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賽英
【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初中名著閱讀的權重越來越大。如何在名著導讀課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成為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關鍵途徑就是開展名著導讀活動。
【關鍵詞】名著導讀課;激趣方法;初中語文
名著導讀的教學是學生走進名著閱讀大門的敲門磚?!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睘榱烁玫匮芯空n題《初中名著閱讀激趣方法的實踐研究》,獲取準確的信息和數(shù)據,給課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筆者通過對學校七年級學生閱讀名著文學作品現(xiàn)狀的問卷調查,探究原因,進行反思,以便探尋科學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方法。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名著閱讀狀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學生中,讀暢銷書的多,讀經典名著的少;對網絡、游戲、漫畫等興趣濃于“建議閱讀篇目”;很多學生不能按教材要求完成對相關書籍的閱讀,課外閱讀量甚少制約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還是停留在小學階段,對于名著閱讀還沒“入門”。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币虼耍匾暺鹈喿x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選擇合適閱讀的篇目,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已成為眼下名著導讀課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統(tǒng)編教材主編溫儒敏先生指出,在語文課中最基本的內容目標是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培養(yǎng)讀書興趣的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針對名著閱讀推薦課,閱讀方法指導課,閱讀分享課這三種課型,名著閱讀關鍵是要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激發(fā)閱讀興趣,那么正確的讀前激趣方法有哪些呢?
一、“不妨讓學生亂翻書”來激趣
在《水滸傳》導讀中,因其篇幅較長,如果讓學生直接閱讀,有不少學生是讀不進去的。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名著改編的影視片段,然后讓學生閱讀相應的章節(jié),找出原著與影視的不同小組之間比賽速度和準確性。輔以小組競賽游戲的激勵,大部分學生很自然地投入了閱讀,對閱讀原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節(jié)課下來,不知不覺地翻閱了名著的幾章,很自然的掌握了閱讀名著的方法,學生在閱讀該名著時都饒有興致。
二、確定閱讀任務策略來激趣
例如,《西游記》專題探究的自主設計,可激發(fā)學生興趣。貼近學生心理的專題探究有:孫悟空的專心速探究,為取經路上遇到的妖精設計造型,誰是取經路上的最佳隊友,經典片段的影視改編研究,取經路上的磨難為什么要定為“九九八十一次”等。通過像這樣有趣味的閱讀任務,能夠讓學生對閱讀興趣盎然。
三、巧設開卷游戲環(huán)節(jié)來激趣
如《西游記》讀書活動前,通過開卷游戲、跳讀、搶答、“尋寶”等游戲活動,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對應的人物性格通過搶答題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愉快地進入書本,在瀏覽與跳讀中,親近經典,初步體驗經典之趣。
如搶答設計:
1.填人名,補足歇后語。
( ? ? ?)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 ? ? ?)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 ? ? ?)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有人對《西游記》道“陽光燦爛__________,百變猴頭_______________,憨厚老成________________?,阿彌陀佛是__________。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__________?!?/p>
四、猜想懸題解惑來激趣
初中生求知欲強烈,思維活躍,樂于探究新鮮事物,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師導讀中善設“懸疑點”,讓學生為解疑而批注、默讀、跳讀,尋找“破案”的蹤跡,抓住“牛鼻子”來完成單篇閱讀。 ?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所埋伏的困惑點。如《傅雷家書》,用書名激趣:“看到書名,你會覺得這是一本關于什么的書?”翻開目錄,看看能不能從目錄中找到一點頭緒,閱讀目錄中的關鍵詞去猜猜,這本書寫了一家四口的什么故事?接著是人物激趣,其從事的職業(yè)?其對藝術的追求?書信又是如何產生的?傅雷的育兒觀?讓學生在《傅雷家書》一書中找答案,通過猜想懸題解惑并繼續(xù)留有懸念讓學生產生想要解開謎底的興趣。
五、思維導圖助力作用來激趣
名著門閱讀導讀時,將思維導圖和名著閱讀結合起來,能夠真正發(fā)揮思維導圖助力名著閱讀的作用。通過對名著情節(jié)脈絡的梳理、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名著整體內容的把握、名著主題的分析理解和比較對比閱讀。從不同維度繪制思維導圖,使得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理解和分析更加可視化。如《朝花夕拾》時,筆者精心制作了一個知識樹。從十篇散文中抽出書本的主要信息,再重點從主題的分類“拾起那些溫馨的花”,“回顧那些沉重的花”,串起主要篇章,再從人物出自篇目及主要性格以及描寫人物方法等方面給予系統(tǒng)的梳理。讓學生把握本書十篇散文的主要內容及閱讀的主要方向,讓學生閱讀有綱可依,從而消除與經典之間的隔膜,克服畏懼心里和畏懼情緒,為更好的閱讀打下基礎。
六、巧用智慧學伴微課來激趣
初中課本內所選的名著都注重可讀性與經典性相結合,是藝術的精華,沉淀了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但有的作品因距學生生活時代較遠,學生往往缺乏閱讀興趣,沒有引起共鳴的內容,在閱讀與理解上,也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充分發(fā)揮“導”的作用。而“北京師范大學助力汕尾基礎教育質量提升”項目——智慧學伴平臺微課推送,微課推送是教師“導讀”的有力工具,線上學習也是線下學習的有效補充。在教學七年級名著導讀課《西游記》時,為能在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胃口”,精心挑選微課,可選送的微課推薦有《西游記》中的花果山、《西游記》中的神和妖、《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再如《駱駝祥子》教學時,推送《駱駝祥子》人物關系圖、整本書閱讀《駱駝祥子》系列微課等。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寬度,不同深度地了解名著,從而激發(fā)閱讀這部名著的興趣。
總之,只有教師引導得當,以“激發(fā)興趣”為出發(fā)點,才能使學生主動捧起書本從而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溫儒敏《培養(yǎng)讀書興趣的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