn)我們問題,回來就要針對問題提出整改主案,不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比賽,帶著問題去比賽學生的發(fā)揮往往不好。因為他的心理一定要想著自己 不懂的知識點。出題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知識關聯(lián),這樣學生看到不懂的知識出現(xiàn)了,就會心里發(fā)慌。影響最后的發(fā)揮。
四:比賽期間
比賽期間老師就是保姆,要考慮全部的問題,抽簽、吃飯、幾點睡、穿什么衣服等等。如果有女朋友也要告訴他,這幾天少聯(lián)系,不要分心分神。讓學生安心按我們的節(jié)奏走,放松緊張的心情。比賽時最好守在比賽場地,怕學生緊張找不到人會更加恐懼。而且有時學生有點問題也需要老師來溝通。比賽結束了,不管成績怎么差,都不要去跟組委會吵。組委會不會因為你鬧改變什么,只會認為我們學校怎么這樣輸不起。這樣以后比賽就更加難了。比賽所有努力一點是在前,而不是比賽后。告訴學生,比賽過程中哪些問題可以去爭取哪 些問題自己要認輸。不能跟裁判爭論,有問題要細聲細語的提出。一定要有禮貌,不要直呼“喂、哎等”。每一次比賽過程就是自己的一次展現(xiàn)的機會。一定要認真對待。
競賽工作就一份挑戰(zhàn)游戲,但游戲開始之前我們就要了解各種規(guī)則。只有了解游戲規(guī)則才能對游戲游刃有余,也才能取得發(fā)的成績。競賽培訓過程是非常辛苦的,從選人到培訓要天天在,只有老師做了榜樣學生才能看到希望,培訓過程中要經(jīng)常告訴學生:我們雖然讀的高職,起點低,但也要立鴻鵠之志、要有不屈之心、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只要你認真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成功一樣會屬于我們。一定要給學生灌輸永不言敗的信心并肯為之努力,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希望個人的經(jīng)驗之談,能對同行有些參考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周荷清,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西安福,學歷:本科,單位: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
何運,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西分宜,學歷:本科,單位: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