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昆
“畫面中一人恭恭敬敬地端上一碗菜肴,慢慢打開包裹的荷葉,里面竟蹦出一只癩蛤蟆,滿座賓客無不大吃一驚……”這便是近日在中央一套黃金檔播出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覺醒年代》的一場鏡頭。畫面中老戲骨于和偉飾演的陳獨秀與兩個兒子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吵戲,大兒子并且直呼其名,歇斯底里指責陳獨秀無情無義……從表面上看他們這“冤家”水火不容,事實上是父子情深。
陳家是安徽安慶城有名的書香門第。1915年,陳獨秀將兩個孩子帶到上海讀書。陳獨秀采用“自創(chuàng)前途”家風,讓孩子寄住在亞東圖書館《新青年》雜志發(fā)行所店堂里,每月給10元生活費。1917年陳氏兄弟進入震旦大學,開始半工半讀,每天吃大餅,喝自來水,過著夏無蚊帳,冬無棉衣,一件夾衣四季不離身的生活??吹叫值芏巳绱饲遑?,陳獨秀的家人和朋友們見了都連連規(guī)勸,多有責怪陳獨秀之意,但深諳人生艱難的陳獨秀則堅持“少年人生,聽他自創(chuàng)前途可也”。陳氏兄弟倆也堅持不向父親索取,不要家庭接濟,而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煉自己。
1919年底,受“工讀”新思潮的影響,陳氏兄弟決定赴法國留學。在法國他們歷經(jīng)磨難,尤其是華法教育會與中國勤工儉學學生脫離經(jīng)濟關(guān)系后,大批失去資助的學生,過起了流浪生活。陳氏兄弟為了生活,在工廠里做起廉價的翻砂工。1921年間,中國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紛紛起來抗爭發(fā)動了“二二八”求學運動并舉行游行示威。他們在“二二八”求學運動中先后結(jié)識了蔡和森、周恩來、王若飛等共產(chǎn)主義者,并得到他們極大的鼓勵和幫助,漸漸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積極參與共產(chǎn)主義者的革命活動,最終這對“冤家”父子殊途同歸。
1927年6月26日,陳延年被捕,隨后陳獨秀立即設法展開營救,然而因陳延年身份暴露導致生命危在旦夕。在監(jiān)獄內(nèi),陳延年飽受各種折磨,嘗遍各類酷刑,他堅定理想信念,絲毫沒有泄露黨的任何秘密。惱羞成怒的敵人決定處決他。7月4日,陳延年等三位同志在上海龍華塔下楓林畔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尤其是陳因不愿跪謝受刑,竟被敵人亂刀砍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臨刑前他奮臂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噩耗接踵而至,1928年2月份,陳喬年被捕入獄,敵人對陳喬年實施各種酷刑,嚴刑逼問妄圖獲得更多有關(guān)黨的情報,喬年咬緊牙關(guān)不屈不撓。最終在1928年6月6日,喬年倒在敵人槍口之下,在就義前一刻他仍然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陳延年、陳喬年接連被國民黨殺害,令陳獨秀痛不欲生。消沉、悲痛、失望之際,陳獨秀借酒澆愁,常常老淚縱橫,痛哭流涕。他用顫抖的手舉著酒杯說:“延年、喬年,父親為你兄弟倆酹此一杯!”說完,將酒灑在地上,仰天哀嘆不已。
陳氏兄弟為革命英勇壯烈犧牲時,陳延年29歲,陳喬年僅26歲,他們是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yè)作出杰出貢獻的馬克思主義者。2009年9月,陳延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我們今天重新回顧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陳氏一門三杰的“冤家”故事,他們在青春歲月里為國家、為民族奔走呼號,我們應該以他們?yōu)榘駱?,學習他們抱有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行、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lǐng),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紫菀摘自《北京商報》2021年2月16日/圖 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